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ChinaNews阅读

两江新区深化“放管服”改革 打造开放市场环境

国际在线2017-12-26 16:48:45

  国际在线重庆频道消息:一直以来,重庆两江新区市场监管局大部门整合、大数据管理,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利用云计算大数据管理开发市场综合监管平台取得重要进展,不仅促使大部门体制改革后的内部职能整合,通过大数据管理与市场主体信用体系的建立,分类管理、信用管理,还实现了对市场主体全面有效监管,初步达成了“放得宽、管得好、服务优”的行政改革目标,成为国内“放管服”改革的典型案例。

  重庆两江新区市场监管局于2015年上线的市场综合监管平台目前已经囊括了400多项市场监管的必检指标,打破了传统市场主体人工巡查的监管模式,能实现“一次上门搞联查,监管任务全覆盖”。 该局还通过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强化事中事后管理,激发了市场主体的活力,同时也创造了良好的营商环境。“如何实现更好地管理是我们接下来努力的方向之一。我们也在积极地给两江新区乃至重庆市的事中事后监管探路。”该局市场监管科科长项秋伟说。

  大部制改革的两江样本

  2014年底,重庆市委、市政府作出决策,将市工商局、市质监局、市食药监局在两江新区、原北部新区的驻区机构共5个分局进行整合,组建为重庆两江新区市场和质量监督管理局。

  这次整合让政府机构得到了极大的缩减:内设机构由原先的30个减少到现在的10个,人员编制由原先的193人缩减至如今的162人。据介绍,两江新区1200平方公里范围内,所有市场主体的注册、监管等事项都由这10个科室的162个人负责。

  除了物理上的融合,此次变革还重新进行了职能、机构的设置与分配,促进化学反应。截至目前,两江新区市场监管局在行政审批、市场监管、质量监管、消费维权、行政执法等5个方面进行了一体化深度整合,以承担两江新区范围内涉及生产、流通、消费等各个关节的监管职能。

  以行政审批一体化为例,整合之后,两江新区将原来三个系统各个局实际上承担的一共58项审批事项全部从业务科室分离出来,专门成立了一个行政审批科进入大厅,以此方便企业和群众,实现高效、阳光服务。

  今年11月,在原有监管职能的基础上,该局又承接了两江新区辖区内的旅游行业监管职能。

  如今,从实体层面的政务大厅到网上政务大厅,从一个地点、一个机构服务到内部审批流程的优化,两江新区的行政审批改革着眼审批便利化和行政效率提升一路疾行。

  放得更宽 企业注册审批提速90%  

  “我们公司名称申请、注册登记、领取电子营业执照都是在互联网上完成的,省去了多次到工商登记窗口排队办理的烦恼。”在两江新区政务中心,正在创业的郭先生领到了通过全程电子化登记系统签发的电子营业执照,很是兴奋。

  在此之前,郭先生申请注册一家公司要经过名称核查、网上预约、现场填表、现场办理、领取执照5个环节,而通过全程电子化的方式登记,郭先生免去了网上预约、现场填表、现场办理这3个环节。审核通过后,电子营业执照自动生成。

  据介绍,去年年底,为进一步深化商事制度改革,重庆市工商局在两江新区试点开展企业登记全程电子化并发放电子营业执照。

  这也是两江新区市场监管局推行的注册登记便利化改革的一个缩影。数据显示,两江新区市场监管局已经大幅取消企业登记前置审批事项,从226项调整为32项企业登记前置审批,218项企业登记前置审批改为后置,市场准入环境显著改善。

  截止目前,两江新区实有各类市场主体达到63112户,注册资金8217.11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8.92% 、14.11%,市场主体净增长率排名全市第一。过去五年,辖区范围内新发展各类市场主体42954户、新增长注册资金5196.63亿元,数量和注册资金分别增长了213%和172%。

  值得一提的是,该局还建立企业注册登记绿色通道服务制度,企业注册登记审批时限从法定20个工作日压缩至平均2个工作日,提速90%。

  此外,该局“多证合一”“认缴制”等多项改革,为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新动力。“营商环境也是一种生产力。通过加大‘放管服’改革的力度,我们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而且最大限度激发了辖区内市场主体的活力。”项秋伟说。

  分类监管 助推打造市场诚信体系

  据悉,囊括了投诉举报指挥调度、市场主体分类监管、突发事件应急指挥等7个系统的综合性平台——市场信用信息监管平台指挥中心,已经成为了该局进行市场监管的一件“利器”。

  通过大数据采集归纳,两江新区6.3万多户市场主体以及由此产生的上百万条数据,都整合在市场信用监管平台上,包括企业的基本信息、信用信息、业务信息等。

  根据市场主体的信用情况,两江新区市场监管局将辖区内的所有企业分为了A、B、C、D四类,A类为诚信守法市场主体,B类为一般失信及许可缺失的市场主体,C类为严重失信市场主体,D类为被依法吊销证照及纳入“黑名单”的市场主体。

  而根据企业不同的信用分类,该局也采取了相对应的监管措施。“对A类,我们采取‘双随机一公开’的事中事后监管机制,同时采取监管任务打包,实现‘一次检查、全部覆盖’,减少对企业的重复打扰;B类和C类企业是我们重点的监管对象,我们会加大检查的力度和频率,督促其整改,对C类企业我们甚至会联合其他监管部门实行联合惩戒;而D类我们则会加强后延监管。”项秋伟介绍。

  目前,该局已经通过与国税、地税等单位制定信息化共享发展规划,实现了两江新区市场主体大数据的整合共享,用“互联网+政务”的思维,努力提高市场监管能力和公共服务水平。

  据介绍,该系统能最大限度改变过往地毯式人工监管所带来的诸多不便,同时激发社会主体对于信用的认可度,助推两江新区打造市场诚信体系。

  截至目前,该系统已经将市场监管所包含的400多项必检任务指标全部囊括其中。事实上,运用大数据进行市场监管也是未来的发展方向之一。同时,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的进一步成熟和完善,也将促进两江新区信用社会的建设进程。

  而通过大数据监管平台,建立有效的监管机制,以强有力的措施,两江新区市场监管局能进一步推进市场监管,净化市场环境,促进市场经济规范有序,引导经营者诚实守信,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今年9月,该局在整合了工商等部门信息的基础上,进一步推出了企业全生命周期和族谱图,将企业自成立之日起的信息全部录入,对企业进行全景式画像,在防止企业风险的同时也为新区招商引资工作提供依据。

  通过这些数据,两江新区市场监管局就能对企业的人员招聘、社保缴纳、广告投放等信息进行分析,以判定其是否成为僵尸企业或者空壳公司。数据显示,2015年以来,该局依法清理“僵尸企业”“空壳企业”4157户,清理整顿投资类企业1259户。

  此外,该监管平台还将进一步强化升级,运用三维图像技术,建设楼宇三维模型,并将楼宇里企业相关信息融入其中,更立体、直观的展现辖区楼宇经济的运行状况 ,并对楼宇经济的发展提供决策支撑。据介绍,该平台的二期工作正在稳步推进中。升级之后,该平台所包含的系统将会达到10个左右。

  需要强调的是,这个功能强大的平台刚面世便迅速引起了全国范围内的关注。目前,包括天津滨海新区、贵州贵安新区等在参观之后,都已经委托重庆地理中心建立相应的监管系统。

  而其中的核心便在于以市场监管平台为代表的监管现代化服务水平。该平台不但能实时反映各类市场主体的动态变化,而且能集中实现企业分类监管、消费投诉实时监控、应急突发事件统一指挥等多项功能。

  “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加大‘双随机一公开’的力度,都是‘放管服’改革的要义。如何放得更宽、管得更好、服务更优,也是我们接下来努力的方向。”项秋伟说。(文 谢力 编辑 高爽)

—  相关新闻  —