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农采摘龙眼 摄/黄河
榨菜之乡晾菜季节 摄/李夏
富在持久
提质增效强劲动能 绿色产业风生水起
涪陵是驰名中外的“中国榨菜之乡”、享誉全国的“中国绿色生态青菜头之乡”和“中国绿色生态龙眼之乡”,生态资源富足,绿色产业基础良好。如何进一步把优良的自然禀赋变成可持续发展的动能?为此,涪陵坚持以绿为底,用“绿色+”赋能产业高质量发展。
如今,走进涪陵榨菜集团白鹤梁榨菜厂的生产车间,厂房外青山绿水环抱,车间里窗明几净,全自动的生产线忙而有序……从原料进入到产品装箱出库,榨菜的原料清洗、切分、筛分、脱盐、脱水等十几个制作工序都在流水线上完成。
“2000年开始,涪陵榨菜集团探索机械化改造,将传统手工操作模式改变为机械化流水线生产。2018年在机械化生产基础上启动生产智能化升级改造,用大数据、智能化技术推动公司高质量发展。”涪陵榨菜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技改设备科科长杨光强介绍,去年,公司全面引进大数据、智能化技术,在涪陵基地新增了一条智能化生产线生产脆口榨菜。项目正式投用后,将使人均劳动生产效率提升50%以上,能源消耗节省30%,一级品率等产品质量提升至99%以上。
除了提高产能,涪陵榨菜集团在榨菜的风味和口感上也借用了大数据智能化手段,改进制作工艺,以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这只是涪陵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加快绿色发展的一个缩影。
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培育、创新驱动、大数据智能化,加快发展的一股股热浪迎面而来,在涪陵,你能强烈感受到该区经济社会蓬勃发展的最新“脉动”。
瞄准绿色产业做“加法”。园区规模工业集中度突破90%,以清洁能源、装备制造、新材料、食品医药、信息技术为主导的工业产业体系基本形成。页岩气二期项目加快建设,汽车产业逆势进取,榨菜产业开启新篇,建成全球最大己二酸生产基地,“涪陵造”棕刚玉获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产品。
智能制造不断强化,亮点纷呈。涪陵建成主城之外首个5G基站,开创全国首个利用5G技术实现智能无人巡视艇巡河的先例。华为云计算数据中心建成投用,互爱科技园集聚53个数字经济项目。重点企业发展强劲,百亿级企业达到4户,入选市级“100强”制造业企业9户、市级“双百”企业27户,新增国家级“两化”融合贯标试点企业2户、市级4户。
以绿色发展带动全域旅游驶入“快车道”,涪陵通过景区与全域、都市与乡村、硬件与软件的统筹发展,全面打造“榨菜之乡·神奇涪陵”旅游品牌,构建起了以武陵山大裂谷、白鹤梁水下博物馆、816地下核工程为龙头的“3+X”多点支撑产品体系,休闲旅游、康养旅游、工业旅游、研学旅游竞相发展的全域旅游格局。据统计,2018年,接待游客、旅游综合收入分别增长22.7%、22.3%
同时,涪陵坚持走质量兴农、品牌强农之路,以榨菜、中药材产业为主导,柑橘、畜牧、蚕桑、笋用竹等为后续骨干产业的“2+X”特色效益农业产业体系基本形成。2018年,新培育市级农业龙头企业3户、新型农业经营主体152个、农产品“三品一标”85个、重庆名牌农产品7个。2018年,据初步统计,涪陵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070亿元、增长7%,成为主城之外首个千亿区县。
这是奋起飞跃的富强涪陵。人们已找准绿色发展的跑道,奔向更可持续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