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提升重庆大数据智能化产业技术创新能力和水平 重庆科技系统将实施八项重点任务
重庆日报讯 (记者 张亦筑)9月18日,重庆日报记者从重庆市科委获悉,《重庆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关于科技系统贯彻落实<重庆市以大数据智能化为引领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行动计划(2018-2020年)>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近日出炉。《实施方案》提出,要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对产业发展的支撑引领作用,提升重庆市大数据智能化产业技术创新能力和水平,到2020年建成全国领先的智能化技术创新高地和智能化应用示范基地。
初步构建开放协同的大数据智能化产业创新体系
根据《实施方案》,全市科技系统将重点围绕智能网联汽车、智能制造、智能感知、智能物联网、智能机器人、智能终端、集成电路、云计算大数据(超级计算机)、人机交互等产业领域,加强前沿基础理论研究、关键共性技术研发、技术创新平台搭建、高端人才引进、高新技术企业培育、高新产业园区打造、科技金融支撑,不断增强全市大数据智能化产业技术供给能力,加快应用示范与产业培育,发展智能经济,建设智能社会,初步构建开放协同的大数据智能化产业创新体系。
预计到2020年,全市科技系统将在大数据智能、自主智能系统、跨媒体智能、群体智能等基础理论和核心技术方面获得重大突破,在关键器件、高端设备和基础软件等方面取得一批重要标志性成果,在智能超算、云计算大数据、智能终端、智能感知等领域技术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在智能感知、人机交互、智能终端、智能机器人等领域开发一批竞争实力强的产品,在智慧城市、智能制造、智能交通、智慧医疗、精准扶贫等领域开展智能化规模应用,实现以智能化引领关键核心技术创新,推进建设现代产业体系,提升社会治理水平,为人民群众创造高品质生活,建成全国领先的智能化技术创新高地和智能化应用示范基地。
建立国家级大数据智能化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据了解,《实施方案》共明确了以下八大重点任务:
强化前沿基础理论研究,包括发展跨学科复杂智能理论,开展类脑智能前沿研究,推进类脑智能软硬件技术融合研发,发展高级机器学习和智能认知理论等;
加强关键共性技术攻关,围绕大数据、智能感知、人机交互、智能物联网等重点产业领域创新发展需求,从共性关键技术研发、产品开发与产业化、实用技术推广应用示范进行全链条布局,加强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策划实施一批市级重大科技计划项目等;
推动重点领域产品研发应用,包括面向重庆3C、汽摩、无人装备、医用、助老助残等应用领域,促进智能机器人、智能传感与控制、智能检测与装配等智能装备的研发、应用及生产,形成智能机器人标准体系等;
加快创新平台建设,建立并完善面向大数据智能化产业的公共数据资源平台、标准测试数据集、云服务平台、骨干网通信与数据收集平台等,建设高水平大数据国际合作基地等;
大力引培高端科技人才,包括实施高端人才重点支持计划“鸿雁计划”等,着力引进国际顶尖人才及团队,集聚一大批海内外高层次人才等;
培育优质市场主体,加快推进传统制造业智能化改造,持续实施科技型企业培育“百千万”工程,加快培育引进以高技术性企业和高成长性企业为重点的科技型企业,着力培育一批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型领军企业,采取“一事一议”方式加快培育“独角兽”企业;
构建多层次创投体系,加快完善股权投资、债权融资和众筹募资三大创投体系;组建技术创新联盟,包括建立国家级大数据智能化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构建产学研协同的科技创新体系,促进国内外具有领先优势的高校、科研院所和骨干企业的交流与合作等。
每年实施大数据智能化重点研发项目不低于100项
据悉,为了保障《实施方案》稳步推进,全市科技系统将设立大数据智能化产业技术创新重大专项办公室,负责推进大数据智能化产业技术创新具体事务,制定大数据智能化产业技术创新规划,组织实施重大科技项目,推动关键技术应用示范;还将设立重庆市大数据智能化领域专家咨询委员会,组织开展战略问题研究和重大决策咨询。
与此同时,聚焦提升大数据智能化产业发展核心竞争力和整体自主创新能力,重庆市将从应用基础研究、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实用技术推广应用示范、创新平台建设等进行全链条创新设计,实施大数据智能化重点研发项目每年不低于100项,市级科技发展资金年投入项目经费不低于1亿元;构建全方位、多层次、多类型的大数据智能化产业研发、转化、孵化平台体系,每个新型高端研发平台投入不低于1000万元,市级科技发展资金每年投入大数据智能化创新平台建设不低于5000万元。
另外,重庆市还将加强开放合作,打造学术交流品牌,积极引进培育国内国际学术交流平台,推进国内外合作创新,特别是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加强科技交流与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