万州|黔江|涪陵|渝中|江北|南岸|北碚|渝北|巴南|长寿|江津|合川|永川|南川|綦江|潼南|大足|璧山|铜梁|两江新区

丰都|垫江|武隆|忠县|云阳|奉节|巫山|巫溪|石柱|秀山|酉阳|彭水|城口|荣昌|开州|梁平|大渡口|沙坪坝|九龙坡|万盛 

首页>重庆频道> 山城故事>正文

与时光赛跑的老人

2018-03-30 17:40:32 | 来源:华龙网 | 编辑:高爽 | 责编:石丽敏

  一号桥下的吊脚楼不见了

【山城故事】与时光赛跑的老人

  之所以这样“赶”,是因为项大庚觉得,这样系统拍摄民俗文化作品起步晚了,他隐隐担心拍摄的进度赶不上那些民俗记忆消失的速度。

  “时光真是一闪就过,有的东西现在不拍今后可能就没了。”这样的感触,是项大庚拍摄一号桥变迁后得来的。

  那年,他去一号桥附近串门子,走到桥下,只见一排排依山临空而建,用木竹支撑的吊脚楼参差不齐矗立在陡坡上,岁月将这些木竹渍成了深褐色。

  项大庚在上海出生长大,因为工作分配来到重庆。“老家的建筑有着明确的东南西北,走进成片的吊脚楼突然没了方向感,第一次去就迷了路。“走上嘎吱作响的楼梯,踏上颤颤巍巍的地板,项大庚啧啧称奇,从没见过这样的建筑!

  后来,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他去到附近的一处楼房,将镜头对准原始而富有特色的吊脚楼。眼前的建筑高低错落,环绕在一号桥的一侧,这种天然好看的构图让项大庚只摁了一次快门,便笃定成片效果不错。

  “拍吊脚楼只是出于好奇,回老家给亲朋好友看看我工作的城市,还没有拍摄民俗文化作品这样的概念。”谈及此,项大庚的言语中透着些许遗憾,因为此后多年,民俗文化也没有成为他的拍摄主题。

  一晃几十年,周围正发生着巨变,他猛然想起曾经拍过的一号桥。站在当年的位置,桥还是那座桥,眼前的景象彻底变了,吊脚楼拆了,高楼大厦拔地而起。

  “这些年,城市发展快,像这些带有民俗风情的东西,年轻人怕是越难看到了。”如何记录下来?照片是这个捣鼓相机几十年的爱好者想到的最直接、最亲切的方式。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