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ChinaNews阅读

重庆明清客栈:在繁华闹市寻找600年前的重庆古韵

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2019-02-04 16:42:51

  国际在线重庆频道报道(杨飞):清朝初年,湖北、江西、福建、广西等十余个省份的人迁居到四川和重庆一带,因为湖广地区(今湖北和湖南)迁入的人最多,所以本次迁居潮被称为“湖广填四川”。生活在重庆的湖广同乡在重庆城的东水门旁修建了湖广会馆,作为老乡聚会交流的场所。

【渝中专题】【行游渝中】重庆明清客栈:在繁华闹市寻找600年前的重庆古韵

明清客栈“日”字型两进两层四合院外景 陈映晔 摄

  为了让孩子接受良好的教育,湖广同乡在湖广会馆旁修建了“日”字型两进两层四合院,作为孩子们的学堂。300多年后的今天,这座四合院变身成为一家民宿——明清客栈,伫立在长江边,向世人述说重庆的前世今生。

  闹市中的隐者

  明清客栈位于现在的重庆渝中区东水门老街,老街内除了客栈和湖广会馆,还保存着一段建于600多年前的古城墙和东水门城门。重庆城的17座古城门只留下来了两座,东水门就是其中之一。可以说,这里是最能体现重庆这座城市发源史的地方之一。

  从东水门城门往南数十米就是湖广会馆。在湖广会馆的大门南侧有一条小巷,巷子沿地势蜿蜒向上,两边种满了绿竹、芭蕉,还有粗壮的黄葛树。拾级而上,走到尽头就是明清客栈。

  客栈的位置对游客而言再好不过。出大门就直面长江,能闲看江船静静驶过。东水门城门顶上是横跨长江、能看到地铁从头顶飞过的东水门大桥。不远处有朝天门码头,以及被誉为“山城空中公共汽车”的长江索道。长江对岸是繁华的南滨路,南滨路的背后则是重庆的绿肺南山。不仅如此,从明清客栈步行到最近的地铁站、解放碑、洪崖洞都只要十多分钟。客栈虽在闹市,靠近江边,并没有被喧嚣所扰,保有着一份难得的宁静,像一个隐者。

【渝中专题】【行游渝中】重庆明清客栈:在繁华闹市寻找600年前的重庆古韵

明清客栈内景 陈映晔 摄

  明清客栈的经营者陈映晔保留了这座老建筑原有的结构,楼梯、栏杆、门窗、屋梁、地板等仍旧是木制的。玄关处的老水缸、12根栓马柱,以及嵌在玄关墙壁上、300年来没人动过的3面圆镜子,都在尽力保留这个院子最初的韵味。

  客栈不大,只有6间客房。因为这里曾经是学堂,陈映晔便分别用诗经、尚书、周礼、乐经、春秋、周易来命名房间,每间房的门口还用画框裱着对应的古籍复制品。房间里的装修风格是中式的,每个床头都有一个复古收音机,可以收听广播节目。床头灯以山、水等为主题,十分具有山城特色。

  以尚书命名的房间里有一个浴缸,窗户正对着长江索道。躺在浴缸里,透过木雕镂空的窗户,可以看到缆车从高楼大厦间穿过,感受重庆过去和现在的碰撞与交融。

【渝中专题】【行游渝中】重庆明清客栈:在繁华闹市寻找600年前的重庆古韵

在客房里看长江索道缆车从窗外划过。 杨飞 摄

  让传统重回时尚

  陈映晔说,她接手客栈前,这里已经是一家客栈,楼上楼下各有6间客房。不过,12间房把两层楼塞得满满当当,人住在里面显得很局促,而且木楼年代久远,楼上楼下隔音效果很差,影响了游客体验。陈映晔接手后,在解决隔音问题的同时,决定仅保留楼上6间房,把楼下的前厅改成了茶室,后厅最初是湖广同乡们的孩子学习的地方,她就改成了书吧。

  书吧装修得很别致,里面有很多古文书,除了纯文言版的,还有带注释版的,方便各类游客阅读。另外,书吧里还有不少与重庆相关的文献典籍,有些还有外文版的。世界各地的游客千里迢迢来到重庆,深夜在客栈点一盏茶,坐在300年前的学堂,翻看重庆的历史掌故,耳边响着江船的汽笛声,墙外时不时响起阵阵虫鸣声,让人有穿越时空的错觉。

【渝中专题】【行游渝中】重庆明清客栈:在繁华闹市寻找600年前的重庆古韵

书吧里有各种古文书,还设有笔墨纸砚。 陈映晔 摄

  楼下的茶室给游客提供了休息闲聊的空间,这里也是陈映晔向游客介绍茶文化的场所。陈映晔说,不少外国游客对中国的茶道很感兴趣,她也十分乐于分享。即使有些外国人听不懂她在说什么,但有时候语言并不重要,她能用茶艺和茶来打动对方。

  明清客栈员工的穿着十分讲究,她们总是穿着传统的汉服,如唐、宋以及明朝都常见的襦裙、褙子、斗篷等。陈映晔介绍,现在喜欢传统汉服的年轻人越来越多,明清客栈也经常开展汉服推广活动,她希望让更多人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

  明清客栈旁的东水门老街已经开街,越来越多的商家汇聚于此,如以重庆袍哥文化为主题的饭江湖、以展现古川菜为核心的八省会等,各商家一起展示老重庆的历史文化底蕴。明清客栈越来越热闹了,它将把自己独特历史和文化展示给更多人,让他们了解重庆这座城,和城里的这群人。

阅读
 
编辑:欧平淑

—  相关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