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ChinaNews阅读

梁平 循环中的绿色故事

重庆日报2017-08-03 11:27:04

【能源环保 列表】梁平 循环中的绿色故事

  七月二十六日,梁平区云龙镇三清村蔬菜种植基地里,吴芳琳用有机肥种出来的菜,售价要比普通菜高一倍。见习记者 苏思 摄  

  木质废家具、各种竹木质下脚料,被送进机器粉碎成颗粒、再压制成一块块方正的复合板材,最后做成漂亮的门窗……

  7月26日,记者在重庆市梁平工业园区群星装饰建材公司的生产车间,目睹了这一道道工序。

  梁平区竹木资源丰富,区内分布着众多竹材和家具企业,每年产生不少的边角料。以前,这些废弃的边角料,大多被周边群众拉去当柴火,如今,这些曾经的废料有了新用途,在群星公司被制作成木门窗,年产值近4000万元。

  “我们的板材工艺拥有数十项专利,具备变废为宝的能力。”群星公司的吴仕君介绍,该企业年消耗各类竹木材料6万余吨,如外购木材每吨就要花费600多元,而现在使用当地竹木下脚料,每吨仅需350元左右,既节约了成本,又减少了竹、木资源浪费。

  “这仅仅是我们‘废弃物再利用’的一个缩影。”梁平区发改委相关负责人高义君介绍说,梁平按照循环经济的原则,注重资源利用的各个环节,在实施资源利用的减量化、产品的再使用、废弃物的再循环上,取得初步成效,已经被评为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区(县)。

  养牛场延伸的“草—畜—肥—菜”循环模式

  虽已是伏天,但在这里基本看不到苍蝇,没有浓烈的粪臭,在梁平区云龙镇双河村四社的恒进肉牛养殖基地,牛儿在牛棚里悠闲吃草。这家年存栏规模达1万头的牛场之所以能做到干净卫生,源于它衍生出的“草—畜—肥—菜”循环模式。

  规模化养殖,禽畜粪便处理是个“老大难”。恒进养殖场一开建就邀请丰疆生物科技公司一同进驻,利用牛粪生产有机肥。

  “场里养肉牛1万余头,一天出的牛粪就有200多吨。”恒进肉牛场现场负责人肖国华介绍,丰疆公司的肥料厂就建在隔壁,相距不足十米,牛粪当天就能进入其发酵池。

  “你闻闻,没一点臭味。”在丰疆公司的绵延上百米发酵场内,公司总经理韦清伟指着一堆堆黑褐色的发酵物介绍,在这里,添加了微生物菌种的牛粪经高温发酵后,杀死了其中的大肠杆菌。

    含水率下降后,再进行二期发酵、烘干,去除杂质后就成为有机肥。

  按照两家的协议,丰疆公司每年支付20多万元使用牛粪,而恒进1600多亩的牧草种植全部采用丰疆的有机肥,每吨肥料价格仅是市价的一半。两家企业合作,既解决了牛粪污染问题,又降低了有机肥生产的成本,还让养殖场的牧草品质上了一个台阶。

  养牛场和有机肥企业打造的这种循环模式,还吸引了当地吴芳琳这样的种菜大户参与。傍晚的南华山下,云龙镇三清村蔬菜种植基地里,绿油油的空心菜长势正旺,吴芳琳正催促工人采摘,送往梁平城区的订单客户处。“用有机肥种出来的菜,售价要比普通菜高上一倍。”她介绍,包括她家在内,该蔬菜基地3000多亩蔬菜化肥使用量逐年下降,而有机肥用量每年达2400多吨,基本来自丰疆公司。

  在“草—畜—肥—菜”循环模式中,三清蔬菜种植基地规模逐年扩大。目前,基地已发展新型经营主体25个,带动350余农户种植蔬菜、牧草。当地的梁平柚、有机水稻,区外云阳、万州的柑橘等都在使用有机肥。据统计,该体系目前在重庆范围内已发展种养殖大户、合作社等下游“客户”近170家,有机肥年销量近2万吨,当地正申报循环农业扶持项目,帮助企业构建方圆30公里内的原料收集点以扩大产能。

  延伸循环经济产业链条,把废料变宝贝

  遍布当地、渝东北和川东北的280个网点,每天回收玻璃、塑料百余吨,年拆解报废汽车1000多辆。这些废弃物,被梁平卓航实业公司再次加工成机械配件、玻璃及塑胶产品,在今年上半年实现经营收入3000多万元,提高附加值10倍以上。

  卓航公司负责人蒋兴益介绍,目前企业基本形成了回收、分拣、加工“一体化”的产业链,获得可观效益的同时,也减轻了污染。

  袁驿镇因煤炭生产,积存了数百万吨煤矸石,占用大量土地,污染了河水。随着都梁实业公司“煤矸石资源综合利用项目”落地,这里的煤矸石经过环保加工,变成了高性能矿渣微粉,用于建筑、交通工程,昔日废料变成了赚钱宝贝。

  高义君介绍,梁平连续4年每年筹集生态环保基金6000多万元,大力发展循环工业、农业和城建产业集群,延伸循环经济产业链条。

  目前,梁平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超过82%,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超过84%,主要再生资源回收率超过70%。预计至2019年,这几项循环经济的重要指标将分别达到92%、90%、85%;届时,梁平将建成循环经济体系特色突出、生态特色产业蓬勃发展、体制机制较为成熟的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区。(记者 张国勇 王亚同)

—  相关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