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在线重庆频道报道(高爽):用pvc管搭出“山水城市”;用竹子打造充满诗意的阁楼;用木板还原中国传统建筑……5月26日,重庆大学第六届建造季如期而至。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2017级建筑学、城乡规划、风景园林3个专业的28个代表队,与市内五所重点中学的5支学生代表队,以及沙坪坝区5所小学队,用木板、竹子、PP板、PVC线管这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材料,搭建出造型新奇的小建筑。
小朋友体验3D打印制作 高爽 摄
当天17:00,历时8小时的搭建告一段落,在重庆大学B区大门广场主场地及建筑城规学院3A空间外庭院场地,一栋栋创意建筑拔地而起,每个作品前都围绕着不少师生及市民,亲身体验“梦幻空间”。除了观赏创意建筑,现场还能体验3D打印制作,本次建造季将主场地广场前区全部划作3D笔体验区,在活动期间全时段对外开放。
充分发挥实用价值 探索不同材质的建造可能
本次建造季中,大中小学生采取不一样的材料进行建造,大学生分别是木构、竹构、PP板,中学生是木构,小学生是pvc线管。“每种材料都有它自己的特性,我们就是要让学生了解各种建筑材料的属性,充分发挥不同建筑材料的实用价值来完成作品。”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相关负责人介绍,建造季是该学院在针对大一学生开设的一门课程,利用创新专业教学方法,提升学生动手能力,以及对材料力学性能感知的直观认识。
学生们互相协作完成作品 阳鑫 摄
来自重庆大学建筑学专业一年级的刘杨团队,利用PP板一面的可弯曲性,将百余块边长为630mm的正四边形PP板组合成了一个凌乱又不失秩序的建筑。作品最外面一层PP板的曲线向外延伸,而内部的PP板则向内弯曲相互叠压,整个建筑用两个相反的作用力相互支撑,形成了一个相对稳定的造型。刘杨说:“作品的灵感来源于堆叠的落叶,我们利用了三种组合方式完成这个作品,在产生空间形态的同时,也让建筑的曲线造型更加优美。”
在离主场地不远的大学木构、竹构组搭建场地,重庆大学城乡规划专业大一学生徐子寒团队带来了原材料为竹子的作品,用六张竹帘作围挡,远远看去像是阁楼,又像是帆船。直直的竹筒刚劲有力,三角形的竹编弯弯曲曲,像是乘风破浪的帆船。“我们利用了竹子的柔韧性,打造出三个空间,走廊可供行人行走,剩下的空间可停留和冥想。”徐子寒介绍。
作品按照预先设计好的模型施工 阳鑫 摄
中小学生动手创造 放飞想象力
重庆八中带来了名为“钢铁森林”的作品,没有使用任何金属材料搭建而起的“钢铁森林”,为何会用钢铁两个字命名?面对这个问题,八中的同学们介绍道:“‘钢铁森林’的前半部分设计整体简洁明了,线条刚劲有力。尖锐而高耸的三角形框架象征着城市的布局规律,刚硬却缺乏自然的生机。”作品弯曲的主梁是结构的核心,弧形由高到低连接两端垂直的框架。不同于前半部分的刚劲有力,“钢铁森林”后半部分设计采用曲线营造出丰富的细节,弯曲的线条就像树的枝干依附在垂直的框架上。“我们将后半部分‘肆意生长的绿’和前半部分‘冰冷的城市’结合在一起,用绿色拥抱城市的骨架,寓意着城市重新焕发生机。”前后两部分各有穿插,相互交融,疏密错落有致更显其韵律美。
全木质的“钢铁森林” 高爽 摄
“重庆是一座依山而建的城市。”沙坪坝小学五年级的学生们介绍,他们带来的作品“山水城市”底部的弧线造型灵感正是来源于此。作品底部用PVC线管搭建出了弧线造型,两边一层层向中间逐级降低,复刻了重庆山势起伏,南北高、中间低的地理形态。
参加建造季的中小学生们,通过实现充满想象力和创造力的搭建方案,打开了建筑世界的大门,在完成作品的过程中也培养了学习兴趣,学习到了城市、建筑知识。
学生们在创作中培养协作、交流等综合素质 阳鑫 摄
建造季对于参与者而言是一次“真材实料的建造体验”,不仅能够帮助学生了解建筑材料的各种属性,还能够培养学生们的协作、交流等综合素质。而对市民而言,建造季则是一次对建筑魅力的亲身体验。据悉,此次建造季的作品将持续展示至5月27日,感兴趣的市民可前往观看体验,亲身感受充满想象力和创造力的搭建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