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州|黔江|涪陵|渝中|江北|南岸|北碚|渝北|巴南|长寿|江津|合川|永川|南川|綦江|潼南|大足|璧山|铜梁|两江新区
丰都|垫江|武隆|忠县|云阳|奉节|巫山|巫溪|石柱|秀山|酉阳|彭水|城口|荣昌|开州|梁平|大渡口|沙坪坝|九龙坡|万盛
“惬意”纳凉不可行 安全意识要提高
国际在线重庆频道消息:眼下正值三伏天,天气炎热,人们纳凉的方式可谓是五花八门,但不能为贪凉而忽视生命安全。
近日,重庆江津区公安局交巡警支队珞璜大队接到群众反映称,有上百名群众在珞璜AB连接线临港隧道内乘凉。副大队长周志斌带领民警和辅警火速前往现场查看,只见隧道内的应急车道上停满了摩托车、小车,挤满了上百名群众,大家席地而坐,一面谈天说地,一面饮酒吃食,身旁的啤酒、瓜子、西瓜、各式饮料小吃应有尽有,甚是“惬意”。
民警立即组织群众有序离开隧道。然而,一些村民无视交通安全,多次去而复返,民警只得在隧道内多次往返排除隐患,经过1个多小时的努力,终于恢复了隧道内应有的秩序。
据悉,珞璜AB连接线临港隧道每天通过的车流量较大,其中尤以大车居多,有些过车甚至长达十几米。为提高当地群众的安全意识,珞璜大队联系隧道附近的郭坝村村干部,组织在隧道内乘凉的村民开展道路交通安全学习,明确告知其隧道乘凉的严重危害,并再三提醒广大群众:莫贪一时凉快,徒增一世悔恨,为了自身安全和道路畅通,千万别在隧道中占道纳凉。(供稿 江津区公安分局 左婷 编辑 高爽)
相关新闻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