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活新要素 让“数据流”变成“价值流”
2020-06-29 08:53:51来源: 重庆日报编辑: 胡明珠责编: 冯钰颖

  原标题:激活新要素 让“数据流”变成“价值流”

【财经】激活新要素 让“数据流”变成“价值流”

  在数字经济发展进程中,忽米网等一批数字经济企业深度参与并挖掘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数据价值,逐渐成长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工业互联网平台。图为忽米网工作人员在展示“智慧车间”运行模式。    记者 罗斌 摄/视觉重庆

  核心提示

  6月22日,重庆市发展数字经济推进大会召开。大会提出,要激活新要素,着眼“聚、通、用”,推动数据高效集聚,加强数据处理加工,促进数据顺畅融通,推进数据开放共享,深度挖掘数据价值。

  对此,重庆日报记者邀请市大数据应用发展局、企业相关负责人及数字经济领域的专家进行了探讨。

  主持人:

  重庆日报记者 付爱农 夏元

  嘉宾:

  市大数据应用发展局副局长 杨帆

  重庆邮电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教授 万晓榆

  重庆工业大数据创新中心有限公司发展计划部部长 孙阳

  为何要激活数据新要素?

  这是推进数字经济发展的关键环节

  重庆日报:激活数据新要素、深度挖掘数据价值,对于推动数字经济发展有何助力?

  杨帆:促进数据要素高效流动与融合应用,既是推进数字经济发展的关键环节,也是重庆建设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的重要目标。特别是当前面临疫情带来的挑战和机遇,我们更需加快建设城市大数据资源中心,加快数据治理步伐,为推动数据大集中、大融合营造更好的平台和载体。

  同时,我们要着眼数据“聚、通、用”,深度挖掘数据、利用数据。此前,重庆成为国家“数据长城”计划推出后的首个区域性行动计划试点地,并推动了西南数据治理联盟在渝落户。这有助于重庆建立政企协同的数据融合创新机制,建立科学安全的数据治理体系,促进以数据为基础的线上业态、线上服务和线上管理发展;而且,这些举措有助于重庆更好地对接国家资源,整合西南及相关区域的大数据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等资源,共同探索以数据要素为纽带的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发展新路径,从而让数据更好地服务“一带一路”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

  万晓榆:发展数字经济离不开海量的数据,它正在深刻改变生产方式和要素配置方式。

  重庆在推进数字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迫切需要激活新要素、探索其高效配置机制,同时积极培育新动能,着力壮大数字经济生产力,促进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发展,构建数字经济新型生产关系,通过建设一批“新基建”设施,比如布局数据中心、电子证照、信用体系、5G等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推动国家级互联网骨干直联点宽带扩容等,建设数字经济新型基础设施,不断强化数字经济的发展基础。

  孙阳:数字经济是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为基础,以海量数据的互联和应用为核心,将数据资源融入产业创新和升级各个环节的新经济形态。

  相比其他生产要素,数据资源具有可复制、可共享等特性,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关键生产要素和重要资源。作为一家扎根重庆的数字经济企业,由中国航天科工集团设立的重庆工业大数据创新中心有限公司,目前已推动近1000家渝企“上云”,连接了数千台工业设备,接下来企业将继续深度参与重庆数字经济发展。

  如何深化大数据的创新应用?

  加快各类数据资源集聚,加快与实体经济融合

  重庆日报:大数据作为新的生产要素,该如何深化其创新应用,促进顺畅流通和开放共享?

  杨帆:大数据应用的前提是数据集聚,数据规模越大,应用价值就越高,要加快集聚各类数据资源,将数据的数量优势转变为数字经济发展优势。

  目前,我市已经在全国率先实现“国家-市-区县”三级政务数据共享体系全覆盖,去年我市全面实施“云长制”,有效促进了跨区域、跨领域的数据互通共享。不过,目前我市仍存在数据共享优质资源不多、数据容量小、更新频率不高等短板,数据开放共享还有不少提高的空间,为此,我们须进一步健全“云长制”,加快建立公共数据有序开放体制机制,推动普惠金融、交通出行、医疗健康、文化旅游等社会需求强烈领域的数据开放,着力建设数据聚集洼地、数据利用高地,促进数据产生更大社会价值、经济价值。

  孙阳:制造业是实体经济主体,也是大数据的核心应用领域,深化大数据创新应用,推动数据流通和开放共享,对制造业转型升级具有重要意义。

  结合企业属性,我认为,在推进工业大数据应用过程中,尤其须抓好工业大数据标准化制订,并健全安全体制机制,应将工业大数据安全纳入信息安全范畴,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建立国内工业大数据应用安全风险评估模型,建立应对数据泄露等安全风险的相关预案,也要不断引导企业需求,推进企业之间的信息交互、共享和集成,充分发挥数据融合的应用价值。

  接下来将在哪些方面发力?

  聚焦“云联数算用”,打造产业集群

  重庆日报:围绕数据应用推动数字经济发展,我们接下来应做好哪些工作?

  杨帆:今年,我们将聚焦“云联数算用”要素集群攻坚突破,助力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建设——

  在“云”方面,我市将建成数字重庆云平台,完成政务信息系统迁移上云,市级、区县信息系统整合率分别达到75%、50%。

  在“联”方面,则将加大新基建力度,包括加快建设中新互联互通超算中心,5G基站建设,中新国际数据通道新开通1000M带宽、新培育通道用户50家,两江云计算数据中心服务器运营支撑能力突破30万台等。

  “数”方面,我市将建成城市大数据资源中心,完成4个基础数据库、60个以上部门数据资源池、5个以上主题数据库集中部署;推动政务数据集中汇聚,市级共享数据突破3500类。

  “算”方面,我市将打造智能中枢核心能力平台,统一提供共性技术、业务协同能力组件200个。

  “用”方面,我市将尽快建成投用新型智慧城市运行管理中心,在政府管理、公共服务、社会治理等领域形成30个典型智能化应用场景,培育大数据智能化企业1000家。

  另外,目前我们正联合四川省大数据分管部门,从跨区域数据共享、业务协同、智慧城市建设、新基建等方面,合作共建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为服务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贡献大数据力量。

  万晓榆:作为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之一,重庆应持续建设一批数字经济园区,并多渠道全方位培育大数据人才,从而形成能够承接国家数字经济战略布局的承接平台和人才队伍。

  同时,政府部门还应积极引导企业开展研发与制造、智能化生产与服务、产业配套协作、应用场景培育等,构建数字经济产业集群。

  2020:重庆将聚焦“云联数算用”推动数字经济发展

  云 建成数字重庆云平台,完成政务信息系统迁移上云,市级、区县信息系统整合率分别达到75%、50%

  联 加大新基建力度,包括加快建设中新互联互通超算中心,5G基站建设,中新国际数据通道新开通1000M带宽、新培育通道用户50家,两江云计算数据中心服务器运营支撑能力突破30万台等

  数 建成城市大数据资源中心,完成4个基础数据库、60个以上部门数据资源池、5个以上主题数据库集中部署;推动政务数据集中汇聚,市级共享数据突破3500类

  算 打造智能中枢核心能力平台,统一提供共性技术、业务协同能力组件200个

  用 尽快建成投用新型智慧城市运行管理中心,在政府管理、公共服务、社会治理等领域形成30个典型智能化应用场景,培育大数据智能化企业1000家

  大数据应用·案例>>

  给消费者“画像” “陈麻花”线上订单增三成

  哪个年龄段的消费者是购买麻花的主力?哪款麻花卖得最火?在掌握了这些消费大数据后,重庆土特产“陈麻花”今年以来的线上订单量同比增长了30%。

  “以前我们常年生产固定口味的麻花,工厂生产多少门店就卖多少,因此产品库存压力较大。”磁器口陈麻花食品公司总经理杨学武说,利用大数据给消费者群体“画像”,企业及时掌握了消费市场需求,并据此引导生产,产、销形成无缝对接。

  何谓大数据“画像”?简言之,就是通过数据采集分析,弄清谁在购买麻花、口味偏好如何、哪种口味的麻花在哪些地区卖得最好,等等。

  为此,“陈麻花”通过与工业互联网平台合作,运用大数据技术,精准分析销售订单、梳理最受市场欢迎的产品、及时统计工厂库存产品量等,并以此匹配生产销售各环节,实施“以销定产”,提升了产销流转效率。

  自2月中旬“陈麻花”恢复线上发货以来,线上订单量大幅增长,目前“陈麻花”线上、线下业务占比,已由此前的2∶8变为5∶5。

  瞄准“高含金量” 变速器出厂要扫码归档

  激活数据新要素、挖掘大数据价值,我国最大的专业变速器生产企业之一——重庆青山工业有限公司在制造业领域也已展开深度应用。

  记者日前在青山工业的物流车间看到,一批即将出厂的变速器正井然有序地等待扫码“归档”。每个变速器,起码有上百个零部件,每个零部件、每次扫码,都将产生一批数据——由此形成了“高含金量”的大数据流。

  “同时,在全公司各实验室、各生产车间,我们也在不停地积累数据。全流程所产生的大数据,经过综合、比对、分析后,将产生巨大的价值。”青山工业传动系统研究院副院长彭天河说,目前,青山工业的“数据云”正不断成形并投入应用。

  (本组稿件由记者夏元采写)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

 国际在线重庆频道联系方式   电话/传真:023-68386677   内容热线:13996277388​   投稿邮箱:cq@cri.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