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副市长李殿勋介绍智博会筹备情况。新华网 李相博 摄
新华网:目前重庆大数据智能化产业总体上达到一个什么水平?
李殿勋:从企业层面看,全市已集聚大数据智能化领域相关企业3000多家;从技术层面看,包括中科云丛、中科睿光、海云大数据等企业在相关技术领域处于国内领先水平;从平台层面看,重庆市已成功入围全国五个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顶级节点城市之一,已布局数字经济示范园区,已启动江南智谷和仙桃数据谷建设,中国汽研“智能汽车与智慧交通应用示范区”已开展无人驾驶通信、控制等各种性能测试评价。
新华网:请介绍一下重庆在发展大数据智能化方面的目标和路径。
李殿勋:今年3月,重庆市委、市政府出台了《重庆市以大数据智能化为引领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行动计划(2018-2020年)》,提出到2020年,大数据智能化对创新驱动发展引领带动作用显著提升,智能产业体系基本建成,大数据智能化应用更加广泛深入,基本建成国家重要的智能产业基地和全国一流的大数据智能化应用示范之城,打造“数字经济”先行示范区。要实现这一目标,从路径上看:
一是要大力推进以“人工智能”为核心的技术研发。启动实施人工智能重点研发专项与人工智能重点平台专项,引领和支撑技术创新与产品开发。
二是要大力推进以智能制造为主体的产业升级。一方面,加快发展大数据、人工智能、集成电路、智能超算、物联网、智能网联汽车、智能制造装备、数字内容等智能产业,打造具有竞争力的智能产业集群。另一方面,加快以大数据智能化改造传统产业和传统企业。推广智能制造、服务型制造、工业互联网等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推动传统产业生产过程智能化改造和产品智能化升级。2020年前,全市要建成真正具有示范作用的20家智能工厂、200个数字化车间和2000条数字化生产线。
三是要大力推进以智慧城市为基础的应用示范。重点聚焦产业融合、政府管理、民生服务、社会治理等板块,加快实施智能政务、智慧交通、智慧物流、智慧教育、智慧医疗智慧旅游、智慧农业等专项行动。
与此同时,注重构建高速、移动、安全、泛在的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为大数据智能化发展提供可靠支撑。注重产业政策创新,整合政府资源向大数据智能化领域倾斜,引领社会资源向大数据智能化领域集中。
可以预见,未来五年,重庆大数据智能化产业必将呈现美好的发展前景,其中智能产业将突破1万亿元规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