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州|黔江|涪陵|渝中|江北|南岸|北碚|渝北|巴南|长寿|江津|合川|永川|南川|綦江|潼南|大足|璧山|铜梁|两江新区

丰都|垫江|武隆|忠县|云阳|奉节|巫山|巫溪|石柱|秀山|酉阳|彭水|城口|荣昌|开州|梁平|大渡口|沙坪坝|九龙坡|万盛 

首页>重庆频道>要闻>正文

西洽会:重庆内陆开放新形象的集中展示

2018-05-29 11:06:59 | 来源:重庆日报 | 编辑:高爽 | 责编:石丽敏

【焦点图】西洽会:重庆内陆开放新形象的集中展示

五月二十七日,在两江新区展台,来自俄罗斯的仿真度高达百分之九十的飞行模拟器,能三百六十度模仿飞机的滚转俯仰姿态,带体验者进入模拟空中战场。 记者 张锦辉 摄

  5月28日,第二十一届中国西部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简称西洽会)闭幕。本届西洽会有哪些亮点?在西洽会成果发布会上,市商务委员会副主任熊林进行了剖析。

  展馆设置不断创新 积极服务国家战略

  本届西洽会展览面积11万平方米,展馆设置围绕国家战略,设开幕式及国际展、“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展、中国品牌展、新时代中国经济展、西部合作展和渝博展等8个馆6大主题展。

  围绕服务“一带一路”建设,本届西洽会首设“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展,众多“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举办了形式多样的推介活动,如中国-阿拉伯国家博览会品牌推介会、“渝新(加坡)携手,互联互通”投资合作圆桌会议、渝澳会展业合作推介会等。

  围绕服务西部大开发战略,本届西洽会专门设置“西部合作展”,为西部省区市招商引资提供推介平台,吸引四川、陕西、广西、内蒙古等众多西部省区参展,甘肃、贵州、四川等省区举行了专场推介会。本届西洽会上,重庆市各区县及部分环渝城市还设置了城市形象推广和旅游资源推介展位,展览面积约2.5万平方米,占总展览面积的22.7%。

  主题活动精彩纷呈 凸显新格局新机遇

  本届西洽会共举办了四十余场主题活动。除了各省区市举行的一系列丰富务实的经贸互动对接活动,主旨论坛和“央企重庆行”主题活动是本届西洽会两大亮点。

  本届西洽会主旨论坛以“建设内陆开放高地、共享全球发展机遇”为主题,市长唐良智在主旨演讲中表示,重庆要立足内陆、面向国际、当好枢纽,全力推动内陆开放高地建设,努力在西部内陆地区带头开放、带动开放;娃哈哈集团董事长宗庆后、创新工场董事长李开复、德意志交易集团中国区主席姒元忠等嘉宾则围绕大数据、智能制造等新兴产业发展作主题演讲,着力凸显本届西洽会立足创新引领,立足西部,服务全国,承载内陆开放,助推全球合作的国家级展会新格局。

  本届西洽会“央企重庆行”活动以“央地谋合作,携手引未来”为主题,国务院国资委、66家一级中央企业参加了相关活动。央地双方围绕加强央地协作、落实“两点”定位、“两地”“两高”目标等内容进行了座谈交流,“央企重庆行”启动仪式暨央地合作部分项目签约活动,续写合作新篇章。经过央地双方前期的密切对接,现场共计签约项目42个,签约总金额1729.6亿元。活动期间,部分中央企业代表深入我市各区县和开发平台调研考察,通过加深了解加大合作。

  集中签约成果丰硕 体现高质量发展要求

  本届西洽会是收获累累硕果的平台。截至5月27日,本届西洽会组委会办公室共统计到市内外签约项目211个,总额5096.7亿元。其中,开幕式现场集中签约109个重点项目,总投资额3160.9亿元,其中,合同项目80个,合同投资总额2529.6亿元。

  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创新发展、绿色发展成为重点签约项目的关键词。开幕式集中签约的项目中,外资主要来自美国、德国、日本、意大利等地,涉及智能制造、物流运输、环保化工、商业综合体等产业和领域。内资项目主要来自北京、上海、广东、江苏、浙江、湖北、四川等省市,涉及智能制造、新能源汽车、通信设备、生物医药、航空航天、新材料、“互联网+”等产业和领域。

  兄弟省区市在本届西洽会期间也收获了不少项目,共计签约项目60个,总额206.2亿元人民币。其中西藏昌都市签约项目11个,金额16.1亿元;四川省广安市签约项目49个,金额190.1亿元;贵州省在西洽会上举办招商引资推介会,共计发布招商引资项目100个,金额648.7亿元。这一系列成果反映出西洽会带头开放、带动开放的能力日益增强。

  除上述几个方面以外,本届西洽会还突出展示大数据、智能制造、新锐互联网、科技金融等新兴产业和优势产品;突出贴近参展观众生活,不少产品大家都可以现场体验和购买;突出现场服务,尽可能为参展单位和观众提供便利化条件。通过各方面的共同努力,本届西洽会得到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