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田间地头上演“农机秀”——全市春季农业生产暨农田宜机化改造现场会纪实
三月五日,合川区钱塘镇大柱村,旋耕机和无人机正同步作业。记者 汤艳娟 摄
3月5日上午,合川区钱塘镇大柱村,机器轰鸣,数百名村民聚集在整修一新的田埂旁,兴致勃勃地欣赏着一场别开生面的“农机表演秀”。
原来,大柱村正举行全市春季农业生产暨农田宜机化改造现场会,举办方在这里集中展示了数十种先进的农机具与春耕生产技术。
重庆日报记者在活动现场看到,这里的2000多亩土地不久前才完成农田宜机化改造,原本杂草丛生的坡地、闲置地焕然一新,开垦成了整齐划一、沟路相连的高标准农田。而在这些土地上参加“农机表演秀”的机械中,既有知名企业生产的无人机等高科技产品,还有本土人员发明的行走式播种机等简易小农具。
在大柱村双季甜糯玉米种植基地示范区,农机人员熟练地驾驶着旋耕机、覆膜机、施肥播种机等进行现场作业,向观众展示了宜机化改造土地后的机械化耕作力量。市农技总站书记李杰在现场讲解时称:“这是我们农田宜机化改造出来的200多亩双季甜糯玉米地,耕地、播种、施肥全部采用机械化作业,从平地到栽下玉米苗,仅仅花了3天。”
大家对此啧啧夸赞之余,还对旁边玉米地上覆盖的蓝色地膜充满好奇。见状,李杰赶紧介绍,“这种蓝色光合生物降解地膜,是由植物淀粉制作而成,使用后无需收回残膜,通过土壤微生物直接降解为水和二氧化碳。”
而水稻直播示范基地示范的两种栽培技术同样引人注目。这边,几位村民正在展示水稻大钵体毯状苗育秧技术。较传统的手工播种,这种方法具有机动灵活、节能环保的特点,适合种植经验丰富、种植规模较小的农户;那边,则展示了省去育秧和移栽作业的5种水稻直播技术,这些技术均直接用无人机等在田里直接播种、培育水稻。
现场工作人员介绍,在育秧栽插环节,水稻直播技术与传统人工育秧栽插相比,亩均可节约成本100-120元,劳动效率提高5-8倍,亩均还能增产30-50公斤以上。
在大柱村另一个山头的一片标准化柑橘园里,既有工作人员机械打窝、电动剪枝、遥控割草的忙碌场景,还有吸污车运送沼液、沙滩车运输农资、无人机巡园的新奇景观。
得知果园还采取“猪—沼—果”绿色生态种养循环模式,实现“产气、积肥”同步、“种植、养殖”并举、“经济、生态”双赢时,参观者张勇感慨地说:“这个2000多亩的柑橘园真霸道,不愧是种养循环宜机化柑橘园。”
“农田宜机化整治,让大中型农机开进了丘陵山区。科技,让现代农业实现腾飞。”参观现场,不少人员如此感叹。(重庆日报记者 汤艳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