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推行垃圾分类,整治闹婚陋习,设立道德“红黑榜”……
工作人员向居民宣传文明治丧
璧城街道阳光艺术团为居民进行无偿演出
风气需要培育,文明需要教化。近年来,重庆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针对农村普遍存在的歪风陋俗,深入推进移风易俗“十抵制十提倡”工作,以良好乡风民风促进文明新风。
目前,全市已成功创建全国文明村镇101个、市级文明村镇641个、区县级文明村镇3700个。出台整治方案,完善村规民约,在移风易俗上,这些区县是这样做的。
南川:垃圾可兑换生活用品
“可回收垃圾投入蓝色桶,餐厨垃圾投入绿色桶,其他垃圾投入红色桶。” 南川区大观镇金龙村,村民朱明寿正在将自家的垃圾分门别类投放进垃圾桶里,这个习惯他已经保持了一年多。
朱明寿居住的朱家大院,曾经是金龙村出了名的“脏乱差”地带。以前,大院门口随意堆放着各种垃圾,时间一长,垃圾开始腐烂,散发出阵阵恶臭。众多垃圾也导致村里污水横流,遇上下雨天,村民出门都困难。
从前年5月开始,每家每户都改造了原有的旧垃圾桶,统一配备蓝、绿、红色分类垃圾桶,用于生活垃圾分类投放。
村里还设置了“垃圾兑换点”,村民将可回收垃圾交到兑换点,村保洁员按“一袋一分”规则进行清点、登记、积分,并对可回收垃圾实行二次分类变卖,变卖的资金用于购买兑换奖品。
从曾经的垃圾遍布家门,到如今家家户户进行垃圾分类,金龙村的蝶变是南川区推广“垃圾分类”管理的缩影。近年来,南川区各地采取以奖代补方式,兑换生活用品5600余份,免缴卫生费6万元,垃圾分类逐渐成为村民自觉行为。
北碚:文明治丧获现金奖励补助
在公共场所搭建灵棚、摆放花圈、燃放鞭炮、敲锣打鼓……因为周边部分居民的不文明治丧行为,北碚区北泉花园小区的徐先生曾多次被迫到亲戚家中借住。
从去年11月开始,北碚区委宣传部、区文明办联合相关单位密集开展了文明治丧工作宣传,印发《文明治丧10条》宣传折页,通过视频广告、海报、标语、倡议书等方式,社区工作人员挨家挨户上门通知,劝诫居民拒绝不文明治丧行为。
同时,针对违规搭建灵棚的组织或个人、无照经营的“丧事一条龙”个体户、违规运送遗体的医院和医务人员、违规治丧的党员干部以及聚众闹事、阻挠执法的骨干人员等重点人群,进行宣传教育和集中整治,接到违规治丧举报投诉18例,劝解阻止违规治丧行为13例。引导丧家文明节俭治丧。
从今年1月1日起,针对居住在北碚辖区范围内,死亡后到北碚殡仪馆、城区殡仪服务中心开展治丧的居民,还将按照每例1500元的标准进行奖励补助。
璧山:多招整治闹婚陋习
去年12月16日,璧城街道阳光艺术团成员罗培书原创编排的小品《婚嫁陋俗不能取》在璧山区一处婚礼现场开演,引得现场宾客拍手叫好。
这场演出并非结婚的新人邀请而来,而是艺术团为婚庆提供的无偿演出。像这样的艺术团在璧山已有23支,他们的任务是组织婚宴群众、婚庆家庭开展茶话座谈、知识讲座等家庭礼节教育以及唱祝福歌、做祝福手工品等活动,以文明庆贺方式替代“烧火佬”等不文明闹婚行为。
近年来,璧山区组建村、社区“移风易俗理事会”187个,将抵制“烧火佬”等婚嫁恶俗陋习明确写入村规民约、居民公约;发动300余家婚庆公司、酒店、宴席“一条龙”以及农家乐等与群众婚礼婚宴联系紧密的重点社会单位自发参与,共同抵制“烧火佬”等婚嫁恶俗;组建“老罗”“孃孃”等民间文明婚嫁宣传队23个,为群众婚庆提供无偿演出。
云阳:设置“红黑榜”促道德约束
家住清水土家族乡大堰村2组的焦光美今年81岁,与77岁的老伴一起育有两儿四女,因女儿远嫁,按照当地习俗,照顾两位老人的责任理应由两个儿子承担。
大儿子焦清明与二儿子焦双明常年在廊坊打工,每年春节才回来一次。平日里,老人们的生活起居和身体状况,两个儿子都不闻不问。
2017年,大堰村按照县委宣传部、县文明办精神扶贫工作统一部署和要求,在村公示栏设置了一块“红黑榜”,专门对违背公序良俗的人和事以“黑榜”进行曝光警示,首先上榜的就是焦氏兄弟。
焦氏兄弟不赡养父母上了黑榜的消息流传开来,村里群众开始自发对两兄弟的不孝行为展开批评。焦清明坐不住了,主动找上村里,请求将自己的黑榜撤下,并表示今后一定赡养好两位老人。几个女儿闻讯,也纷纷前来,表示每人每月要定期给两位老人150元的生活费,同时还要抽出时间陪伴两位老人。
“红黑榜”是云阳县“抓立规易俗,促道德约束”的重要举措。将自力更生、自强不息的贫困家庭在“红榜”中公开表扬,对好吃懒做、好逸恶劳、游手好闲的人或事在“黑榜”中曝光警示。(重庆晨报·上游新闻记者 冯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