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以文明乡风、淳朴民风、良好家风推动乡村文化振兴 文明新风润南川
南平镇天马村村民将村内张贴的《南平镇关于大力整治农村滥办酒席不良社会风气的通告》分享给亲朋好友。
乡村振兴,乡风文明是保障。近两年,南川区结合村情民情,通过治理农村红白事大操大办、完善村规民约、丰富文化活动、加强宣传引导、培树先进典型等,狠刹了不良乡风民风,逐渐形成了勤俭节约、文明和谐的农村新风尚。
如今,清风徐来,文明新风正浸润南川。
文明乡风
一纸公约刹住不良风俗
近日,南平镇红山村的老党员李银芬吃完早饭,就径直向村委会走去。因为他就要过70大寿了,想赶在中午以前把祝寿的证明开到手,接下来好去张罗酒水,招待客人。
经过核实查验,李银芬的酒宴符合村规民约和党组织的生活纪律要求,村支书、村主任随即按下手印,老李也顺利领到了酒宴的“通关文书”。
“看似一件普通的小事,却折射出红山村的文明乡风。”南平镇宣传委员陶梅介绍说。
李银芬办酒宴开证明正是南平镇推进文明乡风建设的真实写照。
过去,南平镇内滥办升学酒、参军酒、满月酒、高寿酒、二婚酒等现象较为普遍,很多群众虽然反感却也无奈。可是,送出去的礼金多了又不甘心,要找机会“收回来”,导致铺张浪费、恶性循环。“一年光吃酒送礼就有两三万元。”提起办酒的不良陋习,村民怨声载道。
为了扼杀不良风俗,今年来,南川以整治无事酒为抓手助推乡风文明建设,通过成立红白理事会,公布举报电话,持续发力整治无事酒。同时,在镇村广泛征求村民意见的基础上,推出限制酒宴的“村民公约”。
村规民约明确规定酒宴的范围、对象、规模、程序以及处罚条例。此外,还与辖区酒店和宴席一条龙经营者都签了承诺书,不能违规接办酒席。
“我们通过村民公约‘立规矩严监管’,引导群众自觉遵守村民公约,自觉履行抵制滥办酒席承诺,不大操大办、不违规办酒、不参与违规操办,为的就是促进党风政风和社会风气根本好转,营造文明和谐社会新风尚。”该区文明办相关负责人介绍说,在村民公约的引导下,厉行勤俭节约,减少铺张浪费,正成为老百姓的共识。
南川并没有就此止步,而是将文明乡风建设进一步引向深入。除了整治办酒歪风,还开展赌博移风易俗,推行厚养薄葬的新风尚,提出乡村治理“四有十条”标准,构建起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如今,村民无事办酒的少了,农村居民安全率达到96.66%。
良好家风
一则家训传承中华美德
在大观镇金龙村,还有一批良好家风的传承者,这些传承数代的家风,被后代们视为立身处世的精神财富。
“勤劳一日,一夜安眠,勤劳一世,一生幸福。”“固守稳健,谨慎行事”“善待父母,等于善待自己”……金龙村朱家院子,村民家门口都张贴着诸如此类的“家训”。
该村3社80岁的老人郑学碧只有个独生女儿,因此招了个上门女婿。谁知女婿脾气倔,常常跟老人为鸡毛蒜皮的事儿扯皮,一来二去竟不来往了,大家也都分开居住。老人生病就医、生活起居都成困难,女儿又重病缠身,女婿不管不问。郑学碧直跳脚,社里只好找来村支书罗春兰调解。
罗春兰先找郑学碧,说:“你也年轻过,也跟父母因为些小事吵过嘴。左右都不是大事,睁只眼闭只眼就把日子过起走了。”短短几句话就说服了老人。
她又找到女婿舒绍明:“人人都要老的,你到了他那个年龄也是一样犟。你的孩子看你现在不管老人,将来儿女也不管你,你咋办?”女婿低下头沉思了半天,答应接回郑学碧进行照顾。
家训孕育好家风,这样的故事在金龙村并不鲜见。罗春兰介绍,村里结合“家风润万家”系列活动,引导村民立家训家规,以成年礼、老人拜寿礼的形式传家礼。由“新乡贤”和村内德高望重的老人参照各家意愿共同制定了“家训”并贴到每家每户的墙上,如春风化雨般浸润着村民。同时,结合“我们的榜样”评选,设置善行义举榜,让村民学习榜样,让良好家风文化传承下去。
淳朴民风
一家有事左邻右舍来帮忙
今年的秋收金龙村村民万中慧却显得有些清闲,原来,今年村里来了一群志愿服务队,上门帮她把谷子打好、晾晒、归仓。
万中慧今年60多岁,家里种有10多亩水稻,由于儿女在外打工,自己又年老多病,干不了重活,看着谷穗一天天成熟,老人很是着急。
得知情况后,邻居桂秀琴开着自家的收割机,自掏油费帮忙割谷子;谭本轩则借来农用车将谷子一袋袋装车;朱明宏腾出院坝,找来扒犁晾晒稻谷……没用几天时间,万中慧家的谷子全部归仓。
“万大姐,家里有啥困难,做邻居的就应该帮衬着。”罗春兰说,“村里哪家人有困难,周边的邻居都要帮忙!这是金龙村世世代代传下来的老规矩。”如今的金龙村农忙时节有助耕队,发生矛盾纠纷有志愿调解队,遇到困难问题有志愿帮扶队……
淳朴民风也孕育了良好的新风尚。村里选择了有知识、有文化、有技能的代表组成农民讲师团,定期教授文明礼仪知识、生产生活技能等;同时创办讲习所,与梦想课堂有机结合,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并深入挖掘特色民间艺术,定期开展坝坝舞比赛、创业技能比赛、清洁卫生评比等,让群众沐浴在和煦的文明新风里。
乔筱 图片由南川区农委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