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城口县委书记阚吉林:“三变”改革助力乡村振兴 激活农村一池春水
城口县松坤菌草公司食药用菌大棚内,公司负责人何立坤查看鹿角灵芝生长情况。(本组图片为本报资料图片,均由记者苏思摄)
城口县巴山镇,巴山湖风光。依托巴山湖和生态鱼,这里的村民正在探索一条“靠水吃水”的脱贫路。
最近,城口县北屏乡月峰村村民遇上件新鲜事儿:村里挂牌成立了村股份经济合作社。村民们以土地、现金入股,与城口县松坤菌草公司合股联营,全村232户、931人全都成了年终享受分红的“股东”。
这只是城口实施“三变”(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改革的一个缩影。党的十九大报告首次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并勾勒出“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发展蓝图。那么,城口县如何以“三变”改革为抓手,通过激活农村活力来助力乡村振兴?近日,城口县委书记阚吉林接受了重庆日报记者的专访。
打好城口独特的生态牌
重庆日报:北纬31度是中国气候的南北分界线。在这条神奇的纬度上,有着数不胜数让人叹为观止的自然景观,而位于重庆最北端的城口就在这条线上。那么,城口县的生态优势有哪些?怎样在保护好这些独特生态环境的基础上,将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呢?
阚吉林:独特的气候馈赠了城口这一颗“生态气候明珠”。全县森林覆盖率达66.7%,位居全市第一;生态环境质量也连续7年位居全市第一,是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的重要组成部分、全市重点生态功能区。近年来,城口县还获得了中国生态气候明珠、中国绿色名县等一批国家级金字招牌。可以这样说,生态已经成为新时代城口的最大优势、最优资源。
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我们将认真落实这一战略思想,坚持“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突出抓好“建、治、管、改、转”,让城口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空气更清新。其中,“建”就是建好山水林田湖草综合生态系统;“治”则是加强环境保护和污染防治;“管”即加强生态环境监管和执法,守住生态红线和环保底线;“改”的重点是深化生态文明建设体制机制改革;“转”则是加快产业转型,转变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
加快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实现产业兴、百姓富、生态美的有机统一。我们将坚定不移走“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之路,把城口独特生态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和发展优势。具体的实现途径有三:一是推进全域乡村旅游,大力推进大巴山森林人家集群片区建设,把大巴山森林人家打造成知名乡村旅游品牌;二是打造九重山风景名胜区和亢谷5A级景区,提升城口旅游知名度和影响力;三是推进农旅、农商、文旅融合发展,把旅游业打造成战略性支柱产业。
“三变”改革激活农村活力
重庆日报:刚才我们提到了发生在北屏乡月峰村的“新鲜事儿”,月峰村的村民们通过资源变资产的新尝试,不但盘活了农村土地等资源,村级集体经济也得到了壮大发展。城口是如何推进“三变”改革的?像月峰村这样正在进行“三变”改革的村庄还有多少?
阚吉林:党的十九大报告首次明确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对城口来说,发展生态经济,促进农民增收致富,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实施“三变”改革,则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
从2017年8月起,我们出台实施农村“三变”改革方案,大力推动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着力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我们在全县36个基础较好的村首批开展了农村“三变”改革试点,目前入股农民达6254户2.63万人,吸引了50多个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参与改革,撬动社会资本投入2000多万元。
重庆日报:目前,城口“三变”改革都有哪些模式?通过实施“三变”改革,最终城口将实现怎样的目标?
阚吉林:城口在推进“三变”改革的过程中,探索出了“村集体+农户+公司”生产发展型、“村集体+合作社”资源开发型、“村集体自主经营”项目带动型以及村文化保护型等多种模式。比如月峰村,便是以“村集体+农户+公司”的模式,由村股份经济合作社、村民以及城口县松坤菌草公司合股联营,共同成立食用菌专业合作社的方式来进行的。合作社以100万元资金和40亩土地入股,建立了120个食用菌标准化大棚,预计实现收益150万元,届时平均每户农户每年可享受分红2100元。
目前,全县其它村的“三变”改革也如雨后春笋般破土发芽,2019年前,全县所有乡镇(街道)将全面推开“三变”改革。到2020年底,城口将基本完成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基本消除农村集体经济“空壳村”。
确保如期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
重庆日报:在新一轮脱贫攻坚战打响之初,城口共有90个贫困村、37567名贫困人口,是重庆市贫困程度最深、脱贫任务最重的区县之一。党的十九大对脱贫攻坚提出了新要求,城口将如何推进脱贫攻坚,确保如期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
阚吉林: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让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是我们党的庄严承诺。我们将认真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全市深化脱贫攻坚工作会议精神,继续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和党的建设全局,确保如期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
我们将重点抓好五项工作:
第一,聚焦深度贫困,解决区域贫困,强化基础支撑,推进党建促脱贫,坚决打赢“硬仗中的硬仗”;第二,以做实产业支撑为重点,攻克脱贫产业、住房保障、教育医疗等十大难题,实施山地鸡、生猪、中蜂、核桃、中药材、食用菌、特色杂粮七大农业产业扶贫行动计划,加快培育一批长短结合的扶贫产业;第三,坚持改革引领,重点是深化农村“三变”改革,盘活资源资产;第四,强化乡村治理,坚持党建引领,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引导移风易俗,筑牢基层基础;第五,强化考核巡察,推行脱贫攻坚乡镇和部门考核权重分别占60%和40%的分类、常态化考核机制。全覆盖开展脱贫攻坚专项巡察,坚决整治脱贫领域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确保到2019年实现“户脱贫、村销号、县摘帽”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