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在线重庆频道消息: 重庆开州关面乡中心小学石文平是一位只能用左手书写的残疾教师,扎根大山深处18年,刻苦钻研专业技术,提高教学质量,为了山里孩子的明天,在三尺讲台上演绎着青春和灿烂。多年来,石老师先后获得了2012年首届重庆市“最可敬可亲教师”、 2014年“最美乡村教师”、“2016年马云乡村教师奖”等国家、市、区县级各类奖项24项。石老师用自己的励志人生书写了别样的精彩,让平凡的岗位散发出光芒。
“《凡卡》的故事,反映了当时怎样一种社会现实?来这位同学,你来说说。”走进关面乡中心小学六年级二班,石文平正在给孩子们上语文课《凡卡》,他在课堂上走动着,身体有些颠簸,右脚“直来直去,右臂一动不动,但脸上始终挂满自信、乐观的笑容。片刻,他走上讲台,用左手挥笔疾书,“这篇小说通过凡卡给爷爷写信这件事,反映了沙皇统治下俄国社会中穷苦儿童的悲惨命运,揭露了当时社会制度的黑暗。”一手漂亮的粉笔字尽显。
石老师正在给学生讲《凡卡》的故事
身残志坚 让学生进步飞速
今年40岁的石文平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1996年,18岁的石文平考进了当时的开县师范,但突如其来的脑梗塞让他身体右半部分失去知觉。
在家养病1年多后,不甘心的他决定重返校园,继续完成学业。有人不解:即使坚持完成了学业,以后哪个学校会录用他当老师呢?时任关面乡小学校长的杨中贵对石文平是看在眼里,曾经从关面乡小学走出的石文平不仅成绩优异,其他方面也很出色。杨中贵向师范学校校长承诺,只要石文平顺利毕业,关面乡小学愿意接纳石文平。
石文平不辜杨中贵所望,在重返校园期间,勤学苦练坚持用左手练习写字、画画、干活,完全具备了一个教师应有的教学条件,他不是一个残疾人。
1999年秋季开学,关面乡姚程村校操场上出现了一位一瘸一拐的青年教师,家长和学生们都以异样和怀疑的眼光看着石文平。第一堂课,石文平用左手在黑板上写出了漂亮的粉笔字,学生们折服了;第一次测试,学生的成绩进步了,家长们信服了;第一次期末考试,班级拿到了第一,校长和老师们佩服了……
普及乡村阅读 效果显著
2006年,考虑到石文平行走不便,学校领导把他调到关面乡中心校工作。自2006年从村小到关面乡小学任教以来,石文平不仅工作努力,还承担了学生阅读课程的教授任务。“这样的身体条件下能做出这样的工作,一般人根本不行。” 陈韶华校长说。
平时,石文平牵头带领学生们齐声朗读,阅读慢慢成为关面乡中心小学最有特色的课程。看着学生们对书本的热爱,石文平笑了。在阅读中,学生通过培养阅读兴趣,语言水平、阅读能力、文学素养都得到了提高。
“爸爸,他想对您说:您害怕吗?您冷吗?您一个人在世界的那一头,那里只有孤独,只有黑暗,只有潮湿,只有阴冷啊…… ”六(2)班的肖群写给逝去父亲的一篇散文——《爸爸,他想对您说!》获得了明日之星网络文学社2016年12月“文学之星”,并获得水晶奖杯一座和1600多元的奖励。从此,肖群同学由原来封闭自卑孤僻变得大方开朗起来,还会经常看到她那花儿般的笑容了。创设了班级刊物《山里娃》深受同学们的喜爱,学生们的创作激情高涨,个性飞扬。在阅读下,学生的散文、诗歌作品层出不穷。
学校推行无围墙的教育,除了发动学生多阅读外,还提倡家长们多购书、读书,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每学期,石文平都会为家长办讲座,教家长们如何读书。为家长们推荐家长必读书目和送部分有关家教的书给家长。目前,学校阅读苑的读书走廊也对村民进行开放,让小手牵大手,让更多农村人可以通过读书改变意识。每当双休日或是放假期间,很多的学生其他学校的学生和一部分村民都会来阅读苑看书读报,上至七十多岁的老翁,下至三四岁的稚子。成为一道阅读风景。
主动创新教学 代活一个班
2009年中心校新学期开始了,受乡移民迁建影响,学校教室严重不足,小学一年级招生82人,大家都不愿接这个班,石老师主动请战教一年级的语文并当班主任,他说,只要肯下功夫,他就不相信带不好这个班。没想到该班有34位学生没上过学前班,不足龄生37人。孩子的哭闹算不了什么,最让他头疼的是只有一只手能活动,而还要经常给孩子们削铅笔,费尽心思还是免不了多次受伤。他一天多数的时间呆在教室里,后来干脆在教室后边办公。大半期过去了,同学们的学习成绩始终提不上来,平均分只能及格。这可难倒了一直都不服输的石老师,他病了。
两周后,他又走上了讲台,他琢磨着这可是个技术活,光靠汗水加灯光是不行的。学校陈韶华校长看到这些,建议他学习教育家魏书生注重学生养成教育和小助手培养,以及科学、民主的管理理念。说干就干,他与副班主任一道认真分析班情,实行班长负责制,大量培养小干部,与学生一道制定班级管理细则,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责任意识。让有一技之长的学生当老师的小助手。田玉同学削铅笔削得好,她就带了八个徒弟,负责检查上课前铅笔的准备工作……随着时间的流逝,大家发现石老师脸上的笑容多了,在学生中他俨然就是一个大孩子,他又找到教书的快乐。
他是一个爱创新的教师,在班级管理上和教学中,大胆创新,为学校的管理和教学业绩都取得辉煌的成绩。
创新教研,和老师们一起坚持写随笔、教育札记,把成功的失败的教育案例都写出来,经过几年努力和实践,他把学校的教科研工作带上新层次,实现了两个“0”的突破:一是论文获奖“0”的突破,在各级教学科研论文大赛中有多人获奖。二是科研课题立项“0”的突破,他主研的市级课题成功申报并顺利结题。他校的教学竞赛也在片区中履获佳绩。
创新班级管理,他主张的儿童观。首先,把儿童当做一个完整的人来看待,同时遵循儿童的发展规律,引导儿童培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注重儿童心理健康发展,支持儿童的好奇心。成立了监督学校卫生的“校园天使护卫队”和帮食堂收拾碗筷的“小能手队”。
创新班级管理模式和学生关爱机制,一是通过建立小组成长袋,组长选组员,组员选组长的双向选择机制。组长组员都要进行宣誓,打造班级小组团队文化荣辱与共的形式,实现小组间捆绑式发展,这样搭建小组成长活动平台;二是实行班干部定期换届选举,采用负责制、竞选制、委任制、海选制等多种形式,为学生提供了个性化成长路径;三是实行班干部例会制、定期述职、每月召开班级民主生活会,每一个成员都有机会当干部,每个成员都是班级的主人。利用班干部的力量实现了班级自主管理工作,拓展了学生成长空间,原则是小组利益大于个人利益,班级利益大于小组利益。即使他出差学习时,常务班长管纪律,教学班长管教学,就算他会出差一段时间,班级里也会管理的井然有序,成绩依然。班级管理得井井有条;四是坚持为每个留守儿童举行生日派对,和性格孤僻的学生实行“真心话大冒险”等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使学生们能够感受到同学们的关爱和家庭的温馨。
创新教学模式,主张体验式教学,分层教学。他大胆探索单元主题阅读教学实践,加强学生的课外书阅读指导,全面推进学生海量阅读,通过读说结合、读写结合,培养了学生浓厚的阅读兴趣,快速提升了学生的语文素养。在学习中他也身先示范,和学生们一起阅读,引导学生们在书海中畅游。学生们也从原来的无所事事逐渐养成了看书的良好习惯。他班的班报全是学生自己的作品。
创新教育观念,把学生当做自己的孩子倾情培育。学习和生活上都会为他们多想一些,学生眼中,他是一位幽默仁慈的老师,他们都不会害怕他,会把他当朋友一样。这种亦师亦友的关系,使得他们相处很开心,学生们也乐于上语文课。学生与他知无不言,他与学生言无不尽。
这17年中潜心研究山村孩子的成长环境,特别是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和行为习惯。据此,他开展了“真心话大冒险”“生活技能大比拼”“让留守的花朵在关爱中绽放生日派对”等活动,开设了“晨会课”“班级民主生活会”等创新课程。
“自己也是从山里走出来的,对山里孩子有一种特殊的感情。他努力工作,要为山里孩子的未来奠定基础,培养他们健全的人格,让他们走出大山。”石文平说。如今,石老师仍在中心校工作,今后的路还很长,他要用自己的热情和执着,去教书育人,发挥光和热,为大山的儿女,做出贡献。(供稿 图/文 重庆市教委 编辑 高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