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州|黔江|涪陵|渝中|江北|南岸|北碚|渝北|巴南|长寿|江津|合川|永川|南川|綦江|潼南|大足|璧山|铜梁|两江新区

丰都|垫江|武隆|忠县|云阳|奉节|巫山|巫溪|石柱|秀山|酉阳|彭水|城口|荣昌|开州|梁平|大渡口|沙坪坝|九龙坡|万盛 

首页>重庆频道> 要闻>正文

建设山城步道 打造美丽之地幸福路

2019-04-01 11:38:20 | 来源:重庆日报 | 编辑:欧平淑 | 责编:石丽敏

  历史数千年

  步道记录重庆变迁

  关于山城步道的起源,已无从考证,有人居住就有步道。如果从巴国建都江州算起,也有2000多年历史了。有观点认为,成渝之间的古驿道,才算得上是真正意义上的山城步道鼻祖。

  “可以肯定的是,山城步道,是和重庆城一起成长、发展起来的。”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高级工程师王梅告诉记者。

【要闻 摘要】建设山城步道 打造美丽之地幸福路

如今,虎头岩步道已成为附近居民出行最喜欢的选择。记者 罗斌 摄

  据《重庆主城空间历史拓展演进研究》一书介绍,南宋嘉熙年间,重庆知府彭大雅为防御外敌,大规模修筑重庆城。渝中半岛唯一出城陆路就是通远门-佛图关-大坪一线,沿这条路,经青木关、白市驿,可行至成都。

  彭大雅筑城,使重庆的城市规模向西扩展到大梁子、较场口一带,向北扩展到临江门、通远门一带。重庆的城市范围从三国至隋唐时期的临江地带,扩大到了渝中半岛的山脊一线,成为日后重庆上下半城的雏形。

  “史料上虽对当时的山城步道状况没有明确记载,但城内百姓势必在上下半城之间不断来往,由此可以推测,当时一定有若干道路,供百姓通行。”王梅认为,这样的通行道路,就是山城步道的雏形之一。

  据清乾隆《巴县志》记载,当时重庆主城已经有街巷240余条,城内“酒楼茶舍与市闼铺房鳞次绣错,攘攘者肩摩踵接”。当时的重庆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公路,将“鳞次绣错”的各种房屋串联起来的,正是一条条山城步道。

  近代的重庆,城市建设拓展到两江四岸范围,江北、南岸逐渐形成街市,山城步道“跨”过嘉陵江和长江,在更广阔的范围内蓬勃生长。

  到了抗战时期,重庆城市建设再上一个台阶。在传统的步道基础上,开辟作为消防通道的“火巷”,使街巷步道更加复杂多样。

  徐悲鸿抗战时期在重庆创作的著名油画《巴人汲水图》,就形象地描绘了古代山城步道的模样。在吴冠中的彩墨画《老重庆》里,山城房屋层层叠叠,一条步道出现在画面中间,从江边一直延伸到房屋背后。

  小说家张恨水在散文《重庆的房子》中写道:“城郭街道房屋,都随了地势高低上下建筑。街道在山上一层层地向上横列地堆叠着……”形象地描绘了重庆的步道走势。

  新中国成立后,随着重庆城区不断扩大,步道的范围也继续拓展。伴随着“多中心、组团式”发展,主城各区分别建成了各有特色的步道。

  如今,重庆各个区县都根据自身特色,打造了兼具观光、健身等功能的步道。如果说现代化的公路是城市的动脉,那山城步道就是城市的毛细血管,让这个城市充满活力与生机,形成了延续至今的承载城市记忆年轮的通道。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