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州|黔江|涪陵|渝中|江北|南岸|北碚|渝北|巴南|长寿|江津|合川|永川|南川|綦江|潼南|大足|璧山|铜梁|两江新区

丰都|垫江|武隆|忠县|云阳|奉节|巫山|巫溪|石柱|秀山|酉阳|彭水|城口|荣昌|开州|梁平|大渡口|沙坪坝|九龙坡|万盛 

首页>重庆频道> 要闻>正文

重庆治水兴林 筑牢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

2019-09-10 10:02:54 | 来源:重庆日报 | 编辑:欧平淑 | 责编:石丽敏

  忠县友谊村75岁村民成善贵谈家乡生态环境变迁——

  从粮农到果农 真正实现了“生态美百姓富”

  “要说现在的生活,那可比以前好了许多倍,不仅环境宜居了,我还吃上了‘生态饭、旅游饭’,城里人都羡慕我们。”家住忠县涂井乡友谊村75岁村民成善贵谈到家乡的变化,最先想到就是家乡生态环境的变迁。

  以前,友谊村并不像现在这么“知名”,与大部分普通乡村一样,友谊村是一个传统农业为主的村落,大家都靠种地为生。我记得小时候,家里五口人,只有两亩多点田地,完全是靠天吃饭,不遇到天灾,基本能够满足一家人的口粮,要是遇到干旱或者暴雨之类的极端天气,那就有可能颗粒无收。

  更重要的是,友谊村的土地都是坡地,一年下来,一亩地能有六七百斤稻谷就算很不错了,所以,那时,我们那里很穷。到了上世纪九十年代,由于土地贫瘠收入低,不少村民都外出务工,土地撂荒增多,加上周边几乎没有任何的树木,雨水冲刷使得水土流失更加严重,土地变得越来越贫瘠。

  真正的改变从2001年开始,那一年,我们村争取到了退耕还林工程项目,最终,在政府的引导下,采取“公司+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我们村民将土地流转给企业,企业再聘请我们去务工,在坡地上栽植了柑橘。

  从那时起,我们友谊村就变得不一样了,全村数千亩土地全部栽种上了柑橘,随着树苗一天天长大,逐渐成林,村里的生态环境越来越好,还带动了周边的村落发展柑橘,总面积达到了1万余亩。而且我们的收入也是水涨船高,除了土地租金外,还有务工收入。

  这些年,政府又投入资金,进行美丽乡村的打造,家里有些老旧的房屋也焕然一新,新改建了标准化的厕所、厨房,整治了院落,还进行了集中的垃圾收运处理,大伙儿的感受就是越来越宜居,配上美丽的“三峡橘海”,越来越多的游客来到我们这游玩。

  我家现在开起了农家乐,外出务工的儿子媳妇都回家来了,大家一起经营,收入非常可观,这几天马上就要到中秋节了,10多个房间都全部预定一空,就这几天时间,能收入数千元。

  我想,这就是大家口中常常说到的“生态美百姓富”吧。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