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医生巡访,密织山区群众“健康网”——“奉节县平安乡全覆盖走访特别报道”之二
寻访医生骑着摩托车奔波在山路上。记者 彭瑜 摄
核心提示
奉节县平安乡是全市18个深度贫困乡镇之一,全乡有贫困户830户,其中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达361户454人。
一人患大病,全家受拖累。为赶走脱贫攻坚路上的“拦路虎”,平安乡广泛开展医生巡访活动,医务工作者进村入户全覆盖为群众进行健康体检、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宣讲健康教育知识及相关政策等,还与贫困群众结成对子签约“家庭医生”。
平安乡卫生院院长张新平介绍,从开展医生巡访活动以来,他们已走访1600余户群众,为山区群众织起了一张“健康网”。
遍访老百姓 农家迎来白衣天使
3月29日下午3点过,奉节县平安乡正下着大雨。此时,咏梧村二组65岁的刘光禄肚子一阵隐痛,他的慢性胰腺炎又犯了。
“快!给医院打电话。”前不久,平安乡卫生院的医生刚走访了刘光禄一家,临走时在墙上张贴了一张《“家庭签约医生”入户对接公示牌》。刘光禄的女婿李定兵迟疑了一会儿,拨通了上面的电话,“这么大的雨,不信真的能来!”
没想到10多分钟后,平安乡卫生院公共卫生科长谢山堂就与同事冉渊品、李远洪、刘云骑着两辆摩托车赶了过来。
把脉、测血压、量体温……经过医生的处置,刘光禄感觉好了很多。
“没想到真管用!”李定兵摸了摸墙上的公示牌,将家庭医生的电话号码存到了手机上,“以后我们就放心了。”
李定兵家从外表来看小日子过得不错。红的桃花、白的李花竞相盛开,掩映着李定兵家的小院。10多只山羊在山坡追逐、猪圈里10头肥猪仍在酣睡、10头牛儿正在附近津津有味地吃着青草……
“如果没有疾病,我们家也应该过得有滋有味。”除了岳父,李定兵的老婆刘前珍身体也不好,他只好留在家里,一边照顾病人,一边搞起点种养业,“去年挣了10多万元,全部用来治病了,还欠了一屁股债。”
在平安乡,像李定兵家这样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贫困户达361户,全乡10503名常住人口中,就有933名高血压患者、114名糖尿病患者。平安乡党委负责人介绍,这些贫困群众,有的没有良好的卫生饮食习惯,以致疾病缠身;有的是小病不治拖成了大病;有的患了重病,不熟悉医疗保险救助政策,缺钱不敢入院治疗。沉重的医药费和病痛,从身体、精神、经济各方面压垮了贫困户群众脱贫致富的信心。该负责人告诉重庆日报记者,开展医生巡访活动,将党和政府的医疗政策、疾病预防技能、健康生活知识送到群众家里,很有必要。
目前,平安乡卫生院医护人员只有19人,为保证医生巡访活动落到实处,沙坪坝中医院,奉节县中医院,奉节县红土、吐祥、羊市等乡镇卫生院各级医疗机构共抽调9名医护人员前往平安乡支持工作,组建起“市县乡村”四级医护人员巡访队伍,分为三组,以家庭为单位,到户到人签约走访。
5年前,向子村75岁的张和亮摔跤导致股骨颈骨骨折,长年卧床不起。沙坪坝中医院外科医生严伟来到张和亮家中,查看了老人的病情后称,其实老人只需安装一个国产髋关节就好了。但因为缺乏运动,老人的心肺功能已出现衰减,他拉着严伟的手说,“你们为啥不早些来啊?”
严伟告诉重庆日报记者,在贫困地区,像张大爷这样贻误病情的情况很多,有因糖尿病演变成双目失明的、也有患骨结核只用纱布包扎的……严伟说,如果早一点有医生指导就医治疗,他们病情不会拖得那么严重、也不会遭受那么多痛苦。
从3月6日到达平安乡后,严伟就与当地医生一道,每天早上7点骑上摩托出发下村巡访病人,晚上7点过才赶回乡卫生院,中午就吃点方便面,有时也在老百姓家吃一顿便饭。
阳春三月,身着白大褂的巡访医生们跋涉在平安的山山水水之间,走进一个个高山农家小院,成了贫困乡镇健康扶贫的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