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ChinaNews阅读

重庆民警回忆汶川地震救援33天

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2018-05-11 17:55:53

  国际在线重庆频道报道(高爽 通讯员 袁小丽):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地震后,全国各地的救援力量迅速到达灾区,在这场史无前例的悲壮大营救中,有全社会的努力,也有公安干警的辛劳付出。重庆是离四川最近的省市之一,灾情发生后,市公安局立即分批次组织民警前往灾区开展援建工作,每批民警在地震灾区要呆33天左右。“5·12”汶川大地震10周年之际,江北区公安分局几位曾去往震区支援的民警,讲述了他们在地震现场救援的33天。

  夜晚失眠数出580下余震

  江北区公安分局鱼嘴派出所民警巨威介绍,“5·12”汶川地震发生后第二天早上9点,当时还在特警总队的他,就和400余名同事一起奔赴地震灾区。

  “我们出发只知道去震区,却不知道具体地方,走了一段路后,带队的领导才说去北川。进入北川震区,沿路看到被震坏的房屋、受伤的群众,还有被震塌的北川中学,坚定了大家抗震救灾的信念,哪怕脱一层皮,都要救出震区的老百姓。”巨威还说,快到北川县城时,有几十个七八岁的小孩子,看到民警集体放声大哭,“他们可能是北川小学的孩子。我们看这些孩子饿的实在可怜,赶紧将为数不多的面包、方便面等干粮拿给他们,把我们带来的厚警服也给他们披上。说实话,听到孩子们的哭声,那一瞬,我的心都‘融’了。”    

  巨威偷偷地说,其实当时他的脚因为打篮球崴了,但是为了能去灾区参加救援行动,他使了个“小心眼”,没有告诉领导。这个铁骨男人,在地震灾区救援时,拖着病腿每天执勤巡逻,救助群众。但在听到电话那头奶奶的声音:“幺儿,你回来嘛,那个地方太危险了。”巨威还是忍不住流下了眼泪。

  “因为到得早,当时也没有工具,而一些大的石块上吨重,我们能做的就是‘能刨就刨’,徒手救援能救出来的不多。”巨威说,到达地震灾区的第一天晚上,不少民警失眠了,“有的同事就在那里数余震,一晚上能感受到的余震就数出580多下。”   

  北川的夜晚安静得能听见猫的脚步声

  “当时告诉我们只让没结婚的过去,我一听,心里还是觉得有点危险。”江北区公安分局寸滩派出所民警史唯回忆,到达灾区进入城区,看不到居民,只有先期到达的各地公安干警,从横幅上看,已经有10多个省市的民警,“觉得很震撼,也很有使命感。”江北分局的民警们驻扎在绵阳市射击学校的操场上,因为这旁边就是九洲体育馆,安置了大量灾民,馆内住的是孤儿和与家人失去联系的孩子,成年群众则在体育馆周围。维护这个重要场馆的秩序,是当时江北警方的重要任务,此外,运送物资和执行救灾任务的直升机起降机场、全国救灾物资集散的仓库以及绵阳市最繁华的游仙区,都需要他们来值守。

  据了解,江北分局从刑侦、治安、派出所、特警、政工、后勤等单位选拔配齐了这支精干力量,按照民警的话说,这支队伍就是一个小“公安分局”,在灾区遇到紧急情况,立刻可以执行多种任务。江北区公安分局特警支队民警王振宇作为第二批救灾干警,于2008年6月4日出发,换下了巨威等第一批民警。王振宇在到达的第一周,正值震后形成的最大堰塞湖唐家山堰塞湖的处置期。如果堰塞湖溃坝,游仙区正是淹没区,如果发生三分之一的溃坝,淹没区域水深就有一人高。

  当时疏散的群众大多关心自己的家或是想回家取物资,可一旦进入淹没区,也就陷入了危险,民警们便日夜值守,防止有人进入淹没区。“那几天余震不断,如果堰塞湖溃坝,只有十几二十分钟的撤离时间,我们在城边安排了车辆,而值守在山边的兄弟则可以就地往高处爬山撤离。”王振宇回忆道,处置堰塞湖的当天晚上,绵阳下起了暴雨,这给处置增加了不确定性,所幸一切顺利,并没发生三分之一以上的溃坝。

  堰塞湖成功处置后,王振宇和其他民警进入北川值守,离核心区域越近,现场的感受也就越深刻,“北川的夜晚很安静,猫走路有多轻大家都知道,但是我们晚上执勤的时候,能清楚听见猫在路上走的声音。”十年后,王振宇仍清晰地记得在那里的每个夜晚。

编辑:高爽

—  相关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