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一笔“农”墨绘山川——重庆市万州区国家农业公园速写
“青溪百丈断青山,天造虹梁锁碧湾”,古诗写就的万州蛮荒却绝美。走进今天的重庆市万州区,峡江两岸青山依旧,褪却了蛮荒的“山地农业”之美,正以另一种形式跃然眼前。
2015年底,重庆市首个国家农业公园在这片三峡库区依山傍水而生,涵盖万州西南地区高峰镇、甘宁镇等7个乡镇、46个行政村的228平方公里,预计2020年全面建成。目前,园区建成玫瑰香橙基地5.4万亩,星级农家乐、乡村酒店、乡村旅游示范点和旅游景区26个,成为重庆乃至全国农旅融合的先行实践区。
万州区副区长张国建说:“万州国家农业公园的建设,带动了一批走生态旅游路线的乡村振兴项目快速发展,正在让乡村变成宜游、宜居、宜业,大有可为的新天地。”
现代农业定“主色”
清晨的薄雾轻拂着蓝莓园。一大早,甘宁镇新农村8组“熙丰蓝莓基地”的果农吴晓玲就开始忙碌起来。采果、挑拣、装包……数十箱刚刚摘下的果子,分拣不同品种摆放,颗颗都有一层薄薄的果粉。一颗鲜果入口,唇齿间便清香满溢、回味悠长。“快尝尝!这叫‘奥尼尔’,果大香浓;这叫‘薄雾’,淡薄荷香……我们有十多个品种呢!”吴晓玲热情地招呼着,言语中有说不出的欢喜,“这些蓝莓要运往北京、上海的市场,这几天客商几乎隔一天就拉走一车,有多少要多少。”
基地所在的甘宁镇是农业公园的“现代农业核心区”。通过近年来的持续打造,甘宁镇果蔬两大产业初步成形,包括蓝莓在内的多个品种发展迅速,2014年被市农委确定为“市级现代农业示范园”。而在所有产业中,最负盛名的要数晚熟柑橘。
“柑橘院士”——中国工程院副院长、华中农大校长邓秀新曾评价:“万州以东、秭归以西是中国最佳的晚熟柑橘基地。”在万州,三峡库区独有的峡江气候为晚熟柑橘提供了得天独厚的生长条件:低温无霜冻的冬季延长了果实的生长期,每年2-5月均能挂果,天气渐暖后便“花果同树”。
正值晚熟柑橘上市期,位于甘宁镇永胜村的“四月红”玫瑰香橙园内,橙红色的果实沉甸甸坠满枝头,在丛丛绿叶下显得可爱诱人。切开橙子,鲜亮多汁的果肉里,一抹血红浸染其间、阵阵馨香扑鼻而来。果园负责人朱文祥介绍:“目前,园区已种植玫瑰香橙500余亩,建设冷藏库1200立方米,全部采用绿色防控措施,是重庆市农科院晚熟柑橘产量和品质提升关键技术集成示范基地。”
万州区果树站副站长汪小伟告诉记者,玫瑰香橙其实是一种塔罗科血橙,源自意大利西西里岛,引入万州后,品质性状进一步优化,果肉着色更好,香气更加浓郁,口感更加细腻,被人们称为“柑橘中的皇后”。在农业公园内,已有西部农业、天奥农业等近40家玫瑰香橙农业企业,建成“四月红”这样的标准化果园28个。“作为万州农业第一品牌,玫瑰香橙在农业公园种植面积达5万多亩,惠及果农5万多户,成为名副其实的致富果和摇钱树。”汪小伟说。
万州区国家农业公园建设管理办公室主任雷传亮介绍,在万州农业公园甘宁核心区,除柑橘、蓝莓外,桐坪向葡萄、黑马火龙果、仙云雷竹笋、冠丰青脆李、围灯热带水果等基地相继建成,进一步完善了甘宁镇的现代农业体系。
“园区立足产业优势,突出规模化、信息化、标准化建设,已构建起以玫瑰香橙为主导,绿色蔬菜、花卉苗木、名优水产为特色的‘1+3’特色农业产业体系。”
宜居环境著“底色”
穿过绿树掩映的长廊,在干净整洁的院落中央,一棵上千年的黄桷树安静地生长在池塘旁。这处“古树别院”并不是某个城市公园特设的景观,而是农业公园“美丽乡村”楠桥村村民身边的日常景象。
作为重庆市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示范片,楠桥村在全区美化乡村生活环境方面做出了表率。2016年以来,村里重点开展“净化、绿化、亮化、美化、文化”行动,改造民房34栋,安装太阳能路灯50盏,建成月季花长廊2000米,新建垃圾收集平台两个,摆放垃圾桶50个,生活垃圾治理率达95%,污水处理率达85%,农户卫生厕所覆盖率达92%。
今天的楠桥村,白墙黑瓦的民房和成片的柑橘树相映成趣,整洁的村道和清新自然的绿化景观融为一体。“以前的碎石路变成了现在的水泥路,还有鲜花长廊。座座院子也变得干净漂亮,家家户户都有分类垃圾桶,垃圾每天有人来收,再也没人乱扔垃圾了,连鸡粪鸭粪都看不见了!”66岁的村民毛四萍说起村里的变化,十分自豪。
“打造三峡田园、香橙人家,关键要让乡村宜居宜业。只有保护好乡土特色的田园房屋,留住乡土人家的民风民俗,农业公园才能有‘农’味。”甘宁镇党委书记王伟说。
沿着这种思路,甘宁镇对保存完好、独具特色的老房子依照原貌进行整修,避免大拆大建,整个院落维持原有格局,并把当地独具特色的文化绘制在院落长廊。“甘宁镇有蜚声中外的诗人何其芳的故居,也有三国东吴大将军甘宁之墓,文化底蕴已经成了这里的最佳名片。下一步,我们要以此为依托,致力打造历史文化旅游名镇,在留住乡愁的同时,振兴乡村。”王伟介绍。
甘宁镇的实践,可谓农业公园建设宜居乡村的一个缩影。近年来,万州区以万忠路、郭武路、沿江路为骨干,以通村路、产业路为补充的道路网络,构成了园区畅通的交通格局。以移民小区综合整治、人居环境综合整治、河流面源污染治理为引领的项目建设,有力改善了园区生产生活状况。
“美丽乡村不能光有‘面子’,更要有‘里子’。除了美化乡村生活环境,提高农民经济收入,改善村民的生活条件外,也是美丽乡村建设的基本要求。通过农业公园的不断完善,我们要让每个农民都分享到农旅融合发展的红利。”张国建说。
农旅融合点“亮色”
提起万州的旅游资源,不少人首先想到的便是著名的“万州大瀑布”。然而,除了山水奇绝的自然资源外,丰富多彩的农旅体验和厚重的历史文化也越来越成为农业公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在甘宁镇黑马村“奇芳花谷”中遥望瀑布,不仅可以立刻感受“水”的磅礴力量,还能将千亩漫山遍野的花海尽收眼底。定位四季赏花、四季采果、餐饮住宿、休闲娱乐为一体的经营模式,花谷常年栽植花卉品种100多个。眼下,美人蕉与醉蝶竞相开放,各种桃子即将成熟,游人三两结伴畅游其间,构成一道曼妙风景。
黑马村距万州城区仅十余公里,交通便捷,加上靠近万州大瀑布景区,很适合发展近郊半日休闲游。不仅是黑马村,依托万州大瀑布发展观光采摘园、民宿、农家乐等业态,提升“产村相融、一体发展”的产业实力,成为农业公园在乡村旅游规划中最关键的支点。“菜地、花圃、苗圃、大棚设施、水景……一切都是围绕旅游的需要打造的。只有农旅有机融合,才能真正让农村资源‘活’起来,让农村要素‘动’起来,让农民腰包‘鼓’起来。”张国建说。
为了进一步提升市民的休闲体验,农业公园今年还将推出甘宁镇“一日游”“园区二日游”等精品旅游线路,并根据园区资源禀赋,围绕时令节气,举办系列主题活动,让本地居民和外地游客都有别样的“惊喜”。
“既有山城的秀美,又有水城的灵动,还有田园乡愁和古迹的厚重。”家住河南郑州、酷爱旅游的张洁去过很多地方,万州农业公园让她“很兴奋、很感动”。
“作为文农旅融合的范本,除了对农业资源的开发利用外,我们将在公园的规划建设中体现多种文化因素,大佛寺、鼓乐长廊、甘宁墓、贯峰书院等都是三国文化和巴文化最生动鲜活的载体;而在水乡文化方面,我们则计划将东林寺、瀼渡中心码头、瀼人民俗风情街、岩口老街等项目提上日程,为农旅产业增添文化创意的亮点。”雷传亮说。
截至目前,园区已经形成1个4A级景区和两个3A级景区,每个景点独具特色,形成了“U形联通、两核驱动、多廊链接、五极六区”的产业发展格局。朝着“农民的家园、市民的花园、游客的乐园”这一梦想追逐的万州农业公园,正在成为渝东地区文农旅融合的出色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