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这些建议改变我们的生活
位于南岸区龙门浩街区的美国使馆酒吧旧址。(本组图片均为本报资料图片)
核心提示
一件件议案建议,架起市委、市政府与人民群众的连心桥,也真实改变着重庆人民的生活。重庆市四届人大代表紧扣重庆市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热点、难点问题,共提出了209件议案、5599件建议。目前,这些议案、建议已全部办理完毕。
市五届一次人大会议召开在即,连日来,我们走访重庆的大街小巷、田间地头,了解这些凝结市人大代表心血和汗水的建议,为城市发展带来的点滴变化,从民生视角回顾市四届人大代表的履职历程。
建议:发展农村电商
变化:农户网销猕猴桃,最多时一天能卖上百件
如今,云阳县栖霞镇福星村村民刘洋不再担心自家的猕猴桃卖不出去了。去年,他在网上“叫卖”猕猴桃,不仅价格翻番,最多时每天还能卖出100多件,往年的滞销窘境不复存在。
去年,云阳打造电商公共服务中心,为农户及农村电商从业人员提供技术、孵化、培训、数据、网货产品一站式全链条服务,把田间地头的农产品卖向全国各地。
不仅仅是云阳。目前,重庆市秀山、酉阳等8个区县通过农村电子商务实现就业的贫困人口已超过2000人。奉节县推动250家农产品企业上线销售脐橙、腊肉、蜂蜜等农产品,带动全县贫困户增收2500万元,户均增收750元。武隆县和顺镇海螺村因颈椎粉碎性骨折而无法站立的村民张永红,在当地党委、政府支持帮助下开起了淘宝店,通过电商销售当地农户的土鸡、土鸡蛋、野山药等山货,每年就能获得数十万元的收入。
农村电商在重庆市遍地开花,市人大代表的建议起了不小作用。2016年,市四届人大代表程秋雁提出了关于大力发展农村电商的建议,建议政府引进大型电商平台或电商企业,为农产品走向市场、提升其在市场上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创造条件,从而带动电子商务的发展和产品的增值。
发展农村电商,必须要解决产业、物流、包装及保质保鲜技术等问题。为此,程秋雁在建议中明确给出电商发展路线:一是选准发展重点,提高规模化、标准化程度,重点培育适合开展电商的特色农产品;二是解决网购商品的包装和保质保鲜技术问题,使土鸡蛋、水果、蔬菜、活鱼等在运输途中不损坏、不变质;三是及时将网购产品送到消费者手中,培育区域内的物流企业或鼓励全国知名的物流公司入驻,提升物流配送服务水平。
市四届人大常委会十分重视程秋雁代表的建议。2016年10月,市人大常委会组织市四届人大代表农业专业组,开展了农村电商发展情况专题视察,听取市农委、市商务委和市供销合作社有关情况的汇报,赴荣昌区、铜梁区实地视察了国家级重庆(荣昌)生猪交易市场、铜梁区农产品电商产业园等项目,并召开了农村电商发展座谈会,形成《重庆市人大农业与农村委员会关于市四届人大代表农业专业组视察农村电商发展情况的报告》。
市商委对代表建议进行了书面回复,明确表示将深入开展电子商务进农村的综合示范试点,在农产品生产、加工、流通等环节加强互联网技术的应用推广,努力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和物流配送网络,支持各区县打造各具特色的农产品电子商务产业链,全面推动农村电子商务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