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州|黔江|涪陵|渝中|江北|南岸|北碚|渝北|巴南|长寿|江津|合川|永川|南川|綦江|潼南|大足|璧山|铜梁|两江新区

丰都|垫江|武隆|忠县|云阳|奉节|巫山|巫溪|石柱|秀山|酉阳|彭水|城口|荣昌|开州|梁平|大渡口|沙坪坝|九龙坡|万盛 

首页>重庆频道> 区县>正文

重庆渝中:护航城市美食 严保“舌尖安全”

2018-05-24 10:24:55 | 来源:重庆日报 | 编辑:高爽 | 责编:石丽敏

  每天晚上,重庆解放碑便人声鼎沸,火锅、小面、麻辣串等具有山城味道的众多美食迎来八方客人。与大多数工作了一天正在放松的市民不同,这个时间段却是解放碑食药监所所长周科最忙碌的时候。

  “老板,店里几个员工健康证快到期了,要赶紧办了!”“大姐,炸鱿鱼的油该换了。”“师傅,切生熟食的菜刀、菜板一定要分开使用哟!”穿行在不同的餐饮店铺,不断说着类似的话,周科不厌其烦。

  把传统的8小时工作时间向晚上延伸,将监管向夜间延伸,渝中区正不断护航夜市食品安全。而这在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中,只是渝中区不断筑牢监管体系的一个缩影。

  “打造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不仅仅是一个简单口号,背后支撑的则是体系的‘精耕细作’。”渝中区食药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渝中区在食品安全监管的理念思路、体制机制、方法手段等方面皆取得显著成效,正不断构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食品安全无缝监管网络,努力实现食品安全风险的有效管控。

  明确职责,让创建各方各负其责

  近年来,渝中区区委、区政府坚持把食品安全作为最大的民生工程和发展工程,实行党政同责,把创建工作作为各级党委政府“一把手工程”,同部署、同推进、同考核,坚持把食品安全纳入地方政府年度目标考核、地方党委政府领导班子及领导干部综合考核体系。

  创建以来,各级财政投入创建工作经费500万元,并按4份/千人的标准将食品抽检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全区设立12个食品药品监管所,聘请专职协管员48名,社区信息员77名,形成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监管网络。

  同时,在制定部门创建工作责任清单的基础上,该区牵头建立了部门联席会议制度,形成了部门分工合作、齐抓共管的局面:工商部门将食品安全纳入市场综合监管的重要内容,解决了有照无证经营、食品安全纠纷处理不及时的问题;卫生计生部门和食品药品监管部门配合持续开展专项整治;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和公安部门搭建行刑对接合作平台,对食品安全违法犯罪行为零容忍、出重拳……

  智慧监管,让问题食品无所遁形

  如果顾客在一家餐饮店铺就餐出现腹泻情况,社区网格员立即就能通过手机将事情上传至食药监管中心,联系对接食药网格监管员到现场调查处理。整个事件处理过程中,从问题上报、指令下达、现场出勤、调查处理不超过5小时。

  这种新变化如今在渝中区正成为现实。近年来,渝中区把食品安全纳入网格化管理,通过“一对接”、“两跟进”,有效地推进食品安全网格化管理,使食品安全小纠纷、小案件、小隐患、小问题有人及时发现、及时监管。截至目前,全区共划分食品监管网络12个,对接77个社区网络及网络信息员,监管触角遍布辖区每个角落,实现“无死角”监管。

  同时,该区还投资1000多万元,借助云计算、物联网、区块链等技术手段,全面构建食品药品数据“一个中心”,电子监管、行政执法、应急管理、决策支持、内部管理、公共服务“六个平台”,全面打造一体化的“智慧食药监”信息系统,监管人员通过移动终端就能实现全流程监管。

  精准治理,知难而进专啃硬骨头

  从田间到地头,食品安全每个环节如何监管?“两小”如何治理?校园食品安全如何保障?面对这些硬骨头,渝中区知难而进,实施精准治理,消除食品安全隐患。

  在农产品批发环节,实现准出准入无缝衔接。菜园坝水果批发市场是全市最大的水果批发基地,占我市城区水果消费量的一半以上。为保障食品安全,渝中区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在菜园坝水果市场设立食品药品监管机构、检验检测室和准入关口,有产地证明的水果直接进入,没有产地证明的由市场开办者逢进必检,对进入市场的农产品由食药监管抽检,对前期快检疑似有问题的,由监测机构定量检测。

  在整治“两小”方面,该区自2014年以来,以奖代补的形式,投资800多万元,鼓励“三小”改造达标,着力打造了30度街吧、八一路一期、二期等小摊贩集中消费区,实现了集中加工、标准化生产、互利共赢。

  此外,对校园食品安全问题,则大力推行“明厨亮灶”。截至目前已责令12所学校食堂完成等级提升,推行“明厨亮灶”工程558家,并按照“十必须五禁止”要求,对全区55所学校、幼儿园食堂开展清查,限期整改重点问题9个。(张亚飞 刘玉珮 龙博腾宇)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