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ChinaNews阅读

40年持续进步 重庆市免疫规划成就突出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国际在线2018-04-23 17:40:24

  国际在线重庆频道消息:2018年是免疫规划政策实施40周年,4月25日也是第32届预防接种宣传日。近年来,重庆市免疫规划工作跨越式发展,免疫规划疫苗种类、接种规模不断扩大、各级财政投入大幅度增加、免疫规划服务系统进一步完善,多数疫苗针对性传染病发病率降到历史最低点,免疫规划工作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为有效保护人民健康、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起到巨大作用。

  扩大国家免疫规划 政府投入不断增加

  1978年,重庆市实施有计划的预防接种策略,麻疹、脊灰、百白破和卡介苗纳入免疫规划,2002年将新生儿乙肝疫苗纳入国家免疫规划,2007年在原有基础上,将流脑、乙脑、甲肝疫苗、麻腮风疫苗等疫苗纳入国家免疫规划,对儿童实施免费接种,同时将出血热、炭疽、构体疫苗作为应急接种疫苗免费接种,免疫规划从儿童扩展到成人。2016年,重庆市实现脊灰疫苗转换,将4剂次的三价脊灰减毒活疫苗转换为1剂次的脊灰灭活疫苗和3剂次二价脊灰减毒活疫苗,更有力地保障了儿童健康。

  实施免疫规划,各级财政大量投入用于免疫规划疫苗和注射器的购置,相应经费投入由2002年的400万元左右增长到2007年的3000万元左右,到2017年已增长到8000万元左右。扩大国家免疫规划充分体现了市委市府对民众生命健康的关怀,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事。

  相关政策不断完善 依法实施国家免疫规划

  2006年,重庆市将疫苗接种率指标纳入区县党政一把手的考核内容,实行政府专项目标管理,对没有完成接种率目标的区县启动行政首长问责程序;2009年,市政府将接种率指标纳入 “政府民心工程”进行年度考核;2012年,市政府将接种率指标作为基本公共卫生项目重要指标纳入区县政府目标进行年度考核;2016年、2017年市政府分别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工作的通知》(渝府办发〔2016〕177号)和《关于进一步加强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渝府办发〔2017〕113号文件,极大的推动了重庆市的免疫规划工作。

  疫苗冷链管理工作逐步规范

  重庆市从80年代起,按照国家规划逐步完善疫苗冷链配置,开始配置普通冰箱和冷藏包、冰瓶。2000年以后,各级疾控机构和接种单位科学制定冷链扩容计划,完善和补充更新机制,制定疫苗储存监督管理制度,市级财政每年支持100万元用于冷链更新,逐步形成了省级固定冷库、冷链车,区县级移动冷库、冷链车,乡级普通冰箱和冷藏包的配置模式,温度记录采用人工方式每日记录。2016年以后,冷链配置和温度监控设备升级换代,逐步采购医用冰箱替换普通冰箱,冷库、冷链车、冰箱自动温度监控逐渐普及,确保了疫苗在储存和运输过程中质量稳定。

  重庆市的一类疫苗由省级采购后根据需求逐级分发到基层,二类疫苗由省级采购目录清单,区县级疾控中心采购实物进行下发,近年重庆市的一类和二类疫苗都面临供应不足的情况,为“保供应、保安全”,重庆市实施了一、二类疫苗的精细化管理,乡、县、市级分别采用周、月报告制度,报告各地疫苗使用、储存和计划情况。严格要求多人份疫苗的损耗情况,严格破损、过期疫苗的销毁制度,将精细化疫苗管理做到规范化、常态化、法制化。

  加强门诊建设 维持高接种率

  2000年以来,重庆市开展了规范化门诊建设,将预防接种门诊按照合格、规范、示范标准进行建设,同时加强对村级接种点和医院产科接种点管理,目前建成了示范门诊232个、规范门诊530个、合格门诊400个、村级接种点1194个、产科门诊257个。继国家2030健康发展规划后,重庆市将加强全生命周期预防接种服务能力,分类建设成人门诊、犬伤处置门诊、特殊禁忌接种门诊。目前,重庆市常规接种的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都达到95%以上。

  依托信息化手段 预防接种信息管理水平逐步提升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重庆市免疫规划信息系统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从2007年起,重庆市开展了基于网络直报的“儿童预防接种管理信息系统”,内容涵盖了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管理、疫苗和注射器管理、免疫规划针对疾病(AFP、麻疹、流脑、乙脑)专病监测信息管理系统和冷链管理等内容。2014年,重庆市启动基于儿童预防接种个案管理的系统建设,通过三年建设,全市所有儿童个案信息已实现交换共享,极大的方便了流动儿童预防接种服务,提高了管理效率,有效解决了流动儿童预防接种管理问题。数字化门诊建设加快,从APP预约服务、机器打印知情告知书和接种证、扫码留观、健康教育等信息化手段覆盖预防接种全流程,既提高了预防接种的服务能力,又加强了民众主动参与意识。

  疫苗可预防疾病发病水平逐渐下降 部分疾病已降至历史最低水平

  2005年,重庆市乙肝血清学调查显示1-29岁和5岁以下人群HBsAg阳性率分别为8.58%和1.79%,2014年重庆市1-29岁和5岁以下人群HBsAg阳性率分别为4.18%和0.92%,较2005年分别下降51.28%和48.60%,达到5岁以下人群乙肝控制目标。

  重庆市流脑既往发病率高,近年来通过流脑疫苗接种,将A群和AC群流脑纳入免疫规划之后,流脑发病率下降明显。2017年,重庆流脑发病率为0.006/10万,较1978年的14.55/10万下降了99.96%。

  乙脑属于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包括重庆市在内的西南地区是高发地区,历史上在1966年达到33.14/10万,随着乙脑疫苗接种,1997年乙脑发病率达到2.13/10万,乙脑疫苗纳入免疫规划后,接种率进一步提升,2017年发病率为0.09/10万,达到历史最低点,较1978年的3.82/10万下降了97.64%。除上述疾病外,百日咳、白喉、甲肝、风疹等疫情也均有明显下降。(文 杨天蓉 编辑 朱明达)

编辑:朱明达

—  相关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