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实施办法(试行)》发布 设立五类项目 单项最高资助两百万元
不论你是年轻的科研人员、博士后还是创新团队,开展创新性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都有机会获得资助!10月11日,重庆市科委召开新闻发布会,对近日出台的《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实施办法(试行)》(以下简称《办法》)主要内容进行了解读。
该《办法》自发布之日起实施,2019年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报工作将于今年底前正式启动。
设立五类项目
基础研究支持体系更加完善
今年1月,国务院对全面加强基础研究作了安排部署,从五个方面提出了20条重点任务。科技部也要求全面加强基础研究的顶层设计、前瞻部署、统筹协调、多元投入、政策支持。今年9月,市政府办公厅印发通知,进一步明确了重庆市全面加强基础研究的目标任务。
为此,市科委大力推进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管理改革,加大基础研究的支持力度,2018年基础研究项目数量和经费,均较2017年度有较大增加,增幅分别达49%和40%,2019年还将继续加大基础研究的支持力度。
“此次立足重庆市基础研究工作实际出台的《办法》,是以培养基础科学人才、增强原始创新能力为主旨,共分为六章三十六条。”市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
据悉,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主要面向科技前沿,聚焦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战略性、前瞻性的基础科学问题,支持科研人员开展基础研究。共设立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含先锋科学基金项目)、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创新研究群体科学基金项目五类项目。
项目资助可达200万元
优秀项目予以连续滚动资助
此次出台的《办法》有哪些特点?
首先,《办法》突出了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人才培养功能。一是加强青年人才培养,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40岁以下青年科研人员作为负责人承担项目的比例一般不低于70%,面上项目资助强度一般为每项10万元,实施周期一般不超过3年;二是加强博士后群体培养,专门设立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资助强度一般为每项10万元,实施周期一般不超过2年;三是加强青年杰出人才培养,专门设立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资助强度一般为每项50万元,实施周期一般不超过3年;四是加强高水平创新团队培养,专门设立创新研究群体科学基金项目,资助强度一般为每项200万元,实施周期一般不超过4年。
由于基础研究具有周期长、结果难以预期的特点,《办法》还规定,在传统竞争立项定额资助的基础上,对结题评价结果优秀的创新研究群体科学基金项目,可予以连续滚动资助。
另外,此次出台的《办法》还突出解决重点产业领域基础科学问题和培育重点领域重大原创成果。
《办法》设立的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就是重点聚焦重庆市重点产业发展需求和重点领域科技前沿,比如大数据智能化,支持高校、院所、企业等各类主体协作创新,开展系统、深入的应用基础研究,资助强度一般为每项80万元,实施周期一般不超过3年。
项目绩效实行分类评价
不再片面单纯追求论文数量
对申报和实施过程中一些繁文缛节和不合理的限制条件,该《办法》称,实施周期内3年以下的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以项目承担单位自我管理为主,一般不开展过程检查;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申请人只须具有从事基础科学研究的经历,取消了年龄、职称、学历等限制条件。
同时,《办法》还扩大了科研人员和项目承担单位的自主权,赋予科研人员和单位更大的项目实施决策自主权,项目负责人可自主组建科研团队,自主调整研究方案和技术路线;另一方面,《办法》赋予科研单位更多的项目经费管理使用自主权,除设备费外的直接费用,可根据项目执行的需要进行预算科目费用的自主调剂。
在项目绩效评价上,科学基金项目实行分类评价,同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博士后项目验收前应有一次围绕项目进展和成果的小同行学术交流研讨,不再片面单纯追求论文数量。
“值得一提的是,《办法》鼓励探索、宽容失败,对已履行勤勉尽责义务,但因技术路线选择失误,导致难以完成预定目标的单位和项目负责人予以免责,认真总结经验教训,为后续研究路径等提供借鉴。”该负责人称,但对于违背科研诚信要求的行为,将依法依规区分不同情况予以处理,并实施信用记录和联合惩戒。(记者 张亦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