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州|黔江|涪陵|渝中|江北|南岸|北碚|渝北|巴南|长寿|江津|合川|永川|南川|綦江|潼南|大足|璧山|铜梁|两江新区

丰都|垫江|武隆|忠县|云阳|奉节|巫山|巫溪|石柱|秀山|酉阳|彭水|城口|荣昌|开州|梁平|大渡口|沙坪坝|九龙坡|万盛 

首页>重庆频道> 民生>正文

重庆遗体器官捐献成文明风尚

2019-01-11 14:18:28 | 来源:重庆日报 | 编辑:欧平淑 | 责编:石丽敏

  原标题:从不被人理解、捐献者凤毛麟角,到拥有近万人登记的志愿者队伍——重庆遗体器官捐献成文明风尚

【社会民生】重庆遗体器官捐献成文明风尚

2018年12月13日,重庆市江北区锦绣北滨小区,董萱(中)、董正男(右)、董瑛男(左)翻看1980年父亲董云遗体器官捐赠的资料。特约摄影 龙帆

【社会民生】重庆遗体器官捐献成文明风尚

1980年董云留下的遗嘱手稿。

  近日,重庆日报记者从重庆市红十字会获悉,目前重庆市红十字会已在全市设立近60个遗体器官捐献登记站,下一步还将覆盖到社区,把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打通。

  改革开放40年来,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引领下,重庆的遗体、器官捐献工作从不被人理解和接受、捐献者凤毛麟角,到拥有近万人登记的庞大志愿者队伍,如今已走在全国前列。

  遗愿“献身科学” 不同寻常的决定

  1980年9月28日《重庆日报》1版右下角一条消息《老教师董云遗嘱遗体送作科研用》,让“遗体捐献”首次进入重庆人的视野。

  《老教师董云遗嘱遗体送作科研用》一稿中这样写道:“老教师董云遗嘱家属从简办理丧事,并将其遗体送医学院作教学、科研之用。"

  近日,在江北区一小区,重庆日报记者见到了董云的三个儿女:董萱、董正男、董瑛男。弹指一挥间,38年过去了,他的子女们都已经白发苍苍。

  翻出父亲当年的遗嘱,三位老人回忆——父亲董云于1980年9月1日晚病逝。去世之前,他把董萱、董正男唤到床边,口述遗嘱,让儿子记录、女儿作见证。

  此时的董云已被病魔折磨得皮包骨,说几句话就停下来喘粗气,终于,他人生最后的心愿被儿子一字一句记录下来:“近来,自觉病体日趋衰弱,有必要预早留下遗嘱如下:本人自解放以来,工作多年……努力做了些工作,但也谈不出很具体的成就。为弥补我生前之不足,请家属同意将我的遗体送重庆医学院作为教学、科研之用。‘献身科学’是我的遗愿,也算是我为国家做的一件好事,以此来报答党和国家多年来的关怀和培养。”

  对于38年前的人们来说,“遗体捐献”这个词太陌生了。“爸爸做出这个决定,不仅需要勇气,还要具备对人生真谛的理解和超越寻常的爱。”董瑛男说,父亲患的病是肺癌,饱受病痛折磨,在患病后期反复念叨,希望自身助力医学事业,早日攻克癌症。

  董云去世后,他的家人决定遵从他的遗愿。然而去哪儿捐遗体呢?当时的市红十字会还没有开展遗体捐献工作。

  “我们走了个‘后门’。”董正男当时是重庆育才中学的教师,他突然想到有一些学生家长在重庆医学院(现重庆医科大学)工作,遂托人去问。几番辗转,9月3日,董云的遗体顺利捐到了重庆医学院病理教研室,成为重庆有记载的遗体捐献第一人。

  遗体器官捐献 走上制度化轨道

  遗体、器官捐献被誉为“生命工程”。

  市红十字会介绍,1980年,我市有关单位开始接收遗体捐献;1997年,市红十字会开展遗体捐献工作;1999年,原市卫生局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成立眼库,开始接收眼角膜,用于临床移植;2012年,市红十字会正式开展人体器官捐献工作。

  “‘生命工程’启动前夕,由于社会公众对遗体、器官捐献事业的不了解,各项制度、流程都处于磨合期,捐献情况并不顺利,每年来登记捐献的都凤毛麟角。”市红十字会器官捐献管理办公室副主任秦红梅向记者介绍了一组2004年的数据:重庆医科大学每年教学需要遗体150-200具,实际接收捐献的遗体只有30多具。我市约有12万眼疾病患者,其中约6万多人可以通过角膜移植恢复或提高视力,但由于角膜数量少,每年实际做的手术不到100例,绝大多数眼疾患者丧失了救治机会。

  2004年起,“生命工程”逐步走上制度化轨道——

  2004年和2016年,重庆市人大常委会通过了《重庆市遗体捐献条例》,对遗体捐献的组织、登记、接收、权益保障、监督管理等进行了立法规范,并成为全国第二个对遗体捐献进行立法的城市,重庆的遗体捐献步入快车道。

  2012年,在重庆师范大学就读的山东青岛女孩刘慧丽成为重庆第一例成人器官捐献者。

  2016年,市人大常委会对《重庆市遗体捐献条例》修订完善,出台《重庆市遗体和人体器官捐献条例》。

  2018年5月,在重庆西南大学任教的澳大利亚籍英文老师菲利普捐献肝脏1枚、肾脏2枚、角膜1对,共挽救了3名中国人的生命,让2名中国人重见光明,是重庆首例涉外器官捐献。

  为缅怀纪念无私的捐献者,市红十字会修建了重庆市遗体捐献纪念碑、重庆市遗体器官捐献纪念园。从2001年起每年清明节期间举行缅怀纪念活动,并将每年的4月1日确定为“重庆市遗体器官捐献者缅怀纪念日”。

  生命接力 捐献遗体成文明风尚

  公民逝世后捐献遗体器官是无私奉献精神的体现,是崇尚科学、移风易俗的文明行为。改革开放40年来,越来越多的重庆人,在生命的终点奉献出自己最后的余热;还有更多重庆人,时刻准备着用行动兑现承诺文明新风尚。他们,正引领着社会新风尚;他们,是城市里的暖意。

  来自市红十字会数据:截至目前,我市已登记遗体捐献志愿者8463人,已实施遗体捐献2264例;登记角膜捐献志愿者9870人,已实施角膜捐献2112例,让2817位眼疾患者重见光明;登记人体器官捐献志愿者6934人,成功捐献388例,挽救了1047个患者的生命。

  “你愿意吗?”这是63岁的渝北区回兴街道居民陈茂秀与人交流说的最多的一句话。陈茂秀是重庆遗体器官捐献志愿服务队队长,在爱人逝世10周年纪念日当天,她来到市红十字会登记成为遗体、器官捐献志愿者,并于2014年组建了70多人的志愿者队伍。

  短短几年,陈茂秀深切感受到重庆市民观念的变化。“过去我一开口,对方多半满脸嫌弃,让我走开。现在主动找我了解情况的多了,每个月预约我上门去办理登记的都有30多例。”

  在志愿者们的推动下,江北区郭家沱街道大溪村社区成为全市遗体器官捐献志愿者最多的社区:整个社区已有417人签字承诺捐献。

  “讲透了,说开了,大家都理解了,慢慢地就潜移默化,参与的人就多了。”大溪村社区党委书记孙命十多年前就在社区工作,见证了遗体器官捐献从无到有、从个别到几百人的过程。她说,每年社区评优,总少不了这些志愿者的名字,就是要让他们得到全社会的认同。

  2017年,市红十字会针对不同性别、不同年龄、不同职业的重庆人随机发放了1500份调查问卷,近五成受访者考虑捐献遗体或器官,超过三成受访者会支持亲属的捐献决定。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