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重庆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5万亿元 比上年增长3.9%
2021-01-22 18:46:34来源: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编辑:胡明珠责编:冯钰颖

  国际在线重庆频道消息:1月21日,重庆市政府新闻办举行了2020年重庆市经济运行情况新闻发布会。重庆市政府副秘书长、市政府新闻发言人罗蔺介绍,2020年,全市经济呈现稳定向好态势,高质量发展势头强劲,全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5万亿元,比上年增长3.9%。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1803.33亿元,比上年增长4.7%;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9992.21亿元,增长4.9%;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13207.25亿元,增长2.9%。

  农业生产保持稳定 生猪生产持续恢复

  全年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749.1亿元,比上年增长5.0%;粮食种植面积3004.6万亩,比上年增长0.2%;粮食产量1081.4万吨,增长0.6%;全年蔬菜产量2092.6万吨,比上年增长4.2%;年末生猪存栏1082.9万头,比上年增长17.5%;能繁母猪存栏109.3万头,增长23.9%。

  工业生产稳定增长 新兴动能拉动有力

  全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5.8%。八大支柱产业持续复苏,汽车、电子和材料产业对全市工业增长的拉动较大,增加值分别比上年增长10.1%、13.9%和7.1%;装备、医药、消费品产业和能源工业分别增长2.9%、4.5%、0.8%和0.9%。

  全年高技术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分别比上年增长13.3%和13.5%。高技术新兴产品较快增长,智能手表、3D打印设备等电子产品产量分别比上年增长64.6%和28.3%;集成电路、液晶显示屏、工业机器人等上游高技术产品分别增长34.9%、28.2%和24.6%。

  服务业稳步恢复 现代服务业发展强劲

  全年全市第三产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2.9%,其中金融业增长3.9%。新型信息基础设施能力不断提升,全年全市新建开通5G基站3.9万个,年末累计开通5G基站4.9万个。

  全市信息服务业加快增长。1月—11月,全市规模以上互联网和相关服务、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同比分别增长22.6%和54.4%。

  电子商务交易活跃促进快递需求增长。1月—11月,全市快递业务量累计完成6.50亿件,同比增长30.6%;快递业务收入73.83亿元,增长16.6%。

  消费市场逐步回暖 网络零售较快增长

  全年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787.20亿元,比上年增长1.3%。消费升级类商品较快增长,新能源汽车零售额比上年增长31.7%,体育娱乐用品类、可穿戴智能设备、智能手机分别增长19.6%、20.4%和6.2%。

  全年全市限额以上商贸单位通过公共网络实现的零售额比上年增长45.0%,占限额以上商品零售额的比重提高到10.8%,对限额以上商品零售额增长的贡献率为171.8%。

  固定资产投资持续回升 社会领域和高技术产业投资增势良好

  全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增长3.9%。保障和改善民生投入加大,社会领域投资比上年增长8.5%。其中,教育、卫生、社会工作和居民服务投资分别增长12.4%、15.5%、40.0%和59.0%。

  全市新动能投资贡献持续增强,全年高技术产业投资比上年增长26.6%;高技术制造业投资比上年增长23.4%;高技术服务业投资增长39.8%。以5G网络、数据中心建设等为代表的新型基础设施投资增长66.3%。

 房地产供给总体平稳 商品房销售面积实现增长

  全年全市商品房销售面积6143.47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0.6%,其中住宅销售面积4814.49万平方米,下降6.5%;商品房销售额5071.34亿元,比上年下降1.1%,其中住宅销售额4293.18亿元,下降3.7%。

  居民消费价格涨幅回落 工业生产者价格小幅下降

  全年全市居民消费价格上涨2.3%,低于上年2.7%的涨幅。全年全市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比上年下降0.9%,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下降0.1%。

  食品价格上涨10.3%,是推动CPI上涨的主要因素。其中,猪肉价格上涨51.6%;鲜菜价格上涨10.2%;粮食价格下降2.6%;鲜瓜果价格下降17.9%。

  居民收入稳定增长 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继续缩小

  全年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0824元,比上年增长6.6%。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值为2.45,较上年缩小0.06。

  全体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21678元,比上年增长4.4%。其中,城镇常住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26464元,比上年增长2.6%;农村常住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4140元,增长7.8%。(文 刘渝畅 编辑 胡明珠)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

 国际在线重庆频道联系方式   电话/传真:023-68386677   内容热线:13996277388​   投稿邮箱:cq@cri.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