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专访重庆市副市长李殿勋:智博会将面向全球集聚创新资源
新华网重庆8月22日电(刘刚 李元元 王龙博)2018中国国际智能产业博览会(简称智博会)将于8月23日至25日在重庆举行。智博会为何落地重庆,重庆将如何通过举办智博会引导智能要素向西部聚集?重庆市人民政府副市长李殿勋日前接受了新华网专访。

重庆市副市长李殿勋接受新华网专访。新华网 李相博 摄
新华网:重庆为什么要申请举办智博会?与其他以智能化为主题的展会相比,中国国际智能产业博览会的特点是什么?目前确认参与智博会的嘉宾有哪些?
李殿勋:重庆申请举办智博会,首先希望面向全球、集聚创新资源。聚集创新资源之后紧跟着就是想办法促进创新合作,但合作不止是创新项目的洽谈与签约,也包括国内外一大批创新领域的顶级人才,要传递当今世界最前沿的创新理论、创新知识、创新技能、创新经验、创新模式。通过举办智博会,展示重庆的创新形象,以传达我们依靠创新驱动,推动转型发展特别是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的决心和信心。实现这些目标,为重庆、为西部,甚至为全国依靠创新驱动、推动转型发展提供有效的动力支撑和平台服务。
我们认为本届智博会有五个特点:一是主题鲜明,本届智博会以“智能化:为经济赋能,为生活添彩”为主题,聚焦大数据智能化引领创新发展,既顺应全球产业智能化发展的创新大势,也契合改革发展关键时期的重庆实际。
二是聚焦智能产业,全方位展示智能领域最前沿最炫酷最新鲜的产品和技术,为智能化“赋能经济、添彩生活”提供方法论,为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深度融合实体经济提供路线图。
三是突出开放性。立足西部、面向全球搭建开放性合作平台。期间,将举办全球数字经济百人会和友好城市市长圆桌会;还将为参会参展国家、地区及兄弟省市提供洽谈签约服务。
四是注重体验感,一方面在全国率先增设未来智能生活体验展区,智能科技应有尽有。另一方面,让人脸识别、智能泊车、AI咨询等智能会务服务贯穿全程。
五是嘉宾更具代表性。目前,确认参会重要嘉宾超过800名,覆盖政、产、学、研多个领域。具有以下特点:一是层次高。有部分外国政要及官员、国际组织(机构)相关负责人;有部分国家部委负责人、国家部委所属机构负责人;有部分兄弟省区市负责人。二是专业强。有一批国外知名专家、国家级行业协会负责人、国内知名专家特别是智能产业领域“两院”院士;有一批世界500强企业、全球创新领军企业、相关领域中央国有企业负责人。一大批国外知名企业高管和绝大多数国内创新领军企业主要负责人确认参会。三是体现国际化。确认参会嘉宾中,有国外嘉宾超过200名,占确认总人数的26%。
新华网:重庆正在实施以大数据智能化为引领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行动计划,为什么重庆在未来发展中如此看重大数据智能化?
李殿勋:按照中央的决策部署,推动重庆经济转型升级与高质量发展。这首先是顺应全球创新大势。以海量、多源、异构、时效为特征的大数据,已经成为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性战略资源,成为经济转型升级与社会治理变革的新动力、新途径、新机遇。智能化成为继机械化、电气化与自动化之后最为重要的技术特征。
同时也将推动重庆产业转型升级。从制造业来看:尽管重庆市2017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增长超过25%,但新兴产业规模依然较小,产值和增加值占比均为17%左右,带动经济增长的能力较弱。全市企业整体创新能力还不强,2017年规模工业企业R&D投入强度1.35%,有研发机构的企业占规上企业的比重为17%,相较东部发达地区仍有较大差距。从服务业来看:2017年,全市服务业增加值9564.04亿元,但生产性服务业占比较低。
此外,也可以促进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重庆地处长江上游、属于大库区这一客观现实,决定了我们一方面要大力淘汰落后产能,另一方面又要大力发展低碳绿色产业。大数据智能化本身的绿色产业性质和绿色发展方式,就成为我们的现实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