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州|黔江|涪陵|渝中|江北|南岸|北碚|渝北|巴南|长寿|江津|合川|永川|南川|綦江|潼南|大足|璧山|铜梁|两江新区

丰都|垫江|武隆|忠县|云阳|奉节|巫山|巫溪|石柱|秀山|酉阳|彭水|城口|荣昌|开州|梁平|大渡口|沙坪坝|九龙坡|万盛 

首页>重庆频道>要闻>正文

大中型农机开进丘陵山区

2019-02-28 14:02:43 | 来源:重庆日报 | 编辑:欧平淑 | 责编:石丽敏

  原标题:我市已完成15万亩农田宜机化改造——大中型农机开进丘陵山区

图片默认标题_fororder_001c422884731de162cc0f

丰都县武平镇坝周村,农机正在春播作业。通讯员 林登周 摄

  2月25日,暖阳下的渝北区兴隆镇牛皇村九社生机勃勃,到处都是机械轰鸣、村民备耕的忙碌场景。

  原本杂草丛生的一个个山头、一片片闲置地,被开垦成了整齐划一、沟路相连的高标准农田,有的已栽种上了蓝莓、柑橘树、胡豆,有的正谋划发展葡萄、樱桃、梨子。

  “这是重庆大力推广农田宜机化改造的生动实践。”重庆市农业农村委副主任秦大春向重庆日报记者介绍,目前重庆投入财政补助资金9300万元,并撬动2亿元社会资本,累计完成15万亩农田宜机化改造,解决了丘陵山区大中型农机装备下地的“最后一公里”难题,推动了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发展。

  农机化推广之困——

  许多农业机械在丘陵山区“无用武之地”

  牛皇村属典型的丘陵地带,全村3650亩土地,多分布在“馒头山”上。因受青壮年多外出务工,劳动力减少等种种因素影响,全村闲置土地曾达60%以上。

  “好好的田地里,杂草比人还高。”牛皇村九社社长王方平说,看着无人耕种的土地毫无生机,他非常痛心,“要是大中型农机能开进田地,我们这些留守老人绝不会让土地荒起!”

  在重庆,像这样的“馒头山”“巴掌田”“鸡窝地”比较多,全市3677万亩耕地中,耕地坡度15°以下的只有1801万亩,而15°~25°的有1043万亩,25°以上达833万亩。这些土地中,单块耕地面积在1亩以下的,就占80%以上。农民人均耕地1.16亩,户均耕地不足5亩,耕地分散在3处以上农户数占比高达60%。

  “在重庆,许多农业机械‘无用武之地’。”秦大春坦言,制约我市农机化发展最突出的瓶颈不是机器问题,也不是机艺融合问题,而是土地条件的制约。

  此前,我市主要农作物耕种收农机化率迈过了“打米磨面、提水灌溉”的初级阶段,进入了“全程全面”加快发展的中级阶段入门期。继续前进,我市农机化进程面临徘徊放慢的平台困境:能种的地已经种完、好干的活已经干遍、可用的人出现断档,呈现出小机器已经饱和、小地块难施展、小规模难见效的困境。

  “我们必须跳出农机抓农机!”秦大春介绍,我国山区丘陵面积广,破解这些地方机械化发展难题是推进农业生产全程、全面、高质、高效的关键。而对农田开展宜机化改造,装备中大型农业机械,解决机器下地“最后一公里”难题,是重庆打破困局的治本之策。

  农田宜机化改造之路——

  我市出台“先建后补”的奖励政策

  然而,究竟如何“跳出农机抓农机”呢?

  “通俗地说,就是先将土地改造成适合农机生产的地块,再促进农机推广。”市农业农村委农机装备处处长文泽富说,从2014年起,重庆以国家高标准农田建设通则为指导,开展了农田宜机化改造的试验、试点和推广工作。

  所谓农田宜机化改造,就是通过连通田块、对陡坡进行缓坡化改造、对不规则田块进行条状田块改造等方式,让中大型农机能够下地作业,进而提升农业生产效率和产出效益。

  文泽富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以往,农民在高低不平、大小不一、分散又零碎的土地上搞种植,一年下来每亩平均人工成本超出600元。而进行农田宜机化改造后,水田种植每亩节约成本350元以上,旱地每亩节约成本500元以上。

  为了支持农村开展农田宜机化改造,我市出台了“先建后补”的奖励政策。即,根据不同地形条件,每亩土地改造成本在2000~5000元的,财政资金按照“连通”“缓坡”“梯台”三种类别,分别给予每亩1000元、1500元、2000元的包干奖励。

  “根据试点情况看,财政补助政策的投入和产出是合理的。”文泽富介绍,将改造后的土地按50年使用时间计算,每亩水田可累计节本1.75万元以上,每亩旱地可节本2.5万元以上,是全部投入的5至10倍。而这仅是节本增效的其中一项,还未计算其他间接效益。

  农田宜机化与产业振兴相结合——

  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在牛皇村九社一个整修一新的山头,记者跟随兴隆镇副镇长向华登上了一个17米高的瞭望台。

  环顾四周,只见一个个小山头被削平,一处处高坎被放缓,一块块散地被连通,一片片土地被改造成了标准化的地块,每一垄土地都齐刷刷地排列开来。

  而田地里到处都有忙碌的身影:有的村民在为新栽的果树扯草、套种蔬菜,有的村民开着沙滩车在垄间运送树苗、肥料。

  “这是我们去年改造好的400亩土地,一般农机都可以开进来了!”看着眼前这幅现代田园美景,向华开心地对记者说:“这些土地进行宜机化改造后,去年流转给了一家农业公司。旋耕机耕地、挖机打窝、汽车运苗,机器开进来才几个月,400亩荒山就变成了‘花果山’。”

  “牛皇村借助农田宜机化改造发生了蜕变,搭上了乡村振兴的快车。”渝北区农委相关负责人介绍,实施农田宜机化改造不能就宜机化而宜机化,要与乡村的产业振兴结合起来。

  基于此,按照渝北区“三环十景”的布局,牛皇村正好处于南北大道景观产业水果带上,而改造后的土地主要用于发展水果产业为主的乡村旅游,可推动当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土地改造后,面积也增大了。”文泽富说,原有土地的田埂、沟凼消除了,耕地面积增加约3%至5%。而中大型农机代替人工和小型农机作业后,大大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和土地产出率。

  据统计,截至2018年底,我市共投入财政补助资金9300万元,在32个区县开展了农田宜机化改造,已实施和正在实施的项目有300多个,完成了10万余亩农田的宜机化改造,并整合撬动2亿元涉农资金和社会资金改造了近5万亩。

  此外,我市还对全市农田宜机化改造规模和进度作了近期、中期和远期规划。其中,近期到2025年前,我市将用7年时间,对“渝西浅丘平坝”“合川、铜梁、潼南三江六岸冲击坝(带)”“长垫梁优势区”各100万亩和其余区县局部地区累计200万亩5°以下土地进行改造,每年完成70万亩。

 

相关新闻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