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180口山坪塘早已完成整治,率先在全市实现病险山坪塘整体销号,有效解决了农村生产生活用水“最后一公里”问题。
河长林长一肩双责,水清也需坡绿岸美
秉承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河长制不但要治水,更要治岸。在南岸区,林长制成为该区水岸增绿、护绿的创新方式。
“林长制也分为三级。”南岸区农委相关负责人说,该区根据林区分布和森林资源保护管理体系,实施按属地管理为主的三级“林长制”,覆盖全区范围内的所有林区。其中,一级林长由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分别担任区级总林长,为全区林长制第一责任人,区委联系农业农村工作的领导、区政府分管农业农村工作的领导分别担任区级副总林长,具体负责林长制实施;二级林长由所在乡镇(街道)领导担任,三级林长由所在行政村(社区)领导担任,各级林长是所负责林区森林资源保护和森林消防工作的责任人。也就是说,各级责任人既是河长又是林长,实现了一肩双责。
根据《南岸区全面推行森林林长制工作方案》的要求,在明年6月底前,该区林区将实现“林长”全覆盖,并逐步建立起责任明确、制度健全、运转高效的林区管理体系,实现以下主要目标。
——确保南岸区林业用地面积不小于9.7万亩,森林资源面积不小于9.2万亩,严控林地、生态红线,不断提升森林资源品质。
——确保全区国有、集体森林资源不被非法侵占、破坏,切实做到森林资源监管全覆盖。
——到2025年,南山、明月山林相得到进一步改善,基础设施进一步加强;以生态保护为主,合理开发利用,推进旅游业进一步发展。
“‘林长制’对提升林业管理,促进经济社会和生态保护协调发展有重要作用。”该负责人说,这对全面推行林长制具有重要意义,是实现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舒适、生态空间山清水秀,建设宜居、宜游、宜业的幸福新南岸的有力保障。
监督执纪助水常清,让河长制在阳光下运行
随着河长制全面推行落实,南岸区各级“河长”加强统筹协调,层层压实责任,开启了全力推进攻坚治理的进程。截至目前,该区已经建成区、镇街、村社3级河长体系,关停非法码头8个,全区饮用水水源水质100%达标。
责任清则任务明,督查严则成效显,全面推行河长制,纪检监察不做局外人。今年以来,南岸区纪委驻区农委纪检组积极参与全面推行河长制工作,发挥“派”的权威和“驻”的优势,把落实河长制监督作为重点工作,特别是强化对堤防工程管养、城乡水环境整治、水污染治理、生态保护修复等专项资金的使用监督。
此外,还打出了一系列廉洁用权管河的“组合拳”:督促向社会公示公告河长名单信息,争取民众监督;利用微信等信息网络平台向区河长办公室科级以上干部,每月推送廉政短语和警示案例不少于10条;3次廉政约谈区河长办公室人员,收集廉政风险点12条,做到“溯源到点、溯责到人”;对区农委中层党员干部、重要岗位人员建立廉政档案,实行一人一档,由纪检组统一归档管理;建立纪检工作联络员机制、信息报送机制、突发事件跟进机制等制度,让河长制运行在廉政监督的阳光下,实现长久“河长治”。(赵童 冯俊松 龙博 图/王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