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四进三回|引入市场化运营理念——巫山江村从“灯下黑”变“网上红”
4月8日,巫山县龙门街道江村,鳞次栉比的巴渝吊脚楼在阳光的照耀下,古朴典雅。
2025年4月8日,巫山龙门街道龙江社区1组,建设中的江村依山傍水,景色秀美。记者 张春晓 摄/视觉重庆
上午11点过,坐落在山脚下的“山下咖啡馆”,打起了拥堂。见游客越来越多,咖啡馆的男主人周军,当起了服务员,跑上跑下为顾客送咖啡和甜点。
“自今年3月8日营业以来,已有4万多元收入。”周军说,有的年轻人为了来江村耍,不惜自驾上百公里。“这里不仅能感受长江奔流的壮丽景色,还能喝到乡野咖啡,静享慢时光。”
龙门街道办事处主任黎远培告诉记者,自去年江村开始打造以来,目前已接待游客近8万人次,成为了巫山又一乡村旅游新地标,吸引游客前来打卡。
而在一年多前,江村还是一个人口外流、农房大量闲置的籍籍无名的小山村。
变化从何而来?
借势发展
将“灯下黑”打造成“三峡第一村”
“其实‘江村’并不是一个村。”黎远培说,它是辖区龙江社区一组的一个自然村落,由于与长江为邻,村民习惯称其为江村。
江村户籍人口有62户260多人,与巫山县城隔江相望,仅有10多分钟车程。后来大多村民搬到县城居住或是选择外出打工,渐渐地,江村的农房开始大量闲置,村庄也无人打理,垃圾污水随处可见,成为繁华县城附近的“灯下黑”。
近年来,巫山提出发展以红叶为拳头产品的全域旅游,由于离县城近,破败的江村成了当地旅游业发展的“绊脚石”。2022年8月,在县里的支持下,江村启动了以水电路为重点的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经过一年的努力,江村的脏乱差有了明显的改善。
2025年4月8日,巫山龙门街道龙江社区1组,建设中的江村依山傍水,景色秀美。记者 张春晓 摄/视觉重庆
在环境改造的过程中,江村如同一块被开凿的璞玉,价值逐渐显现:紧靠县城,交通便利,容易引流;处在宁江渡、神女祠、文峰观等景区的中间位置,可以抱旅游环线的“大腿”;靠江而居,依山而建,可以尽现“江枫渔火对愁眠”意境。
当年10月,巫山县委、县政府带领有关县级部门以及龙门街道负责人一行,前往陕西省留坝县、礼泉县及湖北省十堰市房县等地,进行学习考察。回来后结合江村的实际,邀请北京一建筑公司,对江村进行了整体规划,并聚焦农旅融合发展定位,提出了将江村打造为“三峡第一村”的构想。
与此同时,为进一步提升江村的硬件设施,2024年,当地又将江村纳入市级巴渝和美乡村示范村,进行重点打造。
典型带动
14户村民回村自主创业
江村的发展思路已然清晰,但面临一个棘手的问题是:虽然有了打造”三峡第一村“旅游地标这个定位,但街道和社区干部、当地村民,都不擅长市场运营。
2024年2月,在县里的牵线搭桥下,街道找到了运营知名文旅名牌“隐居乡里”的企业——恒观远方(北京)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隐居乡里”)。
隐居乡里成立于2016年,在河南、河北、四川等全国各地,成功打造了30多个乡村运营案例,在行业内颇具知名度。
2025年4月8日,巫山龙门街道龙江社区1组江村,工人们正抓紧时间建设房屋。记者 张春晓 摄/视觉重庆
如何盘活江村?结合多年的经历,隐居乡里负责人殷勇强认为,村庄发展的主体应该是村民,以陕西袁家村为例,当地乡村旅游能“火”起来,一个重要原因是,当地的业态大多由村民自己经营,且乡村发展带来的收益留给了村民,这样一来,他们就更愿意经营好乡村。
按照这一理念,当年6月,社区干部挨家挨户上门进行了动员。当他们将想法和盘托出时,却遭到了村民的质疑,村民侯久斌便是其中之一。
“规划看起很好,万一亏了咋办?”面对社区干部上门宣传,老侯一口回绝。龙门街道龙江社区支部书记彭文贵介绍,与老侯一样,对江村发展存有顾虑的村民不少。为了打消他们的顾虑,他们将目光投向了龙江山庄。
53岁的刘启国是江村的老村民,2013年他将房屋整理出来,打造了江村首家山庄。但由于前些年江村环境太差,山庄生意一直不温不火。
“为了让老刘能带个头,我们对他家的院坝进行了美化,并邀请设计师免费为山庄进行装潢设计。同时由街道出面,为其提供三年的无息贷款。”彭文贵说,去年8月龙江山庄经过升级改造后,月均营业额达5万元。
见刘启国赚了钱,去年底,侯久斌找到彭文贵,表示愿意改造房屋发展文旅产业。见他的态度明显转变,今年春节,村民刘永生卖掉县城的房子,回到江村开了家乡村旅馆;刘邦兴辞掉工作返回老家开了家代驾公司和台球室……
经过努力,如今当地已有14户村民,返回江村通过盘活自家闲置农房,实现了自主创业。
业态多元
避免无序发展、恶性竞争
今年“五一”小长假,江村将迎来正式开街。记者现场看到,为抢抓工期,工人24小时连轴转,忙着施工。与此同时,还未完全建成的江村,游客却源源不断,甚至还有一些来自上海、成都等地游客。
还未完工的江村为何能实现引流?
“这与我们布局打造的多元乡村业态息息相关。”殷勇强说,前几年为了带火一个村庄,靠一个民宿单品就能成功。但近年来,随着消费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他们把城市商业的运营模式移植到乡村中,打造多层次、有不同业态的乡村综合体。
2025年4月8日,巫山龙门街道龙江社区1组,建设中的江村已初具规模,成为和美乡村建设与城乡融合的重要案例。记者 张春晓 摄/视觉重庆
“江村的业态没有一个是重样的。”龙门街道相关负责人罗军介绍,他们在前期的招商过程中便意识到,业态的同质化势必会引起业主的无序发展、恶性竞争,最终导致产业难以为继。
黄亿刚是当地有名的柴火鸡老板,在县城经营有多家柴火鸡连锁店,一天接待食客近1000人次。今年3月,他找到彭文贵,希望来江村开店,但让他意外地是,后者拒绝了他。
“村民李继平去年已在江村开了一家柴火鸡,与黄亿刚相比,他家的知名度虽不高,但为了长远发展,我们不得不拒绝黄亿刚。”彭文贵说。
经过反复比选,当地将江村计划运营的20个业态砍为现有的17个:周军开了家乡村咖啡吧、当地网红达人“蓑衣哥”熊永华开了家烤全羊店、谭国霖开了家茶社……
同时,龙门街道将收储来的宅基地,打造成中高端民宿,交由隐居乡里运营,并引导刘永生在内的4位村民,打造档次稍低的旅馆,形成多层次的业态供给。
如今,在多层次、不同业态的乡村综合体的带动下,江村正在成为当地乡村旅游的热门新地标,吸引一大波外地游客前去游玩拍照。
“目前,江村正与隐居乡里谈整村运营合作。下一步,我们希望用他们的包装运营能力,让江村‘火’向全国。”罗军说。(记者 赵伟平 张春晓)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