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节不断加大长江生态林、防护林建设力度,守护好“一江碧水,两岸青山”。(奉节县林业局供图)
12月5日,奉节县白帝镇,蜿蜒的长江如同一条巨型的绸带缠绕在群峰之间。两岸青山倒映在清澈的江水中,满目绿色愈加浓烈。
近年来,地处三峡库区腹心的奉节,抢抓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大好机遇,加快生态修复治理和林业产业发展,发展立体林业,积极构筑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做到了增绿与增收相结合。
守护一方绿水青山
长江奉节段有43公里,这条黄金水道撑起了奉节经济的半壁江山,沿途居住了该县一半以上的人口,也因此带来了沉重的生态压力。
奉节境内属喀斯特地形地貌,土地相对瘠薄,水土流失相对严重,生态比较脆弱。因此,站好保护长江母亲河的奉节岗哨,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是该县近年来持之以恒的工作思路。
“我们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突出地位,全面治理石漠化、水土流失,造林绿化84万亩,推动长江奉节段和5条一级支流两岸2500多平方公里的植树造林和天然林保护工作,森林覆盖率达53.8%。”该县相关负责人表示。
同时,该县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开展了“百日关矿”行动,将37个年产9万吨及以下的煤矿全部关闭,累计去产能187万吨。
此外,实施消落带湿地森林、生态农业、湿地生态再造工程,实施了白帝城、草堂湖、康乐湖等消落区生态治理或生态湿地工程有效地保护了长江两岸生态环境。
种种措施,让奉节长江段的两岸重林叠翠,分外妖娆。
让绿化带成为产业带
推进长江生态林防护工作,没有老百姓的参与可不行。如何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呢?奉节给出的答案是:发展经济林,让绿化带成为产业带。
12月5日,重庆日报记者在奉节县草堂镇桂兴村五组看到,昔日裸露的泥土已经被今年新种下的三叶草全覆盖。
奉节县林业局有关人士表示,三叶草是一种草本植物,但具有较高的水土保持价值和经济价值,因此成为了该县今年大力推广的一个品种。
“三叶草根系发达,根系上面含有根瘤菌,具有保土、固氮的作用,而且它本身就是一种牧草,一年可以收割6-7次,每亩每年的产量可达3500-4000公斤,亩产值数百元。”该人士介绍。
但是,县林业局刚开始推广种植三叶草时,并没有得到当地群众认可。草堂镇以脐橙产业为主,村民们误认为三叶草会和脐橙树争肥力,个别激进的村民还用除草剂将三叶草除掉。几番解释后,村民们才逐渐了解了三叶草的特性,愿意管护、种植。“脐橙一般都长在山坡上,坡度较大,暴雨反复冲刷后,水土流失,污染江水,现在种上三叶草之后很大程度上减少了水土流失。”草堂镇农业服务中心主任袁春林表示。
三叶草只是奉节生态林防护体系中的一环。该县依托当地立体气候条件,因地制宜布局立体林业,低山带发展脐橙产业,中山带发展油橄榄和桑蚕产业,高山带推动木本中药材产业,并全面推广种植三叶草涵养水土,不断构建以增绿与增收相结合的产业体系,实现贫困农户全覆盖。
截至目前,该县已累计发展油橄榄、中药材、蚕桑及小水果等特色产业基地近10万亩,2017年全县实现林业综合年产值39.3亿元。
“可以说种树就是种发展,就是种财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含绿量’也是‘含金量’,绿化带就是产业带。”奉节县林业局负责人表示。
到2020年将再造林84.3万亩
前不久,奉节2019年长江防护林三期工程实施方案获批复,项目总投资725.34万元,将通过一年半的时间实施人工造林10000亩,其中吐祥镇、安坪镇建设经济林4500亩,鹤峰乡、冯坪乡、长安乡等乡镇建设生态林5500亩。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该县相关负责人称,对于山地占全县幅员面积71%、人均耕地不足1亩、生态资源承载力和环境容量都十分有限的奉节来说,走绿色发展之路是必然选择,由此更需要加大生态屏障建设的力度。
今年1-10月,该县共计实现营造林25.2万亩,占全年计划任务的91%,完成总进度居全市第二,其中退耕还林7.5万亩,居全市第一。
按照规划,在2020年底以前,该县将完成营造林84.3万亩,使全县的森林覆盖率增长14个百分点,森林质量显著提高,生物多样性和森林生态系统稳定性显著增强,基本形成一库碧水、两岸青山、三峡生态、四季常绿的绿色生态格局。(记者 颜安 陈薪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