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奋进的重庆铜梁: “奔跑”在希望的田野上
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  2019-09-05 17:49:58

  国际在线重庆频道报道(邓三忠):9月5日,“2019全国重点网络媒体记者重庆行”采访团走进重庆市铜梁区,感受铜梁安居古城历史文化魅力,探访西郊绿道建设成果,见证“荷和原乡”乡村振兴的新图景。

(急稿)【CRI专稿 列表】奋进的重庆铜梁: “奔跑”在希望的田野上

安居古城民俗文化活动现场 摄影 邓三忠

  安居古城:传承珍贵历史文脉

  安居古城景区规划面积14.16平方公里,坐落在成渝经济区腹地,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作为铜梁全域旅游发展的“火车头”,安居古城2018年接待游客345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5.5亿元。安居城内有市、区级文物古迹200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1项。在这里,游客可以闲逛于老街巷弄,品尝相思糍粑、巧手粽、翰林酥、冲冲糕等地道小吃;坐进湖广会馆,看一台川戏,在水袖招展、丝竹悠扬之中“穿越”历史。

  据了解,铜梁坚持把保护传承与开发建设相结合、产业发展与群众增收相结合、环境治理与景区管理相结合,扎实推进安居古城保护开发工作。古城正式开放第二年,景区接待游客87.4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2.21亿元。

  近年来,铜梁坚持把传承历史文化作为安居古城保护开发的核心,坚持修旧如旧、建新如旧,让历史得以活化、文化得以传承、古城得以重生。为此,当地按照“保护优先、梳理为主、留住文脉”的原则,修订完善古城保护发展规划,对城内会馆、宫庙、宗祠等古建筑进行了排危性维护,对明代古城墙、唐代摩崖石刻等文物古迹进行了抢救性保护。

  未来,安居将继续深入挖掘古城历史文化,提速文旅融合步伐,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及旅游业态的培育,尽快建成游客接待中心、乡愁博物馆、情景水街及国家湿地公园等重点项目,提质两江四岸水上景观。

(急稿)【CRI专稿 列表】奋进的重庆铜梁: “奔跑”在希望的田野上

采访团成员走过西郊绿道  摄影 邓三忠

  西郊绿道:串起生态农业发展线

  2017年,铜梁在城区西郊规划了一条长50公里、宽7.5米的西郊绿道,并将涉及的巴川、南城、太平、土桥、侣俸5个镇街18个村(社区)纳入乡村振兴示范片,围合面积达70平方公里。50公里长的西郊绿道,如一条翡翠项链,绿道为“串”,沿途生态农业为“珠”,串点成线,串起了城市与乡村、美景与产业,也串起了铜梁春夏秋冬的美丽。西郊绿道环线围合内涵盖了34家农业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发展规模化特色水果、蔬菜、苗木花卉种植和名特优水产养殖等2.2万多亩,以及多个乡村旅游及休闲农业示范村,可谓铜梁区农业及延伸产业的精华所在。

(急稿)【CRI专稿 列表】奋进的重庆铜梁: “奔跑”在希望的田野上

西郊绿道周围的苗木花卉种植区 摄影 邓三忠

  西郊绿道土桥段近12公里长,沿线涉及六赢、庆林、高桥等5个村近两万名村民。目前,镇里在绿道两边布局了枳壳基地、荷和原乡景区、新陆有机蔬菜基地、风情家泽缘等产业,绿道经济的收益让业主和当地村民受益不少。据土桥镇镇长丁真兵介绍,下一步,镇里将依托绿道,布局以荷和原乡为代表的乡村旅游休闲产业和现代农业产业,做大做强绿道经济,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荷和原乡:绘制乡村振兴新图景

  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进程中,铜梁区土桥镇依托“荷”资源,发展“荷”文化,倾力打造荷和原乡生态农家。短短数年,土桥镇由名不见经传的小乡镇成为了远近闻名的生态旅游乡镇。土桥镇的变化,源于找准了藕产业、抓住了荷文化资源。土桥镇文旅办主任杨俊峰介绍,土桥镇距离铜梁城区7公里,三环高速与西郊绿道环绕,交通便利。土桥镇有500亩观赏荷花,3000亩莲藕。

(急稿)【CRI专稿 列表】奋进的重庆铜梁: “奔跑”在希望的田野上

土桥镇乡情陈列馆 摄影 邓三忠

  近年来,土桥镇深入挖掘“荷”文化,全力打造荷和原乡景区,乡情陈列馆、荷文化展示馆以及印象文创街等应运而生。翘扁担、鱼鳅笼、笆篓、铧口、蓑衣……这些渐行渐远的农耕物件,收藏在乡情陈列馆,仿佛在讲述着过往的故事,让游客感受乡愁。

  土桥镇的美丽嬗变只是铜梁区实现乡村振兴其中一个缩影。近年来,铜梁区借乡愁文化,大力实施“五风浸润”工程,把文化融入百姓生活,用文明之风滋养美丽乡村,以“原乡”文化为乡村振兴铸魂。

(急稿)【CRI专稿 列表】奋进的重庆铜梁: “奔跑”在希望的田野上

铜梁区玄天湖彩色跑道 摄影 邓三忠

  在乡村文化建设上,铜梁区根植“家”沃土,播撒“善”种子,激发“内”动力,做优“精神弘扬、传播交流、精品创作、产业发展、人才培养”五篇文章,深度提炼铜梁龙精神。以传统文化为底色,不断创新,让文化“软实力”逐渐成为铜梁乡村振兴“硬支撑”。

  在乡村产业振兴上,铜梁区聚焦产业文化融合,发展“一条龙”经济,推动“一体化”融合,坚持以文促旅、以旅彰文,大力发展文创产业,擦亮“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品牌,让游客看得见美景、寻得到乡愁。

编辑:欧平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