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重庆消费“马车”马力十足 今年1-11月份,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305亿元,同比增长10.7%
2017年终盘点
刚刚过去的“双12”,重庆近万商家一起体验了一把线上线下融合的营销狂欢。支付宝口碑数据显示,“双12”当天,重庆商家发出了700多万张优惠券,吸引183万人走出家门消费。
“双12”,是重庆消费市场火热的一个缩影。
数据显示,今年1-11月份,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305亿元,同比增长10.7%。随着传统消费提质升级,新兴消费风生水起。消费,正成为重庆经济增长的重要拉动力。
新
新零售新商业带来消费新体验
本月底,重庆市民将迎来一种全新消费场景——位于时代天街的永辉超市“超级物种”。在“超级物种”里,生活果坊、盒牛工坊、花坊、鲑鱼工坊等应有尽有,超市的概念将被颠覆——除了传统购物外,消费者在这里还能用餐聚会、休闲娱乐。“超级物种”,是永辉超市和腾讯最新的新零售尝试。
在重庆,这样的新零售层出不穷。
今年下半年,一股“无人店”风潮在重庆商圈掀起。首先是在解放碑商圈,重庆首家无人超市亮相,自助购物、结账以及退货等全新体验吸引不少市民体验;紧接着,重庆首家海淘无人智能便利店也顺利开张,店内涵盖上千款进口商品,顾客可以现场扫码、现场取货。在观音桥商圈,“苏宁易购Biu”无人店于“双11”期间开门迎客,成为重庆第一家可以自动识别、自动核价、刷脸付款的无人店……
在重庆落实新零售的,还有京东。今年9月,重庆首家“京东之家”落户杨家坪步行街西城天街,方便消费者店内体验线上购买;12月,京东则与重庆财富购物中心签约,将布局其全国首家全球购跨境体验店。
除新零售外,带给市民惊喜的,还有一个接一个的全球知名商业综合体在重庆营业——8月9日,由台湾新光三越打造的重庆新光天地百货开门迎客,湖上冰宫、旋转木马、空中花园等全新体验,让其迅速成为重庆人休闲潮流新地标;时隔一个月,重庆IFS国金中心开业,吸引了Dior、FENDI、Valentino等20多个奢侈品牌进入重庆,进一步满足了市民的高端消费需求。
“当前,消费形态正从买产品到买服务的方向转变。重庆正以智慧商圈建设为重点,深入推进成熟商圈改造升级,促进产业融合发展。”市商务委市场体系建设处处长余晓玲介绍。
如在观音桥、南坪、三峡广场等商圈,智慧商圈移动终端APP、重庆智慧商圈网等平台均已建成,WiFi覆盖、O2O电商平台、商圈金融、智能停车、政务查询、社交平台、促销打折等功能进一步完善。如今,市民在商圈购物、吃饭、娱乐、停车等,用一部手机就能搞定。
一系列新零售、新商业的落地,不仅为市民带来新的消费体验,还加速着重庆核心商圈转型升级,一个“线上+线下、商品+服务、零售+体验”的现代商圈体系正在形成。
热
节会展会屡掀消费热潮
今年国庆中秋“双节”期间,重庆共实现零售额72.9亿元,同比增长11.5%。其中除了消费力旺盛的重庆市民外,不少外地游客都在各大商圈进行了“贡献”。
“本来是来旅游观光,结果大多数时间都在商圈逛吃和‘买买买’了。”从香港来渝旅游的张先生如此感叹。重庆日报记者走访发现,在各大商圈的折扣让利、主题活动、互动体验等联动促销下,节假日里,像张先生这样本来是来渝游玩结果扎堆商圈消费的游客不在少数。
除了利用节庆假日,重庆还依托本地特色“造节”,让消费需求释放出来。
夜市,是重庆的一大名片,是重庆人休闲娱乐的好去处,也是游客深度了解重庆文化的一大渠道。基于此,今年7月,一场由全市28个区县、28个夜市街区联合推出的“2017重庆夜市文化节”适时上演。在3个月时间里,全市参与商家共6000多户,吸引消费者500多万人次,实现销售收入近20亿元,重庆“夜经济”取得实效。
同样体现重庆特色的,还有11月举行的第九届中国(重庆)火锅美食文化节。该节共吸引60余家火锅品牌企业、300余家火锅食材和设备商家,以及数千相关人员参与。3天时间内,共接待消费者50.1万人次,实现线下零售5067.4万元,拉动消费达3.4亿元。
消费要热,不仅要让来的人消费,还要主动吸引人前来消费。而各类大型展会则成为吸引外地人来渝消费的有效途径。
“从国庆节后,周末就几乎没有休息过,每天都忙着筹备展会。”市商务委会展处处长张建军如此感叹。
让张建军操劳的,正是两大消费展会——11月10日至12日在渝举行的第97届全国糖酒商品交易会(简称糖酒会),以及12月7日至10日举行的第五届中国(重庆)商品展示交易会(简称渝交会)。
虽然筹备不易,但作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消费类展会,两大展会让重庆收获颇丰——其中,糖酒会吸引3100多家企业参展,展商和观众累计入场近20万人次;而渝交会4天累计吸引31.6万人次观展,成交额4.83亿元,累计签订合同216单,合同金额3006万元。
“会展活动不仅是市民消费的好去处,更是和市外进行商贸交流的有效渠道。一场展会,往往能带动人们在交通、餐饮、住宿、购物、旅游为一体的第三产业上的消费,为城市贡献成倍的经济效益。”张建军说,今年以来,糖酒会、零售商大会、渝交会等系列大型品牌展会的开展,有效拉动了重庆经济和消费。预计全市全年会展直接收入150亿元,拉动消费1300亿元。
畅
电子商务打通消费渠道
过去,买土特产要去乡下,买进口商品要去国外,既费时又费力。随着重庆大力发展电子商务,购物渠道进一步被打通,市民在“家门口”买一切成为现实。
12月7日,彭水县上线“世界苗乡·彭水赶场”公众号平台,土鸡蛋、红苕粉、苗家腊肉、烙米粉……在该平台上,全国的消费者只要动动手指,就能买到原汁原味的彭水特产。同一天,黔江区域公共品牌“山韵黔江”正式上线,今后,黔江将有更多的农特产品打上“山韵黔江”这一品牌,让全国消费者买得放心。
“各大区县依托本地特色产品,发展农村电商,实现线上线下融合发展,能够进一步增加有效供给,同时也为农民创收。”市商务委电商处处长何渡介绍,今年以来,我市农村电商取得成效,全市已建成集孵化、培训、数据分析、网货生产等功能于一体的县级农村电商公共服务中心23个,全市涉农电商平台超过230家、涉农网商超过2.5万户,真正打通了农产品消费通道。预计今年全市农产品网络零售额将达到100亿元,同比增长81.8%。
不仅买“农货”方便,随着重庆跨境电子商务商品通关便利化水平逐步提升,市民买“洋货”也更加容易。
今年以来,江津跨境电商汽摩产业园、两江新区跨境电商总部大厦、渝中区龙工场两国双园跨境电商产业园等相继建成,蜜芽、麦乐购等国内知名跨境电商成功落户,西港全球购、爱购保税等本土品牌初具规模等,助推着重庆跨境电商发展。
1—9月,全市跨境电子商务进出口及结算124.27亿元,同比增长16.8%。在电子商务带动下,城市里不少商业主体也开始向线上布局,打通线上线下消费渠道。
陈先生在沙坪坝开了一家餐饮店,但由于周边大量餐饮店聚集,经营惨淡。今年年初,看着外卖行业火热,陈先生便在外卖平台注了册,开始了线上线下同步销售。“网络打破了线下店铺存在的地理限制,扩大了产品销售的区域。更重要的是,不少在网上下单的顾客,还会来到线下店铺二次消费,成功实现线上对线下的引流。”陈先生介绍,店里的卤猪蹄等特色小吃很受欢迎,他正计划将这些特色小吃进行包装,在淘宝、微店等进行销售,丰富销售渠道。
在重庆,不少传统经营户正借助电子商务转型,电子商务消费也越来越火热。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全市已培育发展电子商务市场主体15万多家,在淘宝、天猫等平台的网络店铺数15.1万家。2017年,预计全市电子商务交易额突破1万亿元,网络零售额600亿元。
数据看消费
■ 电子商务
全市培育发展电子商务市场主体15万多家
在淘宝、天猫等平台的网络店铺数15.1万家
2017年,预计全市电子商务交易额突破10000亿元
网络零售额600亿元
其中,全市涉农电商平台超过230家
涉农网商超过2.5万户
带动农村创业就业8万多人
■ 会展
预计全年会展直接收入150亿元
拉动消费1300亿元
■ 夜市
全市累计建成命名市级夜市街区26条
在建市级夜市街区16条
■ 物流
今年全市建成公用型仓储20多万平方米
累计建成230多万平方米
建成城市末端公共取送点1700个
建成区县电商物流配送中心15个
镇乡和村物流网点3716个
镇村电子商务服务站点6071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