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州|黔江|涪陵|渝中|江北|南岸|北碚|渝北|巴南|长寿|江津|合川|永川|南川|綦江|潼南|大足|璧山|铜梁|两江新区

丰都|垫江|武隆|忠县|云阳|奉节|巫山|巫溪|石柱|秀山|酉阳|彭水|城口|荣昌|开州|梁平|大渡口|沙坪坝|九龙坡|万盛 

首页>重庆频道> 能源环保>正文

万盛经开区:让矿山绿起来 让群众富起来

2017-10-20 16:19:54 | 来源:重庆日报 | 编辑:高爽 | 责编:石丽敏

  10月19日,重庆万盛经开区青年镇湛家村。村民李志荣趁着雨后初晴,来到自家的柚子林里查看柚子长势。“成熟的时候,一个柚子能长到六七斤重哩。”李志荣满心欢喜。

  以前的湛家村,由于地处采煤沉陷区,地面沉陷、地表水渗漏、缺少植被覆盖的山坡石漠化趋势加剧。如今,经过矿山生态修复,这里已是满目苍翠、花果飘香了。

  治理生态环境 打造美丽乡村

  曾享有“西南煤都”盛誉的万盛,在历经70多年的煤矿开采后,不少地方都和湛家村一样,因地下采煤而致地表塌陷,生态环境急剧恶化。

  今年4月12日,中央第五环境保护督察组在向重庆反馈督察意见时提出,重庆自然生态保护有待加强,自然生态环境修复力度不够。

  重庆在《重庆市关于贯彻落实中央环境保护督察反馈意见整改实施方案》中提出,推进石漠化综合治理、河湖和湿地生态保护修复工程等。

  万盛经济技术开发区农林局造林科科长陈敏告诉重庆日报记者,由于地处矿区,以前南桐、青年和关坝这三个镇的生态环境非常脆弱,森林覆盖率不足30%。

  通过科学合理的规划,万盛于去年开始实施“南(南桐)青(青年)关(关坝)生态经济走廊”建设项目:在山顶和山腰土壤贫瘠、耕作条件恶劣的区域选择香樟、刺槐、马尾松等优良乡土树种,营造生态林,恢复森林植被;在山脚耕作条件好的地方、在尊重农户意愿的前提下,由业主牵头引种蜜柚、水蜜桃、花椒等经济林树种。截至目前,“南青关生态经济走廊项目”已完成植树造林面积约1.5万亩。

  “以前的湛家村,晴天是煤灰飞扬,雨天是污水流淌。”青年镇副镇长张华先说,受益于“南青关生态经济走廊项目”,如今的湛家村已成了绿树繁花掩映的美丽乡村。

  贫困村变身微企创业园

  位于渝黔交界处的关坝镇凉风村,是典型的“因煤而兴、煤枯而衰”的乡村。

  近年来,随着地方煤矿全部关闭,大量煤矿工人失业,凉风村经济衰退、群众生活困难,成为市级贫困村。

  “最多的时候,镇里有大小煤矿100多家,在凉风村就有4家。”在凉风村已经关停的昌隆煤矿前,关坝镇宣传委员陈劲介绍,面对产业转型和生态修复的双重压力,关坝将采煤沉陷综合治理、经济转型发展和精准扶贫相结合,打造以渔村自然风貌和民俗文化作为重要景观的凉风村微企创业园。

  为此,关坝镇累计整合资金2.05亿元,全面改善凉风村基础设施,新修沥青路面23.5公里、改扩建村社道路9公里,修建步道38公里;新建水站1座,改建人畜饮水池26口、2850立方米等。

  此外,凉风村在海拔550米以下的平坝建成了600亩生态鱼养殖区,在海拔550米至800米山腰建成了2000亩伏淡季水果采摘区,在海拔800米以上的山间规划打造休闲度假区,森林覆盖率由此前的不足30%提高到了83%。

  截至9月底,凉风村今年已接待游客26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超过2400万元。

  建设三大水利工程解决缺水问题

  在青年镇板辽村,总长度近10公里的鲤鱼河引水工程引水隧洞已经全线贯通,正在进行最后的砂浆打底作业。

  “鲤鱼河引水工程是引调鲤鱼河河水进入板辽湖囤蓄、保障煤电化园区供水、兼顾农业用水的一项重要水利工程。”鲤鱼河引水工程现场负责人介绍,该工程引水隧洞起于万盛石林镇鲤鱼河下猪喉峡谷,止于青年镇板辽湖,长9310米,开挖掘进总长度9928.47米。

  为什么万盛要如此大费周折,打通一条近10公里的隧洞,引鲤鱼河的水到板辽湖呢?

  “板辽湖所在的青年和关坝片区,是采煤沉陷较为集中的区域,长期严重缺水。”张华先告诉记者,板辽湖是这一片区的主要水源,但95万立方米的库容无法满足周边区域逾5万人的生产生活用水需求和近4万亩田地的灌溉需求。鲤鱼河引水工程投用后,每年可向板辽湖供水1500万立方米。

  据了解,万盛境内的采煤沉陷区及矿区面积达150多平方公里,占全区国土面积的27%。近年来,万盛相关部门联手开展受损矿山植被恢复治理,已恢复矿山植被2.1万亩,昔日光秃秃的矿山变成了翠绿的青山;治理河道60.6公里,建设青山湖、白龙湖、板辽湖等三大水利工程,改善了生态环境,部分解决了采煤沉陷区缺水问题。(记者 陈维灯)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