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州|黔江|涪陵|渝中|江北|南岸|北碚|渝北|巴南|长寿|江津|合川|永川|南川|綦江|潼南|大足|璧山|铜梁|两江新区

丰都|垫江|武隆|忠县|云阳|奉节|巫山|巫溪|石柱|秀山|酉阳|彭水|城口|荣昌|开州|梁平|大渡口|沙坪坝|九龙坡|万盛 

首页>重庆频道> 园区开发>正文

两江新区93家企业有机废气年排放量削减75.71%

2017-12-22 10:19:30 | 来源:重庆日报 | 编辑:高爽 | 责编:石丽敏

  原标题:两江新区93家企业 完成挥发性有机废气深度治理 年排放量削减75.71%

  近年来,随着重庆两江新区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和经济快速发展,挥发性有机物(VOCs)污染问题逐渐凸显。

  为此,两江新区通过提早分析规划、积极实践摸索新的防治模式,对VOCs进行深度治理。特别是今年以来,两江新区以落实中央环境保护督察问题整改工作为契机,全力开展挥发性有机污染物深度治理工作。

  目前,两江新区93家企业共投入生产线技术改造、原材料升级和末端治理资金约6.3亿元,建成治理设施126余台套,挥发性有机物年排放量由治理前的7000余吨下降至1700余吨左右,削减约75.71%。

  研究与治理齐头并进

  推动地方标准出台

  2017年7月,环保部、发改委等6部门联合印发的《“十三五”挥发性有机物污染防治工作方案》提出,要全面加强VOCs污染物防治工作,以重点行业与重点污染物为主要控制对象,实现环境空气质量持续改善与产业绿色发展。

  早在2009年,重庆顶正包材有限公司就试水VOCs治理,累计投资2000万元进行无苯油墨及溶剂的环保升级和废气深度治理,并由此促成了顶新集团天津、杭州4个工厂在治理技术上的升级换代。

  据了解,两江新区是全国最大的汽车生产基地,拥有完整的汽车零部件产业链。两江新区环保分局局长王勤介绍,产业特性导致了VOCs是两江新区的主要污染物之一。因此,两江新区环保分局进一步开展苯系物等有机污染物现状调查与管理对策研究,提出加快制定区域性苯系物环境质量标准、环境准入规定和重点行业污染物排放地方标准的建议,并提出分时段、分行业、分重点开展辖区VOCs深度治理的规划,推进部分重点排放企业提前实施。

  企业停产两月改造车间

  93家企业完成深度治理

  2015年至2016年,重庆市环保局、两江新区管委会先后出台《重庆市主城区及合川区挥发性有机物污染治理工作方案》《两江新区工业企业挥发性有机物污染整治实施方案》和《关于印发汽车4S店污染治理的实施方案的通知》,两江新区随即在相关企业全面开展深度治理工作,目前已有93家企业完成深度治理工作,建成治理设施126套。

  近日,重庆日报记者在长安福特一工厂涂装车间见到,新建成的废气处理装置正有序运转。这一装置采取吸附法与燃烧法配套处理技术,喷漆过程中大风量、低浓度的有机废气经吸附、脱附和直接燃烧后达标排放。

  长安福特工作人员介绍,长安福特先后投资2.4亿元,用于废气治理和生产线改造,实现削减VOCs1000吨/年。一工厂为此更是停产近两个月进行涂装生产线改造。同时,长安福特所使用的环保设备沸石转轮已达到国际水平。

  王勤介绍,随着工厂治理工作的陆续完成,挥发性有机物污染深度治理成效显现,实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全面提升,辖区空气环境质量得到有效改善。

  “三阶段”“五环节”严控治理

  验收合格企业给予奖励

  在VOCs治理过程中,两江新区对汽车和摩托车整车生产等五大类重点行业,按照“三阶段”“三控”“五环节”的治理方式,实现对挥发性有机物的全过程减排。

  王勤介绍,“三阶段”即区域内试点治理见效一批、强化管理措施短期内见效一批、全面完成治理任务整体见效一批,实现循序渐进式推进;“五环节”指原辅材料低毒、工艺升级改造、废气末端治理、过程监测监管、设备运行达标,细化管控环节,做到清洁生产、工艺先进、排放达标。

  此外,各企业挥发性有机废气治理工程实现与生产工艺水平相适应,把污染治理设施作为生产设施进行管理,保证污染治理设施与生产设施同步正常运行。

  两江新区在强化监管、严格执法的同时,还以“等量替换、增产减污”的总体原则,对中南铝合金轮毂、大江东阳、八菱汽配等企业实施“新旧设备等量替换,对企业提出严禁同时使用、排污总量不增”等整改期临时许可措施,企业没有因为VOCs深度治理而影响生产。

  为鼓励企业提高治理标准,两江新区管委会还对翠云片区18家过渡期整治和深度治理合格的企业进行奖励,奖励资金合计1253万元。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