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州|黔江|涪陵|渝中|江北|南岸|北碚|渝北|巴南|长寿|江津|合川|永川|南川|綦江|潼南|大足|璧山|铜梁|两江新区

丰都|垫江|武隆|忠县|云阳|奉节|巫山|巫溪|石柱|秀山|酉阳|彭水|城口|荣昌|开州|梁平|大渡口|沙坪坝|九龙坡|万盛 

首页>重庆频道> 能源环保>正文

“水下森林”已成型 食藻虫让碧津湖水变清了

2018-10-16 16:32:40 | 来源:重庆日报 | 编辑:欧平淑 | 责编:石丽敏

  原标题:湖水清可见底 “水下森林”已成型 食藻虫让碧津湖水变清了  

  一年前,碧津湖水质浑浊,透明度低,还不时散发出些许异味。

  仅仅一年后的今天,碧津湖不仅没有了异味,而且湖水清澈见底,甚至形成了一片绿色的“水下森林”。

  碧津湖是如何发生这种变化的?

  原来,渝北区启动碧津湖水生态修复后,引进了百万只食藻虫投放到湖水里。这些食藻虫专食污染水体中的蓝藻、绿藻,从而通过生态修复的方式让湖水变得清澈。这也是重庆市首次试验食藻虫治理水环境污染。

  无源头活水 碧津湖成了一池“黄汤”

  渝北区环保局副局长陈学军介绍,碧津公园已有30多年历史,位于渝北区两路城中心,外邻江北国际机场,内接两路核心商圈,是典型的中式园林,公园中还有10多万株乔木灌木,平常有很多市民来此散步、锻炼、赏景。

  碧津湖水域面积4万平方米,平均水深3米,是重要的城市景观水体。但是,由于其无源头活水,湖区水质渐渐变得浑浊、透明度降低,部分水域水质为Ⅴ类,一定程度影响了公园整体景观。由于出现了蓝藻、绿藻,湖内水环境质量逐渐恶化,成了绿树掩映下的“黄汤”。

  食藻虫专吃水中有害藻类 既能治水又能修复生态

  陈学军介绍,传统的湖库污染治理,一般是进行湖底清淤后,再用化学制剂改变水质,但这种方法水质容易反弹,也会造成次生污染。也可以在湖底清淤后进行换水,但这种方式不仅工程量大,而且治标不治本。

  在综合各种治理方式后,渝北区决定尝试在湖北等地已取得一定成效的食藻虫生态修复办法,从上海太和水环境科技有限公司引进了食藻虫。

  那么,食藻虫是如何进行水环境治理和生态修复呢?

  上海太和水环境科技有限公司重庆地区负责人谢丹介绍,利用食藻虫进行水环境治理和生态修复,其实是构建一套“食藻虫-水下森林-水生动物-微生物”共生体系的生态自净系统,对湖库水体实施立体生态修复,回归自然的清水美景。

  谢丹介绍,食藻虫和蚂蚁个头差不多,是一种低等甲壳浮游动物,是蓝藻的天敌,专门摄食藻类和有机颗粒,每天吞食量高达数十倍于自身体积,可在短期内大幅提高水体透明度。它本身也是上好的饵料,因此,利用食藻虫修复水体,不存在外来生物入侵风险。

  此外,食藻虫携带的有益微生物,可提高沉水植物在种植初期的成活率,促进沉水植物群落的构建,从根本上解决富营养化水体蓝藻消除的难题。

  食藻虫结合沉水植物 碧津湖已清澈见底

  去年10月,碧津湖水生态修复正式启动。为了更好地进行水环境治理和生态修复,治理过程分为部分排水、种植沉水植物、投放食藻虫、湖泊补水四个步骤,“食藻虫+沉水植物”,这一虫一草,就成了水生态修复的“最佳拍档”。

  首先,工作人员将苦草、马莱眼子菜等沉水植物栽进湖底。随后,上百万只食藻虫被放入湖中,它们在湖中大快朵颐,吃掉水体中的蓝绿藻、有机颗料,慢慢让水体变得清澈,就像打开了“阳光通道”,给沉水植物生长创造了有利条件。

  “我们改良培育沉水植物,净化吸收水体中的营养物质。先期食藻虫抑制蓝绿藻生长,后期掠夺藻类生存条件,从而达到除藻净水的作用。我们还投放了鱼虾螺贝等水生动物,不仅丰富物种多样性,更是建立完整水下食物链,让系统更平衡稳定。”谢丹说。

  以投放的螺类为例,环梭螺等螺类在沉水植物叶片上爬行,它的唾液就相当于化学制剂“絮凝剂”,可以将细小悬浮物聚集起来,更好地沉降到湖底,这更加生态环保。

  如今,碧津湖湖底,已经形成了一片“水下森林”,沉水植物们在微波中跳着“水草舞”。

  陈学军介绍,碧津湖水生态修复打破传统环湖截污、库底清淤、定期换水、搭建生态浮床修复的治污模式,共投入800多万元,碧津湖水质已达三类水质标准。

  目前,渝北区已启动了双龙湖、龙舌湖、晚晴园、木鱼石公园食藻虫水生态修复工作,预计2019年全面完成治理和修复。

  据了解,目前主城区纳入综合整治的56个湖库均已消除黑臭现象,水生生态系统基本构建,湖库水质保持稳定。(重庆日报记者 陈维灯)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