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州|黔江|涪陵|渝中|江北|南岸|北碚|渝北|巴南|长寿|江津|合川|永川|南川|綦江|潼南|大足|璧山|铜梁|两江新区
丰都|垫江|武隆|忠县|云阳|奉节|巫山|巫溪|石柱|秀山|酉阳|彭水|城口|荣昌|开州|梁平|大渡口|沙坪坝|九龙坡|万盛
开州大进镇精准脱贫 看穷山村如何“七十二变”
大进镇红旗村茶园基地。新华网发(刘康 摄)
兴产业 荒山变茶园
“我真的没有想到,这片荒坡地一年时间就变成了茶园,成了村民的致富宝地。去年,镇干部说要在这里种茶,还要搞茶旅融合,我是第一个站出来反对的。”大进镇红旗村村民李忠顺说,“在山坡上种植茶树还可以搞茶旅融合,这简直是天方夜谭,不可能!”
“经过一年的实践证明,政府当初的决策是正确的,我现在举双手赞成!”李忠顺说,他主动放弃了镇上乐队的生意加入茶叶专业合作社,将自己的2.97亩地全部流转给茶叶基地,带领村民一起种茶。
去年8月,重庆市委组织部扶贫集团驻大进镇工作队入驻大进镇后,驻大进镇工作队队长郑夕明、副队长薛奉军和镇党委、政府经过反复座谈、调研,决定利用大进镇是茶叶产出大镇的传统优势,大力发展茶叶产业,并制订了打造“万亩茶园”、茶旅融合的产业发展规划,红旗、年华、群和等7个村被划为茶旅融合发展规划区。
对这样一个致富项目,红旗村的大部分村民的态度却和李忠顺一样:“不太支持。”村民们表示,以前党委、政府也搞过李子、大枣等产业,但都没有成功。这次搞茶叶产业,搞不好也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村民的观望和反对,都在驻镇工作队和镇党委、政府的预料之中。”大进镇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办公室成员、驻年华村扶贫工作队副队长姚安伟介绍说,以前发展产业没有充分征求群众意见,群众的积极性、参与度不高。2017年10月,大进镇组织一批村干部到有“贵州茶叶第一县”之称的湄潭县考察。随后,又陆续组织村干部、村民代表到山东、贵州等地考察。李忠顺正是通过考察学习,才决定回家搞茶叶种植。经过实地考察,发现茶叶照样可以搞茶旅融合,让大家看到了希望、坚定了信心。村干部和村民代表考察回来后,成为茶叶产业的“宣讲员”,积极劝说其他村民。仅仅一个月时间,红旗村、年华村就有90%的村民加入发展茶叶产业,许多搬到集镇居住的村民又纷纷回到村里,栽种茶树管护茶园。
截至目前,“万亩茶园”已完成2000亩土地和荒山的整治,400万株茶树苗已经栽种下去。
从栽种茶树苗,到茶园产生效益,大约需要3年时间。在这3年时间里,贫困户能够获得什么收益呢?
面对记者的疑虑,红旗村扶贫“第一书记”王栋掰着手指算了一笔账:“贫困户主要有三大收入:一是土地折价入股获得分红,二是在茶园务工收入,三是利用闲暇时间发展种养殖收入。”例如,贫困户杨启桃家里的3亩多地入股茶园后,加上夫妻俩务工收入,每年有两三万元收入,稳定脱贫不成问题。“待茶园建成后,会有越来越多的人来旅游,我将在家里开办一个农家乐。”谈起未来,杨启桃信心满满。
与红旗、年华等村发展茶旅融合曲折的经历相比,新元村、杨柳村的蔬菜基地建设顺风顺水。新元村、杨柳村平均海拔1200多米,独特的地理环境和高山气候,十分适合高山蔬菜生长。高山蔬菜因其口感好,营养丰富,绿色生态,深受菜商的青睐。高山蔬菜成了当地村民的脱贫产业,种植面积达到3000亩。
“我家今年种植了20亩包白菜和萝卜,由于没打农药,绿色环保、口感又好,加之有唐老师的推销,成了抢手货。”菜农陈耀恒说,今年他家仅种植蔬菜就有10万元收入。
陈耀恒所说的唐老师,是驻杨柳村工作队队员唐和团,来自开州中学。从2017年9月至今,唐和团对接开州城区的新世纪、摩尔超市等大型卖场,帮助村里卖了5万斤高山生态蔬菜,实现增收4万元,惠及村民100余人。
如今,大进镇扶贫产业发展如火如荼,脱贫攻坚快马加鞭。截至2018年10月,全镇新发展有机生态茶叶700亩、中药材5000亩,巩固发展高山生态蔬菜3000亩、经果林20000亩、魔芋4000亩。每个贫困村都培育了至少一个千亩以上的特色主导产业项目。
相关新闻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