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ChinaNews阅读

雕塑“磁器口窑货与挑夫”亮相 再现历史场景

华龙网2019-07-12 10:43:44

  原标题:雕塑“磁器口窑货与挑夫”亮相 再现历史场景

图片默认标题_fororder_1124735805_15627516148951n (1)

《磁器口窑货与挑夫》雕塑。新华网发(黄嫣然 摄)

  新华网重庆7月10日电(陶玉莲 黄嫣然)今日,路过重庆市磁器口古镇记忆博物馆旁,你将看到一尊新雕塑。这座名为《磁器口窑货与挑夫》的铜铸雕塑以磁器口挑夫为原型,作品高1.85米,宽2.15米,厚度1米,重量达700公斤。

  雕塑由当代陶艺家何跃耗时两年打造而成,并由翰声传媒和孺雅文化共同出资捐赠给重庆磁器口古镇管理委员会。7月10日,捐赠及揭幕仪式在重庆磁器口记忆博物馆旁举行。

  瓷器和挑夫,是磁器口的历史记忆。何跃介绍道,清朝初年这里盛产瓷器,瓷窑地处山坡,窑货全靠挑夫肩挑背扛搬运至江边的船上。“以前流传‘挑夫两三年,回家买块田’这句话,”何跃说,当时的磁器口吸引了一批辛勤劳动的挑夫,在为生计奔波的同时,他们成为了独特的巴渝记忆,而这尊铜像就填补了磁器口没有陶瓷文化标识的空白。

  当谈及创作过程时,何跃说,作品的原型不是某个个人,而是整个巴人群体,雕塑还原了挑夫担着窑货下坎梯的一个动态瞬间,挑夫身着短裤,赤着双脚,他肌肉清瘦,脊柱因为长期负重而变形弯曲,牙关紧咬但目光坚毅,“整个作品充满了正能量和阳刚之美”,体现出巴人勤劳勇敢,坚忍不拔,拼搏向上的品质。雕塑中的挑夫矗立山顶远眺嘉临江,与历史中挑夫下山运货的场景相呼应。

  仔细看挑夫两边担子上的窑货,能发现很多老重庆人熟悉的物件,比如,灯台,香炉,水壶,坛子等。据悉,打造这一部分时,何跃特意从收藏专家处复制了原件并铸造,以使这个作品能完整还原历史场景,“引起老重庆人共鸣”。

  作为继《磁器口更夫》《磁器口故事》之后的第三部作品,《窑货与挑夫》又再次选择落地磁器口古镇。对此,翰声传媒总监曹卫平表示,磁器口是老重庆的缩影,更是老重庆人的回忆。这三部雕塑里的更夫、说书人、挑夫皆是磁器口文化的代表,是把磁器口过去与现在衔接起来的符号。

阅读
 
编辑:欧平淑

—  相关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