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州|黔江|涪陵|渝中|江北|南岸|北碚|渝北|巴南|长寿|江津|合川|永川|南川|綦江|潼南|大足|璧山|铜梁|两江新区

丰都|垫江|武隆|忠县|云阳|奉节|巫山|巫溪|石柱|秀山|酉阳|彭水|城口|荣昌|开州|梁平|大渡口|沙坪坝|九龙坡|万盛 

首页>重庆频道> 聚焦重庆>正文

创新无止境 盼“中国造”轻轨列车走向世界

2017-10-18 16:51:52 | 来源:华龙网 | 编辑:高爽 | 责编:石丽敏

【聚焦重庆 列表】创新无止境 盼“中国造”轻轨列车走向世界

党的十九大代表,“85后”青年姚鸿洲。记者 李文科 摄

  重庆中车长客轨道车辆有限公司,工人们正忙碌。由该公司负责研发的国内第一列投入运营的“双流制”车辆预计明年下线,这意味着我市将破解国内外“双流制”车辆的技术难关。牵头攻破这项技术的,是党的十九大代表,“85后”青年姚鸿洲。从业9年来,他始终坚守科技创新第一线,立志要让“中国造”轻轨列车走向世界。

【聚焦重庆 列表】创新无止境 盼“中国造”轻轨列车走向世界

从业以来,姚鸿洲始终坚守在科技创新第一线。记者 李文科 摄

  “技术控”搞研究 一年为企业节省成本近244万    

  2008年,刚从西南交通大学电气工程及自动化专业毕业的姚鸿洲加入重庆中车长客轨道车辆有限公司,成为了一名年轻的轨道交通技术员。不久后,他前往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学习。

  第一次接触地铁车辆,第一次学习三维软件,第一次绘制地铁车辆的电气结构图,姚鸿洲争分夺秒地学习、钻研。“光有理论基础不行,还得运用到实践中。”姚鸿洲说,在学习三维画图之前,他只接触过二维软件,为了尽快上手,那段时间他整天对着电脑,晚上躺在床上,脑子里都是三维画面。

  “他是个‘技术控’,一旦钻进去,就一定要吃透才甘心。”一起学习的工友说。那年除夕,姚鸿洲泡在车间里,研究电气结构技术,饿了就泡碗方便面吃,但他一点都不觉得苦:“吃透电气结构技术,回去造出轨道车辆,比啥子都强!”

  经过近一年的学习钻研,姚鸿洲掌握了轨道车辆的设计制造技术。回到重庆的第二年,他便牵头自行生产制造了第一列重庆造轻轨列车。

  一列轨道车辆就是一个布满各种线路的“线路盒”,线路多达18000多根,作为“大脑”的司机室更是线路众多,在不到1.5平方米的空间内密布着7000多根线路。过去,这些线路在司机室里得一根根由工人布置,不仅操作困难,安全率也不高。

  为了解决这个难题,姚鸿洲泡在狭小的司机室里摸索布线,这一试就试了几年,终于发明出“司机室下线模板”技术,让工人们可以在室外先布好线,再集中安装到车里,不仅改善了工人的劳动环境和劳动强度,提高了作业效率,还大大提高了产品安全性能,每年可节约线缆和人力成本近244万元,这项技术已成功申请了国家专利。    

【聚焦重庆 列表】创新无止境 盼“中国造”轻轨列车走向世界

姚鸿洲和同事讨论技术创新问题。记者 李文科 摄 

  技术创新 助“中国造”轻轨创下多个世界之最    

  办公室、车间、实验室,是姚鸿洲的“三点一线”。全身心投入到轨道车辆技术的学习和研发过程中,让他很享受,每一次工序优化,每一个技术创新,都让他充满兴奋。

  在姚鸿洲看来,工作不是简单地完成一项任务,而应当主动钻研谋创新,深入现场求实效。生产出第一列重庆造轻轨列车后,他不满足于简单复制现有的设计模板,针对生产实践中的具体问题,进行了二次工艺设计。

  一次,有工人反映,将电线插进连接器困难。原来,连接器只有拇指大小,需对接的电线多且细,操作起来十分不方便。如何优化操作?姚鸿洲一连几天泡在车间找问题,失败一次再试一次,就这样查了上千遍,终于找到了问题症结,创新设计制作了连接器,其组接方法就连实习生都能轻松操作。

  姚鸿洲还把这些优化的工艺进行总结,编撰了《轻轨车辆装备工艺作业指导书》,成为轻轨领域的教科书,更成为我国轨道车辆质量保障的关键使用技术之一。

  工作几年来,姚鸿洲带领公司技术团队先后获得轻轨车辆领域8项实用新型应用创新技术专利,其中5项姚鸿洲是第一发明人。

  重庆轻轨列车有几个国内、乃至世界之最:爬坡能力最强——最大坡度轻松超越60‰;转弯半径最小——只有50米,是普通车辆的一半左右;造价相比地铁低1/3,环保性能也优于地铁,运营过程中噪音小。这些都为公司代表中国轻轨在国际市场上,有了竞争优势。

【聚焦重庆 列表】创新无止境 盼“中国造”轻轨列车走向世界

姚鸿洲和团队的多项发明获得了国家专利。记者 李文科 摄

  见证发展 期盼中国品牌成为世界工业代名词    

  “随着重庆城市建设步伐的加快,城轨交通的需求逐年增大,也对技术提出了更高要求。”作为一名轨道交通行业的技术工作者,姚鸿洲说,他见证了这些年来重庆轨道交通技术的飞速发展。新一代跨座式单轨车、As型地铁车等创新研发取得了跨越式突破,成为行业标杆,不仅满足本地市场需求,更在国内外市场获得认可。

  钻研没有止境。目前,作为重庆中车长客轨道车辆有限公司技术部副部长、技术党支部书记,姚鸿洲正和同事们攻克“双流制”轨道车辆这一国内外轨道交通的难关。

  轨道采用的是直流电,城际铁路采用的是交流电,“双流制”车辆需要解决的就是轨道、城际铁路列车间如何实现电流的自由切换,这样,城市里的轨道列车也能开到城际铁路上,实现一车直达。

  目前,团队已经基本攻克了“双流制”轨道车辆的技术难关,预计2018年,国内第一列投入运营的“双流制”车辆将下线。

  随着十九大召开,姚鸿洲说,期待国家对包括轨道交通行业在内的整个实体工业能有更多的政策引导和激励,将传统制造企业打造成服务型、智能型企业,让中国品牌成为世界工业的代名词。他将在本职岗位上加倍努力,为推动轨道交通产业实现车辆、线路、运营、维修等全方位技术覆盖贡献自己的力量。 (记者 刘艳)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