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州|黔江|涪陵|渝中|江北|南岸|北碚|渝北|巴南|长寿|江津|合川|永川|南川|綦江|潼南|大足|璧山|铜梁|两江新区

丰都|垫江|武隆|忠县|云阳|奉节|巫山|巫溪|石柱|秀山|酉阳|彭水|城口|荣昌|开州|梁平|大渡口|沙坪坝|九龙坡|万盛 

首页>重庆频道> 法制安全>正文

重庆重拳整治违规房产销售:7大套路进“黑名单”

2017-04-14 10:03:49 | 来源:华龙网 | 编辑:李世丹 | 责编:胡雨

  套路5:为赚更多中介费怂恿卖家标高价

  挂牌价低于市场的房源多有“猫腻”,高价房呢?其实,不少高价房背后也有无良中介的“套路”。

  在楼市较火热的时段,很多二手房卖家刚对房产中介表达出卖房意愿,中介就会开始给客户当“军师”。他们会劝用户把价格标得高一些。“你们小区昨天一套房才卖了50万,你要卖就挂55万,就算被人砍价,至少也能53万成交,轻轻松松多挣3万。”或者有购房者已经与卖方已经签订定金协议,中介销售人员也会怂恿卖方毁约,以哄抬赚取更高利润。这不仅破坏了买卖双方的诚信交易,当这种行为成为中介的普遍“套路”之后,整个区域的二手房价都有可能因此被异常抬高。

  业内人士称,类似的做法,看似在为卖房者谋利益,实际上是中介为了捞取更多的中介费。甚至还有个别中介,隐瞒真实的房屋交易信息,低价收进高价卖(租)出房屋赚取差价。

  对购房者来说,这看似并不“亏本”,但实际交易成本被抬高。这些高于实际价值成交的房屋,在楼市的冷静期中,遭遇到其他正常价格入手的卖家后,会遇到难以转手的情况。

  套路6:鼓动买房“假离婚”将买房者置于风险之中

  近日,一则《上海中介为卖房,已和客户结了四次婚包括70岁老太太》的新闻,引起网友热议。据了解,部分中介机构为促成交易,会通过诱导购房者办理“假离婚”,“享受”首套房的契税优惠,骗取银行更低的首付比例和利率优惠。有房地产中介甚至直接替买方制作可以假乱真的“离婚证”和“工作证明”等,以蒙骗房管部门和银行,并收取数百元“工本费”。

  除了非法做假离婚证外,有的购房者听信中介游说,真去民政局办理离婚,“为买房假离婚”变“人财两空真离婚”的狗血剧也时常上演。有网友评论这种现象说:“你的婚姻和爱情真的只值那点税费(利息)优惠么?”“以后家庭伦理剧里流的泪,都是你假离婚时脑子进的水!”

  为此业内人士提醒,我市公积金中心已经与民政部门联网,一旦被发现“假离婚”骗取公积金贷款,将被划入“骗贷”名单,成为重点关注对象。同时,在个人征信系统日益完善的今天,通过制假证来骗取国家机关和金融机构,势必将对个人的征信造成影响。

  套路7:警惕“ABC单”小心买到“串串房”

  目前国家正对房地产市场加大调控力度,在贯彻“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这句话上,目前国内已经出现了首例法院判决以炒房为目的房屋买卖合同无效的案件。

  房产中介人员利用自身优势从市民手中购买房屋,然后准备在办理房屋手续时过户给第三方。卖房者发现买主系炒房人员后,提出解除合同。日前,天津滨海新区人民法院塘沽审判区经审理后,对17件房屋买卖合同纠纷案件认定为“名为买房,实为炒房”的行为,依法认定合同不成立。

  普通市民在买卖房屋的时候,要小心这种以炒房为目的的房屋买卖,中介行话称“ABC单”。也就是说,炒房者或中介(B)先交一部分钱与卖方(A)先签订一个购买协议,但是短期内不去房交所办理过户手续;然后把房子标高价格后继续寻找真实的买家(C),最后通过隐瞒或者谎言,让C与A成交,从而在中间赚取差价。这种交易卖方和买方其实都有一定的风险。

  此外,还有炒房者会将A的房屋收过来进行装修,再卖给C,这种被“化妆”过的房屋,中介行话称为“串串房”。炒房者为了赚取更大的差价,装修“串串房”大都选用价格低廉、质量低劣的装修材料;虽然装修出来表面看起来光鲜亮丽,家具电器齐全,可拎包入住。但是买家实际购买入住后,劣质建材、家具对身体危害很大,山寨电器、劣质基装的问题会慢慢暴露出来。也有媒体报道过,有购房者不小心买到“串串房”后,入住不到一年就出现漏水、电路跳闸等问题,把墙敲开来一看,墙内的电线甚至没有穿管。所以购房者在购买二手房的时候,对那种装修浮夸、家具全新的房子一定要多一个心眼,仔细甄别。

  市国土房管局祭重拳:严惩中介违法违规行为

  虽然以上讲了这么多套路,但是购房的道路上也有更多的正能量。除了有关部门和媒体一直在呼吁购房者自己的理智理性、准规守法外,我市有关部门打击这些违法违规行为的努力也从未停止过!

  近日,重庆市国土房管局再次祭出重拳,整顿房地产开发销售中介违法违规行为,发出了查处一批房地产开发销售中介违法违规案件的紧急通知,表明了我市有关部门维护购房者的合法权益,以及将持续以高压态势严惩房地产开发销售中介违法违规行为的决心。

  通知称,对存在违法违规行为房地产开发和中介企业及相关从业人员,将依法采取责令限期整改、处以罚款、取消网上签约资格、停业整顿等措施,并纳入“黑名单”。

  对危害购房者权益、扰乱房地产市场秩序的行为而言,这无异于一把高悬的达摩克利斯之剑,不仅能起到震慑的作用,更有利于将违法违规行为化解在交易矛盾出现之前。净化房地产交易环境,不仅对全市的经济社会发展有积极作用,更是对市民切身利益的保护。因此若市民在购房过程中,遭遇到销售方的相关“套路”,请及时向有关部门举报哦。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