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中新金融峰会开幕
2021-11-24 10:31:21来源:重庆日报编辑:付意菲责编:周经韬

  原标题:深化中国—东盟金融合作·共创互联互通新格局 2021中新金融峰会开幕

  11月23日,2021中新(重庆)战略性互联互通示范项目金融峰会开幕。本届峰会以“深化中国—东盟金融合作·共创互联互通新格局”为主题,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在重庆悦来国际会议中心和新加坡会场同步举办。

  市委副书记、市长唐良智,新加坡通讯及新闻部部长、内政部第二部长杨莉明等在开幕式上致辞。

  唐良智代表市委、市政府,代表陈敏尔书记,向参加2021中新金融峰会的各位嘉宾表示欢迎,感谢大家长期以来对重庆发展的关心支持。他说,昨天,习近平主席出席并主持中国—东盟建立对话关系30周年纪念峰会,正式宣布建立中国东盟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就未来的中国东盟关系提出5点建议,为我们深化中新金融合作、推动中国西部地区与东盟国家互联互通指明了前进方向、注入了强大动力。近年来,重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主席重要指示要求,依托中新互联互通项目,坚持高起点、高水平、创新型方向,深入推进中新金融合作,中新金融互动频度、辐射广度、带动力度不断增强。中新金融峰会作为中新互联互通项目的标志性项目,已成为重庆金融开放发展的重要名片,成为中国西部地区与东盟各国金融行业交流合作的重要平台。我们愿以中新金融峰会为契机,深入学习贯彻中国共产党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中国—东盟建立对话关系30周年纪念峰会精神,抢抓RCEP机遇,深入推进金融政策创新互动、金融市场互联互通、金融资本对接融通,以更大力度推动重庆与新加坡“点对点”金融合作,辐射带动中国西部地区与东盟国家“面对面”互联互通。我们衷心期盼海内外金融界朋友与我们一道,抢抓机遇,深化合作,共同推进西部金融中心建设,携手推动中国西部与东盟国家合作走深走实,为构建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杨莉明在线上致辞中感谢重庆为举办2021中新金融峰会作出的努力。她说,随着中国东盟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建立和RCEP生效实施,中国和东盟国家合作将迎来重大机遇。我深信,这些举措必将提升双向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水平,助力经济增长,金融赋能产业转型升级、服务实体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将得到更好发挥。在中新互联互通项目框架下,新加坡正加强与重庆在跨境投融资、绿色金融、贸易金融等领域合作。随着区域间互联互通水平不断提高,陆海新通道已成为连接中国西部和东盟国家的卓有成效的贸易新通道,重庆与新加坡的金融合作在陆海新通道建设中大有可为。未来,金融服务将在改善通道沿线交通基础设施、提升贸易数字化水平等方面提供助力。30年来,中国与东盟的合作充满活力,希望以本届峰会为契机,推进各方在金融互联互通领域深化合作,进一步释放区域经济增长的潜力。

  商务部副部长任鸿斌、新加坡金融管理局行长孟文能、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陈雨露、中国银保监会副主席周亮、中国证监会副主席方星海、国家外汇管理局副局长王春英、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副总裁李波先后致辞。

  文莱中央银行副行长诺拉菲达、柬埔寨国家银行副行长妮占塔娜、中国农业银行董事长谷澍、中国建设银行董事长田国立、中国农业发展银行行长湛东升、中国银行行长刘金先后作了主题演讲。

  开幕式前举行了重点项目签约活动。本次共签约项目85个、合同金额1011亿元,涵盖中新金融合作、“十四五”经济社会战略合作、金融机构与实体企业落地、金融业务模式创新及跨境金融服务等领域,覆盖范围广、合作内容实、产融结合紧,将有力推动中国西部地区与东盟国家经济金融合作。

  国家开发银行行长欧阳卫民、中国工商银行副行长张伟武、交通银行副行长郭莽、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副行长张学文,市领导王赋、杜黎明、蔡允革、谭家玲等出席峰会活动。

  新加坡等东盟国家有关部门负责人,兄弟省区市有关负责人,国内外有关金融机构和组织负责人,国内外经济金融专家学者,市有关部门、区县负责人,在渝金融机构、企业和行业组织负责人等参加。

  本届峰会为期两天,将围绕金融稳定发展、扩大金融双向开放、构建现代金融体系等,举办分论坛、专家顾问团年会、金融科技节、成果展等系列活动,来自东盟国家和国内金融界的110余位重要嘉宾相聚线上线下,交流思想、分享智慧,共商中新金融合作大计,将进一步增进各方合作共识、拓展中新金融合作的广度和深度。(重庆日报记者 罗静雯)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

 国际在线重庆频道联系方式   电话/传真:023-68386677   内容热线:13996277388​   投稿邮箱:cq@cri.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