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在线重庆频道消息:既是良师,又是益友;既有示范,又有引领。重庆警察学院刑事科学技术系吴玉红教授用她的潜心钻研、满腔热忱和对公安教育事业的无私奉献,赢得了学生的爱戴,更赢得了社会的认可,是一名当之无愧的优秀共产党员。
以自身的人格力量 成为学生欣赏的教师
在重庆警察学院,有一位深得学生喜爱的教师,她是公安部特殊津贴获得者、全国首届公安高等教育教学名师、重庆市首届十佳女警——刑事科学技术系副主任吴玉红教授,也是学院最受学生喜爱的教授说课堂教学第一名。她1986年从吉林大学分析化学专业毕业以来,一直在公安教育一线从事教学、科研和办案工作。从教32年来,所授课程学生评价均为优秀等级,参加的历届教学比赛均取得第一名,是历届学院教学成果一等奖获得者。学生们经常说:“我们非常喜欢听吴老师的课,她讲得深入浅出,逻辑性非常强,引人入胜,是一种享受。” “吴老师的每一堂课都激发起我们探索专业知识的热情。” 有的学生饱含深情地说:“听君一席言,胜读十年书!能上吴老师的课,实在荣幸。”
吴玉红正在从事科学研究
作为一名专业教师,她热爱自己的事业,热爱自己的学生。她常常告诫学生,从事刑事技术专业的工作是辛苦的,没有刻苦的钻研和不懈的追求就无法适应社会需求。工作中她废寝忘食,每天的工作时间都在十几个小时以上,绝大部分节假日也都用在教学与科研中。由于长年繁重加班的忘我工作,积劳成疾“伤了元气”,并于2017年3月突发心脏病,未出院就到课堂讲课,导致病情反复加重。2011年8月得了肺结核,住院10天要求出院,医生要求休假3个月,她隐瞒病情立刻上班,投入到学院紧张的升本工作中,每天都是到后半夜才能睡觉,用她的话说“没有时间睡觉”。
吴玉红教授深深地爱着“教师”这个职业,把“当一名优秀教师”作为自己毕生的追求。她真诚地对待每个学生,注重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她把全部的精力和智慧奉献给了学生,以自身的人格力量影响学生,真正地融入到学生的内心,成为学生离不开的良师益友。32年来,她以自己的高尚师德、惊人的努力,坚守在教学一线,教育和感染着每个学生,成为学生专业成才的航向标和指路人;她用自己的辛勤耕耘、无私奉献,谱写了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的动人乐章!32年来,在她身上永远不变的是对专业的孜孜追求和对学生真挚的热爱。在她的精心培育下,一大批优秀的毕业生成为刑事技术行业的技术骨干,许多学生成为她的挚友和同行。
以独特的教学风格,成为专家型教师
吴教授讲课有三个特点,其一是有学者风范,其二是善于总结,抓住规律,其三是教学方法由浅入深,十分令学生欣赏。她对自己的讲授总是精益求精。有的课尽管她已讲过许多次,但每一次都有大的修改。吴教授上课用的讲义是自己编的,但在课堂上她从不照本宣科,总是高屋建瓴,对所讲的内容进行整理加工,表达叙述非常讲究。每个概念的来龙去脉都交代得清清楚楚,深奥的理论经她讲解既明白易懂,又不失深刻性。经常提出有趣的问题来激发学生思考。她一向反对照本宣科,认为教师一定要对教学内容融会贯通,抓住本质,总结规律,还要能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情况把自己的体会传达给他们。即使是上了十几年的“老课”,也要在每一次上课前认真备课,查阅文献,站在国际前沿,并根据学生情况确定适合的教学内容和方法。有时为了设计一个问题,吴教授要到图书馆、数据库查阅几个小时的资料,既要使问题深浅适度,利于启发学生;又要使问题有鲜活背景,能激发兴趣;还希望问题有实际意义,为学生今后学习奠定基础。
针对我国新兴的毒品制造犯罪严重,侦破该类案件需要专业的化学知识,而干警培训滞后,对毒品制造知识几乎空白,导致该类案件侦破成功少,不能有效地为法院检察院提供证据,时有侦察、勘验制毒现场时出现爆炸等现状,作为主持人,2012年带领团队,首次创立了《毒品化学》课程及教学体系,填补了国内外有关毒品制造原理、工艺、合成路线、现场勘查等空白,主持该课程获公安部精品课,主持该课程教学改革获公安部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她采用案例式教学,构建教学流程,并首次以案例讨论形式主编了《毒品化学》教材,进而主编了公安部规划教材《禁毒化学技术》。她主持的3门课程均成为省部级精品课,受到学生的喜爱、同行的认可!
在教学过程中,吴玉红教授注重教学内容的优化和建设,注重教学内容的更新,将科研成果应用到教学中,并编入教材中,近年来主编《毒品化学》《禁毒化学技术》《微量物证与毒物毒品分析》《微量物证与毒物毒品分析实验教程》《毒品化学实验》教材5部。
在指导学生方面,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以一丝不苟的态度影响学生,对于学生课后辅导,有爱心有耐心,经常在课间与学生交流,鼓励学生提出问题。不仅关心学生的学业,同样关心学生的生活,在学生实习期间,到实习地看望学生,指导学生的毕业论文,关心学生的生活及就业,与学生建立了良好的师生关系,深受学生喜爱。
以突出的科研成果,成为学校的一面旗帜
从教以来,她常年如一日,加班加点努力工作,带领青年教师主持国家级、省部级课题20余项;主持项目获省部级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科学技术二等奖3项、三等奖1项;主持省部级精品课2门;发表论文150余篇。
作为主持人,2014年主持重庆市教委“药物毒物分析关键技术的成果转化”重大项目,研制生产了固相萃取柱,解决了目前未知毒物筛查的国际性行业难题。办案速度提高12倍,效率提高20%,准确度提升90%,价格降低了90%。2016年在全市公安机关改革创新大赛中从200余项中脱颖而出,获得一等奖。2017年该产品成功申报了公安部警用装备定型列装,将近20年的科研成果真正转化为生产力,服务公安一线,这也是我市公安机关首个公安部警用装备产品和技术。同时拟出台国家标准1部。
2016年主持结题1项公安部技术推广交流项目“生物检材中金属毒物电感耦合等离子体测定法”,解决了公检法机关金属毒物检测的难题,灵敏度提高百万倍。砒霜等金属毒物是最古老的毒物,但它们的检验方法一直沿用百年前的灵敏度低、干扰强、只能进行胃内容等体外检材检验的化学颜色反应,对于血、尿、肝脏等体内检材的检验,人们一直束手无策。吴教授带领团队经过5年多的实验研究,使这一国际性难题变得轻而易举,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她在科研中多次自己口服过量药物,然后抽血、取尿进行检验,以便得到药物中毒时人体含量数据;在长期从事电化学实验后,汞蒸气中毒导致头发脱落,面部长斑,医生和领导要求她长期休假、离开实验室,可她仍然坚持在实验和教学一线。多次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公务员,荣立个人三等功和嘉奖多次。
目前,吴教授正带领市重点科技“创新团队”—刑技系,努力创新,将前沿科研成果服务于学生和课堂,为国家培养硕士研究生、本科生和一线干警。
为了引导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带领学生从事大学生创新项目和互联网+项目,带领学生搞科研、写论文。
吴玉红教授是毒物分析和毒品化学的全国知名专家,她长期坚持通过电话、邮件、QQ等方式,为在校学生和毕业生提供办案咨询服务。多年来承办全国疑难案件1000余起。
以无私奉献精神搞建设 引领学院专业发展
吴教授先后主持过禁毒学系和刑事科学技术系工作。工作中面对系部人员几乎均是教学战线的新兵、实验室基本为空白、还有学院升本紧迫和升本后的转型发展的局面,在院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全身心的投入到专业建设中。甘为人梯,给予青年教师最宽松的环境和最无私的帮助。积极指导培养青年教师,严把授课关,每月开展一次青年教师试讲工作,聘请校外专家讲授教学技巧,亲临课堂听课,讲评纠正青年教师授课存在的问题;带领大家积极开展科研工作,营造科研氛围,作为主持人,2016年成功申报重庆市“药物毒物分析及刑事科学技术应用研究创新团队”,成为重庆市重点科技“创新团队“,这也是学院首例;同时克服重重困难,积极开展实验室建设,使实验室从无到有、试剂从无到有、实验耗材从无到有、标准品从无到有、小型设备从无到有、大型仪器设备从无到有、实验用毒品从无到有,在招投标程序繁杂时间长的情况下,以惊人的速度完成了实验室建设,为第一届学生顺利开设了实验课;2013年成功申报重庆市刑事科学技术“三特行动计划”特色专业,和系主任一同带领大家进行专业建设,应该说经历了无数个不眠之夜,很多夜晚带领同事们睡在办公室,庆幸的是目前已取得了巨大的收获,已完成验收工作;2016年作为岗长,创建重庆市”巾帼文明岗“;2013年作为主持人成功申报禁毒学本科专业,并已通过学士学位评估;2017年作为主持人代表学院四个专业申报了重庆市特色专业群。一路走来,专业在壮大,年青的教师在成长,实验室在发展。
潜心育人做表率,结出硕果成榜样,既有示范,又有引领,这是广大教师对吴玉红教授的客观评价。
干将热血洒沃土,化作桃林一片红。三尺讲台,已陪伴吴玉红教授度过了32个春秋。吴教授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着一个师者的精神和情怀。吴教授带着对学子浓浓的爱和强烈的岗位责任心,一路走来,辛苦并快乐着。(供稿 图/文 重庆市教委 编辑 高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