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在线重庆频道消息:4月23日,世界读书日来临之际,西南大学图书馆发布了2017年各类读书状态大数据,各类数据都较往年有所提升,数据表明图书馆已经成为大学师生学习最为重要的场所,在学习和研究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也从另一个侧面表明,近年来,国家大力倡导全民阅读和素质教育,高校深化大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起到了良好的导向作用。
图书馆吸引注册读者7万余人 入馆读者250万人次
西南大学图书馆目前含中心图书馆主馆和北区弘文图书馆、南区崇实图书馆及荣昌校区图书馆3个分馆,形成“中心馆+分馆+专业馆”的全新管理模式,已建成中心图书馆、师范馆、农学馆、经济管理分馆、法学专业馆、外语专业馆等多个馆舍布局的综合图书馆群体,是教育部科技查新工作站、国务院颁发的“国家古籍重点保护单位”及重庆市科技资源共享平台西南大学文献分中心。
大数据显示,西南大学藏书涵盖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多学科、多专业领域,其中尤以古籍善本、抗战文献资料及教育学、心理学、农业经济管理等藏书为特色,特别是抗战时期大后方出版物大多为海内外珍本,现馆藏古籍14万余册,民国文献4万余册。
2017年,西南大学图书馆全年开放达358天,5012小时,注册读者74617人,入馆读者2504737人次,来访交流3000余人次。注册读者及入馆人次均大幅度提升。数据显示,中文图书被借阅次数最多,达33万余册次,外文图书仅1720册次;数字化平台受欢迎,其中的文献传递达141万余篇,学生们利用数字化图书馆学习论文等专业学术。
该校图书馆馆长汤兴华介绍说,图书馆向来是一所大学重要的文化标识,注册读者除本校师生员工外,还有部分社会人士,特别是一些研究人员,入馆读者人次比往年增加。
经典人文社科持续走热 钱钟书《围城》高居百本热门借阅图书榜首
在西南大学图书馆2017年借阅热门100本图书的排行榜上,钱钟书先生的经典小说《围城》依然以全年借阅677次高居榜首。黄仁宇的《万历十五年》、司汤达的《红与黑》、王国维的《人间词话》、乔斯坦·贾德的《苏菲的世界》等经典人文社科书籍,也名列热门借阅图书榜单。
对此,西南大学新闻传媒学院教授、传播学者董小玉认为,热门图书基本上都是经典人文社科类著作,是经过时间沉淀的好书,读者有比较一致的认同度;近年来,西南大学也开展了经典导读课程和讲座,由专家学者指定了100余本人文社科和自然科学类经典作品,并开展导读。入围前十名的图书基本上都是专家推荐的经典。
“我就曾经导读了《人家词话》,学生们十分喜欢。”董小玉认为,还有一个上榜理由是,这些著作都有很强的可读性,不艰涩,思想与文笔俱佳。而入围第10至20名的则多为历史类、名人传记类图书,“这表明当代大学生也是具有历史情怀的,名人的经历比较励志,可以见贤思齐,给自己向上的正能量!”
“书霸”是一名教师 全年借阅图书390本
大数据还发布了全年借阅量最大的十大“书霸”。名列前十名的包括3名本科生,3名在读硕士、博士和3教师。其中,借阅量名列第一的是该校教学实验农场的教师王代武,全年借书390本,名列第二的是一名资源环境学院的本科生,全年借书达293本。
图书馆读者服务部的张老师分析说,由于数字化图书馆的普及,纸质图书借阅量有所下降。此外,教师和硕士、博士占了节约的较大比重,说明图书借阅主要是用于教学、科研。(文 郑劲松 韩笑 编辑 高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