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六方面发力建设“轨道上的主城都市区”
2020-06-28 09:19:29来源:重庆日报编辑:付意菲责编:冯钰颖

  原标题:多种交通无缝换乘 智能化助力市民出行 重庆六方面发力建设“轨道上的主城都市区”

  在重庆主城都市区工作座谈会上,我市明确提出:大力推进主城都市区内部各区的互联互通,打造“一日生活圈”“一小时通勤圈”。这其中内容之一就是推动干线铁路、城际铁路、市域铁路、城市轨道“四铁融合”,建设一个“轨道上的主城都市区”。

  具体如何打造?6月26日,重庆交通开投集团及交通开投集团轨道设计院相关负责人接受重庆日报记者采访时透露,我市将从完善城市发展规划、建设超千公里城市轨道网络、升级智能运营服务体系、打造千亿轨道产业链条、塑造靓丽城市名片、探索商业生态模式等六方面来建设。

  预计到2035年,主城都市区中心城区轨道交通最小发车间隔在2分钟以内,轨道交通出行分担率占公共交通出行的80%以上,轨道线网密度由目前0.66公里/平方公里提升到1.41公里/平方公里。

  一体化交通:实现多线接驳

  发展轨道交通,是现代大都市交通发展的重要方向,是解决“大城市病”的有效途径。

  为此,我市将建立一体化交通体系,即实现航空、高铁、市域快线、轨道、地面公交的多线接驳和无缝换乘。具体包括:通过改造和新增公交停靠站、增设轨道和公交风雨连廊等方式,优化既有及在建线路公交换乘接驳;在新建轨道线路的同时,同步规划、实施、投用换乘设施,实现轨道站与公交换乘距离控制在50米范围内。

  同时,轨道交通列车将实行跨线运行、快慢车运行,满足乘客不同的出行需求。

  轨道网络:总里程将超千公里

  据规划,重庆将建设总里程超千公里的城市轨道网络。届时,轨道交通网不仅会成为市民出行的快速通道,而且也将成为主城都市区城市集聚发展的轴线和纽带。

  目前,我市轨道交通线路已建成通车里程达329公里,在建里程达192公里。

  今年,我市将加快启动轨道交通第四期规划项目建设。至2022年,重庆轨道建成运营里程达500+公里。至2025年,重庆轨道交通通车里程将达750公里,保持西部领先。

  同时,我市还将规划建设都市快线(市域铁路)网,并将都市快线延伸到四川毗邻城市,推动成渝轨道交通互联。

  智慧交通:大量应用智能化手段

  智慧出行,是未来交通发展的一大趋势。

  目前,我市轨道交通已进行部分智能化升级改造,如推行“渝畅行”App,实现了移动扫描支付、行程规划等功能。

  今后,轨道交通还将应用无感安检、刷脸支付等智能化手段。如轨道交通国博站和悦来站,将升级改造为智慧车站试点:车厢空调系统可根据乘客数量自动调节温度,乘客可根据列车信号系统乘车……

  此外,轨道交通7号线、8号线、15号线、17号线、24号线和27号线等6条线有望建成全自动无人驾驶线路。

  产业链:形成千亿元级的轨道产业

  轨道交通建设所涉及的产业链很长,未来轨道交通产业的市场空间巨大。为此,我市将规划打造一条千亿元级的轨道产业链条。

  目前,在国内各大城市中,重庆的单轨运营里程最长、车辆最多、编组最长、运量最大,并拥有完整的单轨产业链和装备制造基地。重庆已为南通、福州、柳州等国内城市以埃及、巴拿马、泰国、缅甸等国家提供了单轨技术和服务输出。

  未来,我市将以跨座式单轨为引领,以品牌、管理、技术和服务输出为主,带动和支撑其它相关产业和企业“走出去”。

  文旅融合:打造亮丽城市名片

  轨道交通是展示体现城市特色文化的一个窗口。

  如今,穿梭于城市的轨道列车,已成为重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如轨道交通二号线李子坝站,已成为外地游客的热门打卡点。

  未来,我市将对轨道车站、区间及车辆进行整体设计,打造成城市文化传播窗口、风景线。如7号线将设计成科技主题线,18号线将打造成历史文化主题线。

  同时,我市将推动轨道交通与文旅融合,打造轨道交通文化主题车站,增强创新设计,打造新热点,实现一站一景;列车将穿上自然风光、民俗民情等“彩衣”,充分展现重庆城市文化。

  商业生态:推进“轨道+物业”模式

  同时,我市将大力推进“轨道+物业”模式,将轨道交通与沿线物业的规划建设、开发同步进行,将站点上盖及周边实施一体化综合开发,实现土地集约利用、收益反哺建设运营的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发展。

  为此,我市将深挖经营性资源潜力,抓住轨道点、线、面立体空间的资源优势和大容量高密度人流集聚特点,合理规划地上地下空间,提高资源利用率。

  数读》》

  预计到2035年

  主城都市区中心城区轨道交通最小发车间隔在2分钟以内,轨道交通出行分担率占公共交通出行的80%以上,轨道线网密度由目前0.66公里/平方公里提升到1.41公里/平方公里

  数据来源:重庆交通开投集团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

 国际在线重庆频道联系方式   电话/传真:023-68386677   内容热线:13996277388​   投稿邮箱:cq@cri.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