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ChinaNews阅读

重庆两江新区:聚才赋能 打造内陆开放门户和智慧之城

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2020-06-06 17:37:46

  国际在线重庆频道消息:6月5日,两江新区在两江协同创新区举办首场“全球‘云引才’系列活动”。活动中,一场别开生面的线上直播,吸引了超过551万人次的在线观看,让两江新区在云端“火”了一把。

OK【B】重庆两江新区:聚才赋能 打造内陆开放门户和智慧之城

两江协同创新区 摄影 张坤琨

  重庆市委常委,两江新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段成刚,两江新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皮涛化身引才“主播”,通过网络直播互动的方式,践行面向海内外推介两江新区及两江协同创新区的战略定位、发展环境和人才政策。

  直播中,同济大学重庆研究院、中科院计算所西部高等技术研究院、北京理工大学重庆创新中心、华东师范大学重庆研究院4家入驻园区科研机构代表现身,发布人才需求。

  “一场‘云引才’,干货十足、诚意满满,总的来看呈现出4大亮点。”两江新区组织人事部部长邓军表示。

  参与单位质量优。参与活动的30家用人单位主要为重点科研院所、博士后工作站和直属国企,其中科研院所12家、博士后工作站17个。

  人才需求数量大。活动共发布1600余个优质岗位,既有入驻新区后首次规模引才的单位,更有一次性放出200多个岗位的“大手笔”。

  岗位技术含量高。人才岗位需求中,涉及大数据工程师、硬件工程师、数字芯片总体设计、系统架构师等,高级专业技术人才、专业研发人才需求占比超50%。

  薪酬福利待遇佳。企业普遍开出了极具吸引力的薪酬待遇,提供年薪超60万元的岗位300余个,超20万元的岗位800余个,超10万元的岗位1000余个。

  为此,两江新区还专门制定了激励政策:对为辖区重点企业成功引进符合条件人才的人力资源机构,在市级补助的服务补贴基础上,还可以从新区人才专项资金中叠加补贴。

  此外,两江新区还先后组织开展“民营企业线上引才服务月”活动、联合市教委举办人才供需对接洽谈会,通过充分整合线下功能,搭建线上聚才平台,拓展引才路径。

  2019年4月23日,重庆两江新区与北京理工大学签署合作协议。后者把学校最大的综合性外派科研学术机构落户两江协同创新区,分2期建设、每期3年,按照“院士领衔、团队落地、属地发展”的模式,构建“专聘+柔性”人才队伍,围绕先进制造、新能源汽车、新一代信息技术、大数据及人工智能、新材料5大领域,开展科学研究、人才培养、成果转化、国际交流等方面的工作。

  作为重庆在西部地区带头开放、带动开放的重要战略性平台,“整合创新要素”一直是两江新区所擅长的。目前两江新区已聚集国家高新技术企业409家、科技入库企业1000余家、科技行业企业数万家、市级及以上研发机构280个,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30件。 

  国务院批准设立全国首批“双创”示范基地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中国科协授予国家海外人才离岸创新创业基地,人社部支持设立两江新区留学人员创业园,中国欧美同学会设立两江新区留学报国基地,重庆市人社局支持设立院士专家工作站、博士后工作站、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两江新区具备比较完备专业的人才培育和服务平台,是人才发展的大舞台。

  为进一步激发人才创新创业创造活力,两江新区还推出“智汇两江”双创品牌,以进一步汇集全球科技创新人才。围绕“智汇两江”主品牌,两江新区还将打造“智汇两江·思享汇”“智汇两江·创赛汇”“智汇两江·创业汇”三大子品牌,构建起“1+3”活动平台。

  去年11月,两江新区印发《关于实施人才强区战略助推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修订出台高层次人才、教育优秀人才、卫生紧缺人才、高技能人才等4个人才引进培养配套政策文件,提炼制订《“两江人才”十条》,形成了全新的“1+4”人才政策体系。

  这个全新的人才品牌阵地,采取“政府主导、企业参与、联合运行”模式,常态化开展人才培育活动,提供科技服务、项目申报、职称评审等“一站式”服务,并以辖区内党群服务中心为站点,形成了“一平台+多点式”的服务布局,“服务专员+部门联络员+单位联络员”的服务机制。(文 王镜铭 编辑 付亦菲)

阅读
 
责编:宋姝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