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干部的时间,绝不应该是在文山会海里。扶贫切不可沦为“精致的形式主义”,光撸袖子不干实事,光有“假把式”而不下“真功夫”。
前些年,一曲《时间都去哪儿了》唱响中国,唱进亿万人心坎里。事实上,这句歌词除了儿女感叹亲情疏远、时光易逝,它还能拷问现实种种:比如沉溺于文山会海不作为的党员干部该问问“时间去哪儿了”。
发出此般感慨,是因为日前有人民日报记者蹲点发现,有些扶贫干部对文山会海应接不暇,有基层干部一年竟然开了280个会。对此现象,有些扶贫干部也表示感同身受,直呼扶贫路上被文山会海纠缠“伤不起”。 事实上,文山会海不仅让扶贫干部“伤不起”,对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工作全局而言更是“耗不起”。要知道,脱贫攻坚是场只能打赢且输不起的战役。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农村贫困人口如期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是我们作出的庄严承诺。”而对表“实现到2020年让7000多万农村贫困人口摆脱贫困的既定目标”就会发现,脱贫攻坚时间十分紧迫、任务相当繁重。精准扶贫、精准脱贫都已经进入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期。如果在这个时候,某些党员干部还在文山会海里神游,耽误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拖累了庄严承诺的兑现,岂不是误国误民,辜负了伟大的历史使命?
充分的紧迫感和强烈的使命感,是我们打赢脱贫攻坚战所必备的品格和意志。松松垮垮、拖泥带水,浮躁散漫之风盛行,必定拖慢脱贫攻坚的节奏,拖住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后腿。这其中,文山会海就是典型的恶习之一。填不完的表、补不完的资料,“以会议落实会议,以文件落实文件”,精准扶贫变成了“材料扶贫”“会议脱贫”,精力花在采集、统计、上报各种材料上,力气花在讨论、研究、部署的各种会议上,身心俱疲,哪有时间去走访、调研。光唱调子、喊号子,却没法子、没路子,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又该从何谈起、从何做起?
扶贫干部的时间,绝不应该是在文山会海里。材料不是不要做,会不是不要开,而是要把握好时度效,切不可沦为“精致的形式主义”——光撸袖子不干实事,光有“假把式”而不下“真功夫”。当下,尽管文山会海这种形式主义顽疾经过“反四风”的矫正已有所好转,但从基层扶贫干部反馈的情况来看,还是应该警惕文山会海的反弹回潮,成为扶贫干部不必要的负担,成为脱贫攻坚路上的“拦路虎”“绊脚石”。
为了回答好“时间去哪了”的问题,为了让扶贫干部免于被文山会海纠缠的烦恼,有些地方正在向形式主义宣战,正在对文件资料会议做减法。比如,贵州今年初曾实施为期15天的“无会期”,让领导干部集中精力利用好这段时间,去聚焦脱贫攻坚;四川日前则铺开了脱贫攻坚资料“瘦身行动”,要求对脱贫攻坚资料做到不重复、不累赘、简洁实用,让基层干部把更多精力投入到提高脱贫攻坚成效和质量中;我市城口县从今年7月开始实行“无会周”制度,即每月选取一个星期不开会,让基层干部节约了到县城开会来回奔波的时间,腾出更多时间“沉”到基层,做好脱贫攻坚等系列工作……这些举措,实实在在给扶贫干部找回了时间,也为脱贫攻坚找回了最重要的资源。
“时间去哪了”,扶贫实效就是最好的印证。扶贫干部要像全国优秀县委书记廖俊波生前所倡导的那样,“能到现场去,就不待在会场。”要把心沉下来,把脚迈下去,走村串户,走入田间地头,以时不我待的精神,倒排工期,抓好落实。这样,时间才能创造出最大的价值,才能转化成百姓更多的获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