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ChinaNews阅读

丰都 解决用水大问题 长短结合助增收

重庆日报2017-09-22 14:20:22

【区县联动】【丰都】丰都 解决用水大问题 长短结合助增收

三建乡优质水稻基地。

(本栏图片均由丰都县三建乡提供)

  重庆市18个深度贫困乡镇大多处于深山峡谷之中,路途遥远,但其中有这么一个“另类”,它距离重庆主城只有一个半小时,距离县城只有半个小时,还毗邻着国家湿地公园、水利风景区。坐拥相对优越的区位条件,却被列入了深度贫困乡镇序列之中,原因何在?

  9月18日,记者来到丰都县三建乡,一探究竟。

  后发优势难抵先天劣势

  外出务工收入不稳

  一条并不宽敞的水泥路构成了乡场的主干道,道路两旁的房子既无风貌改造,也无粉刷修饰,看上去灰扑扑的,有些门窗还残缺不全。

  串起乡里6个村的主干道也坑洼极多,宽度大多不到4米,且没有安装防护栏,着实让人有些心惊胆战。

  “2013年底,重庆北到丰都的动车开通后,从我们乡到主城只要一个半小时,进入性虽然不差,但这个后发优势抵不上恶劣自然环境带来的先天劣势。”三建乡党委书记廖海江告诉重庆日报记者。

  三建乡是全市实施整体避险搬迁的4个乡镇之一,危岩时刻威胁着场镇。自2010年市里做出了整体避险搬迁的决定之后,老场镇建设就趋于停止,场镇还维持着7年前的面貌。

  三建乡的海拔从200多米直到1200多米,从河谷往山上爬升特别明显,远远望去,公路挂崖边,田土竖起来。

  这样的地形,修路特别难。全乡7村1居委中,有6个村仅靠一条水泥路出行,长年累月各种车辆碾压,早已破旧不堪,通行性较差。

  全乡现有耕地1.4万余亩,其中15度以下耕地仅有3620亩,加之喀斯特地貌带来的蓄水、保水能力弱等问题,给群众的生产、生活都造成了很大影响。

  于是,大部分群众都选择了外出务工,多在浙江一带搞拆迁,没有多少技术含量,收入也不稳定。2016年,三建乡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479元,居丰都县末位。

  牵住脱困牛鼻子

  解决用水大问题

  这样一个深度贫困乡镇的脱贫之路怎么走?三建乡给出的答案是从基础设施抓起,缺啥就补啥。

  作为典型的望水兴叹地区,过去两年,三建乡利用项目资金新建微水池71口,整治渠堰21公里,新建了一个自来水厂,全乡有集中供水点15处,覆盖群众约5000人。

  在红旗寨村一社,村民王波的灶房里,一口大缸接满了干净的自来水。

  红旗寨水厂几个月前投入使用,日供水能力500吨,为当地村民解决了用水这一大难题。过去,村民们用的是从水池里接出来的水,水质不佳,有味道,怨言颇多。但是,一旦连续几天不下雨,水池里的水用光了,村民们又开始“怀念”起那些有味道的水。

  脱贫攻坚开始以来,三建乡将基础设施建设放到重要位置,其中人畜饮水和灌溉又是放在第一位的大事,建成投用了包括红旗寨水厂在内的一大批水利工程,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老百姓的用水条件。而被市里列入深度贫困乡镇进行帮扶后,该乡又开始了新一轮的找水工作。

  “我们初步选定在邻近的南天湖镇厂天坝村修建一个120万立方米的中型水库,在夜力坪村新建1座10万立方米的水库,并引龙河镇崇实水库的水到鱼泉子村,配套建设水渠管网、供水站等,彻底解决全乡水源难题。”廖海江表示。

  发展乡村旅游

  实现农民增收

  听闻有人来乡里采访,双鹰坝村村民委员会主任陶小平,主动提出带重庆日报记者去村里转转。跟着他,重庆日报记者来到了双鹰坝村的一处山谷里。这个名叫双鹰河峡谷的地方,小河潺潺,半山的崖壁里,还有几个溶洞,科考探明有十几公里深,一直通到南天湖景区。

  “我一直觉得这里的景色挺好的,想打造一个景点,但是需要找到投资者。”陶小平说,只要这里能开发出来,老百姓不管是搞农家乐还是卖土特产品,增收的机会都比现在多得多。

  陶小平的想法,代表了三建乡下一步的发展思路:发展乡村旅游,实现农民增收。

  事实上,三建乡夹在雪玉洞与南天湖两大景区之间,毗邻龙河国家湿地公园和龙河谷水利风景区,发展旅游具有一定的优势。

  “好好利用现有的资源,应该能够将看点变为景点。”廖海江说。比如双鹰河峡谷,旅游界相关人士考察后,认为这里完全具备打造4A级景区的条件和资质。

  与双鹰河峡谷类似,该乡以新场镇为中心的半小时车程范围,还可以开发出鱼泉子休闲垂钓、石龙门石林猎奇、廖家坝登山体验等乡村旅游景点。

  产业布局需长短结合,旅游开发毕竟需要一定时间,因此近年来乡里也利用扶贫资金发展起了笋竹、花椒、核桃、猪腰枣、板栗等产业,提高贫困群众的自我“造血功能”。明年,该乡还将发展笋竹8000亩,使其成为带动群众增收的主导产业。(记者 颜安)

—  相关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