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洪崖洞筹建门禁系统,李子坝将建观景平台,嘉陵江索道有望复建…… 重庆打响都市旅游“保鲜战”
夜色中,千厮门大桥、洪崖洞和高层建筑倒映在嘉陵江江面,美轮美奂。 (重庆日报资料图片)
今年“五一”小长假,重庆成为全国旅游市场的“黑马”。无论是渝中区的洪崖洞、长江索道、李子坝“轻轨穿楼”、鹅岭二厂,还是沙坪坝区磁器口、南岸区南滨路等,都成了“爆款”。
在一批“网红”景点崛起之后,如何保持重庆旅游的新鲜度?连日来,渝中区、南岸区、江北区磨拳擦掌,相关部门也密切合作,力争通过一番精雕细琢提升都市旅游品质,让重庆的旅游红上加红。重庆,打响都市旅游的“保鲜战”。
鹅岭公园要搞景观灯饰工程
“五一”小长假期间,洪崖洞接待游客超过14万人次。但是这个建于2005年的景区,最初设计的客流量仅有数千人。如何让游客在空间有限的景区游得更顺畅、更满意?渝中区和相关部门下了一番功夫。
重庆日报记者了解到,洪崖洞正筹划建设门禁系统,最快端午节前后启用。将来,这个景区还可能采用单向通行方式,有意配置旅游大巴或接驳车疏散游客,减轻景区游览压力。
洪崖洞景区谋划的诸多变化,是渝中区提升景区管理水平的缩影。
渝中区政府负责人介绍,渝中区已推进李子坝观景平台等设施建设,加快完善洪崖洞、湖广会馆、长江索道等景区周边指示标识、停车位、免费WiFi等基础设施建设,该区还将探索推广大数据智能化在旅游票务、推介、流控等领域的深度应用,提升景区服务水平。
对网红景区周边环境“脏乱差”的整治行动也在推进中。渝中区将通过加大保洁力度和清扫频率,做好“网红”景区周边房屋雨棚、楼顶治理,并加强景区消防、交通、食品等重点领域的安全监管和隐患排查整治,更好地引导人流、车流。
在做精既有“网红”景点的基础上,渝中区还将培育一批新“网红”,准备打造七孔桥片区、鹅岭公园、石板坡等重要景观灯饰,围绕抗战文化、立体山城、轻轨出行、都市旅游等主题推出一批特色旅游精品线路,并加快15个文商旅城融合发展示范点建设,助推景区错位化发展。
南岸区梳理81个潜在“网红”
随着诸多“网红”景点的异军突起,主城各区都发现了其中的机遇,各区政府部门已就分流旅客达成共识,准备打造更多网红景点,分享“网红经济”的蛋糕。
重庆日报记者了解到,渝中、江北、南岸已建立三区联动机制,准备打造“多点看山城”项目。所谓多点,指的是游客既可以从南山、南滨路观看渝中、江北风景,也可以从江北、渝中欣赏南岸风景。比如游客要看洪崖洞夜景,无需在千厮门大桥上“扎堆”,去江北区刘家台也是不错的选择。
江北区政府负责人表示,继长江索道走红之后,恢复修建嘉陵江索道的计划也在酝酿中,江北区将争取让游客从“水陆空”多角度欣赏重庆的城市之美。
南岸区政府负责人透露,南岸区正设计苏家坝立交观景平台,加快实施融侨720度旋转立交、苏家坝立交、江南隧道的景观提升工程,并建立全区“网红”景点数据库,梳理各类潜质资源81处,已着手开展项目论证。
完善“两江游”水陆联游配套
在渝中、江北、南岸三区联动打好旅游牌的基础上,市旅发委、市规划局、市城管委等部门也积极投入都市旅游品质提升工作,助推重庆培育更多新“网红”。
“随着‘两江四岸’治理工作推进,重庆将涌现更多‘网红’景点。”市规划局相关负责人透露,根据“两江四岸”治理提升统筹规划,主城区将开发长江、嘉陵江水上旅游线路,并结合磁器口、李子坝、慈云寺—米市街—龙门浩等历史文化街区建设,打造10余个具有重庆风貌特色的旅游景点。
市旅发委负责人透露,该委正构建重庆智慧旅游云和大数据中心,主城区所有A级景区及旅游企业将率先接入这个平台,实现涉旅信息互联互通、旅游实时监管、品牌宣传推广等功能。与此同时,市旅发委拟推进主城游轮母港选址建设,科学规划布局“两江四岸”游船停泊码头,重点对两江游船及岸线综合配套设施进行提档升级,延伸“两江游”线路产品,完善“两江游”水陆联游配套。
夜景灯饰也将为更多“网红”景点的打造增光添彩。市城管委表示,将与市旅发委合作,建设“两江四岸”灯光秀工程,打造江岸远眺观景以及夜游两江流动观景精品线路,展示重庆的山水之城、不夜之城、世界桥梁博物馆等旅游特色,让重庆夜景享誉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