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州|黔江|涪陵|渝中|江北|南岸|北碚|渝北|巴南|长寿|江津|合川|永川|南川|綦江|潼南|大足|璧山|铜梁|两江新区

丰都|垫江|武隆|忠县|云阳|奉节|巫山|巫溪|石柱|秀山|酉阳|彭水|城口|荣昌|开州|梁平|大渡口|沙坪坝|九龙坡|万盛 

首页>重庆频道> 能源环保>正文

垃圾“变废为宝” 城市“轻盈美丽”

2017-07-24 13:19:01 | 来源:重庆日报 | 编辑:刘诗扬 | 责编:石丽敏

  原标题: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市生活垃圾资源化处理协同创新中心 垃圾“变废为宝” 城市“轻盈美丽”

【能源环保 列表】垃圾“变废为宝” 城市“轻盈美丽”  

6TPD机械炉排式垃圾焚烧中试线

【能源环保 列表】垃圾“变废为宝” 城市“轻盈美丽”

  被垃圾包围的城市,无论经济如何向好发展,人们的生活也不会变得美好。

  目前,生活垃圾处理已成为困扰城市发展的重要问题。事实上,从另一个角度来看,生活垃圾是放错了地方的资源。

  如何将生活垃圾“变废为宝”,让生活垃圾也能“钱”途无量?

  重庆科技学院致力于研究垃圾焚烧发电技术10余年,建成重庆市生活垃圾资源化处理协同创新中心,用研发的技术成果引领着全球垃圾的资源化处理。

  关键词:背水一战

  诞生我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炉排式焚烧技术

  大型机械式炉排系统是垃圾焚烧处置的关键技术与装备。

  前些年,我国的垃圾焚烧装备大都采用欧美引进技术,每年要缴纳高昂的专利许可费。更重要的是,国外引进的炉排式焚烧技术并不能完全适应我国生活垃圾高水分低热值的特点。

  有不少引进了国外先进技术用于垃圾焚烧发电的公司苦不堪言,燃烧不稳定、二次污染物难于控制等重大技术难题依然无法得到很好的解决。

  这种现状不断拷问着:能否研发出更加适合高水分低热值垃圾特点,且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炉排式焚烧技术?

  重庆科技学院用10年时间给出了答案,即汇聚资源、协同创新。

  2006年12月,重庆科技学院牵头,联合重庆市科委以及垃圾焚烧行业企业共同成立了重庆垃圾焚烧发电技术研究院,也是我国首家垃圾焚烧发电技术研究单位,并于2013年获批重庆市生活垃圾资源化处理协同创新中心。

  10年来,垃圾焚烧发电技术究竟在重庆取得了怎样的进展?

  第一阶段,成功替代进口产品。

  重庆科技学院与合作企业,协同开展技术创新。以引进技术关键装备的改进和国产化为主要攻关目标,如液压系统、高速离心式雾化器、炉排片材料、燃烧自动控制系统等均在此阶段形成了自有技术。

  第二阶段,建成国内首座6TPD机械炉排式垃圾焚烧中试线。

  在政府部门支持下,重庆科技学院与市科委和相关企业联合成立了集政产学研用于一体的国内首家垃圾焚烧发电技术研究院,这便是协同创新中心的雏形。基于两段式炉排系统等系列专利成果,建成国内首座6TPD机械炉排式垃圾焚烧中试线,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垃圾焚烧核心技术的产业化应用奠定了坚实基础。

  第三阶段,引领高校协同技术研发攻关。

  在炉排系统核心技术研发并中试成功后,由重庆科技学院牵头,联合国内外行业领军企业、重庆大学、重庆理工大学、重庆环境科学研究院等单位成立协同创新中心,发挥各单位的优势,对整个集成技术进行优化提升研究。

  从无到有,从引进技术到原始创新,重庆站在了全国炉排式焚烧技术研发的前端,已成为国内垃圾焚烧发电技术的重要研究基地。“资源共同投入、技术有限独享”的协同创新模式,打响了“研发、中试、产业化”一体的全流程协同攻关“组合拳”。

  关键词:走向市场

  助推协同企业发展壮大 国内市场占有率排名第一

  技术研发并不是协同创新中心唯一使命,科研成果产业化应用正是协同创新中心终极目标。

  目前,该协同创新中心研发专利和中试基地有力助推了重庆垃圾发电企业发展成为国内最大的炉排式垃圾焚烧炉装备制造商和全球一流企业。

  作为协同创新直接“受益者”,企业通过协同创新中心的成果转化不断壮大,目前已形成2个核心技术工程公司和多个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公司,建成全球最大的垃圾焚烧炉总装基地,相关技术成果已应用于广东、江苏、山东、四川、重庆等地84个城市,建成182条生产线,年处理垃圾约3000万吨,国内市场占有率排名第一。

  同时,垃圾焚烧关键技术与装备还成功出口到美国、德国、泰国、印度、埃塞俄比亚等国家,填补了我国垃圾发电技术及装备出口的空白,践行了国家“一带一路”倡议。

  研发成果助推企业近3年实现销售收入65亿元,获得了显著的直接经济效益。

  “技术的持续创新永远在路上”。近年来,该协同创新中心还在已有的机械炉排式生活垃圾焚烧技术基础上,瞄准国际上的技术前沿,研发出城市生活垃圾气化燃烧处置技术,成功抢占国际上关于新一代垃圾处置技术研发的制高点。该技术研发得到了重庆市科技攻关项目、美国公司等的经费支持,并于2015年建成了10TPD机械炉排式垃圾气化燃烧中试生产线。

  从中试的情况来看,该生产线能够连续、稳定地产生合成气,相比传统的垃圾焚烧技术而言,预计减少烟气排放超过30%,提高燃烧效率50%以上,平均每吨垃圾能发电500千瓦时左右。

  目前正计划建立示范性生产线,为新一代更清洁、更高效的垃圾气化技术大规模产业化打下更好的基础。

  关键词:以人为本

  建垃圾焚烧发电技术领域的人才“孵化池”

  协同创新,表面上看是校企之间的牵手,形式上是研发资源的汇聚,实际上则是人与人之间的合力。

  无论哪一种技术研发,都离不开创新人才的支撑。

  基于这样的理念,重庆科技学院在发展协同创新中心时最根本的立足点就是以人才引进、培养为根本,打造国内垃圾焚烧发电技术领域的重要人才培养基地,同时推进自主创新和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最终支撑重庆乃至全国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垃圾资源化处理研发与产业基地、人才培养基地。

  目前,生活垃圾资源化处理协同创新中心已建有国家环保部工程中心、哥伦比亚大学地球中心中国分中心和两条垃圾焚烧及气化燃烧中试生产线等科研教学平台,科研教学仪器设备价值6000余万元,办公和试验场地面积达4500平方米。

  筑好了人才“孵化池”的硬支撑后,该中心培养锻炼了一批国内该领域的高水平专业技术人才队伍。

  近年来,10名中心骨干成员晋升为教授,吸引5名博士加盟,其中海外留学博士2名。培育出2013年及2014年重庆市“百名工程技术高端人才”各1名。新增重庆市教委创新团队1个。现有研发人员35人,其中包括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学、日本三重大学等院士及巴渝引智计划专家。

  作为国内垃圾焚烧发电技术领域的重要人才培养基地,每年为协同单位及国内同类企业输送人才近200名;吸收数十名热能与动力、机电工程等专业研究生、本科生直接参与研发、实验;承担各相关专业的毕业设计、技能训练等工程实践环节的教学任务。更重要的是,协同创新中心内的员工培训、深造也在中心执行。

  人才聚力是协同创新可持续发展的根本。

  重庆科技学院以“深度融合、权益共享、注重实效、追求卓越”为发展理念,探索出了高效的协同创新运行模式,为更多高校和企业的人才协同创新搭建更大更高的平台。

  关键词:应用转型

  以办学实力为后盾驱动中国环保产业升级

  重庆市生活垃圾资源化处理协同创新中心的发展势态与研发成果折射出的正是重庆科技学院应用转型发展之路。借力科研展现高水平人才培养实力,重庆科技学院也因此获得中国应用技术大学(学院)联盟副理事长单位、重庆市属高校转型发展联盟理事长单位。协同创新中心要取得更好的发展,离不开学校的应用转型。

  目前,该校设有13个教学院(部)、50个本科专业、2个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领域,拥有全日制在校学生2万余人。建校65年来为我国石油、冶金行业和重庆区域培养了12万名合格人才,并在石油与化工、冶金与材料、机械与电子、安全与环保等领域形成鲜明特色。

  主动融入国家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积极推进转型发展,该校着力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连续7年保持在90%以上。

  该校坚持行业性、地方性、开放性应用型办学宗旨以来,生活垃圾资源化处理协同创新中心正是产教、研教深度融合的重大成果,真正做到了校校协同、校企协同,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方面集聚人才。

  以不断提升的办学实力为后盾,协同创新中心发展前景无限。

  据介绍,该中心将进一步提升服务企业的能力,重点优化不同地域垃圾焚烧发电厂的运营技术,提升环境效益、管理效益,解决好企业实际问题。同时积极主动到行业企业中去寻找需求,找准合作点,拓展研究方向,重点开展油泥、污泥、生活垃圾等多类废弃物协同处置技术研究。

  另外,该中心还将持续优化合作机制,以服务垃圾焚烧发电行业企业为核心,打造优秀研发团队,并深度融入行业区域发展。结合重庆市“6+1”产业发展规划,将智能化、大数据、“互联网+”理念与技术融入垃圾资源化以及多类废弃物协同处理全流程、全产业链,主动、切实融入重庆地区,进而辐射到全国的装备、环保、信息产业发展中。

  恰如重庆科技学院原校长严欣平所言,学校将一如既往全力支持协同创新中心发展,在人财物方面给予充分保障,打造人才聚集高地、科研创新高地,建设高水平的协同创新中心。(王小寒 图片由重庆科技学院提供)

  协同创新中心授权发明专利

序号 专利名称
1 多列分段驱动复合式生活垃圾焚烧炉
2 两段式垃圾焚烧炉
3 复合式炉排焚烧炉一次风供风装置
4 分段驱动复合式炉排系统
5 横向错开布置的焚烧炉炉排
6 具有横向运动的往复式炉排系统
7 一种头部凸台横向、前后错位布置的焚烧炉炉排
8 顺逆推炉排综合系统
9 垃圾焚烧炉用炉排组
10 复合炉排装置
11 垃圾焚烧炉用复合炉排组
12 带多刀刃凸台的炉排片
13 顶面存在高度差的炉排片
14 顺逆推炉排综合导轨装置
15 焚烧炉炉排横向错开布置及补偿装置
16 复合炉排结构参数匹配调节装置
17 垃圾发电预处理系统
18 垃圾风选分类系统
19 均匀布料装置
20 具有烘干功能的垃圾焚烧给料装置
21 内藏式垃圾焚烧给料装置
22 台阶烘干式垃圾推料装置
23 一种高速离心式雾化器的雾化盘
24 一种双级雾化式高速离心雾化盘
25 一种用于烟气净化处理的高速离心式雾化器雾化盘
26 一种用于垃圾焚烧发电炉排的耐磨耐蚀抗氧化合金
27 BP神经网络在S7-300系列PLC中的实现方法
28 利用垃圾气化焚烧合成气的锅炉发电系统
29 可回收渗滤液的垃圾焚烧推料装置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